小紅書馬路生活節。
一個在 上海馬路 兩邊舉辦的節日
一個直接用「馬路」 命名的節日
——小紅書馬路生活節
這兩天 經過上海淡水路的朋友會發現
這條原本有著恬淡和慢悠氣質的街道
變成了一個開放式的展覽空間
小紅書在這里
邀請社區內的詩歌創作者們
舉辦了一場「小馬路詩歌展」
展覽的內容很輕盈
咖啡館、小酒館、水果攤
還有餐飲店、書店、花店
以及弄堂兩旁的鄰里日常
在創作者們的文字點綴下
一個個看起來習以為常的事物
多出了一份靈動的趣意和想象的空間
往來的人經過這里
可以就著這些詩句短暫駐足幾秒
也可以被打動自己的那一句
吸引著信步走到店里
《酒》
夜晚搖搖晃晃的人
變成了酒
得意的作品
《天賦》
嘴巴是世界上
體積最小的演奏廳
你只要往里面輸送食物
它就能自動營業
《喜放》
當花學會照鏡子
世界就盛開了
另一朵花
《天上的香蕉》
香蕉跑到天上
就變成了月亮
月亮也學太陽發光
《月亮》
想念的人
不敢說
只好抬頭看完
《晚安》
彎彎的月亮
是個小孩
在等星星
與它擁個滿懷
《曬衣服》
在洗衣機里
轉來轉去
就是為這一刻的日光浴
《發呆》
不知道車往哪開
就停在路邊
發發呆
而如果要細說起來
這場展覽的背后,遠遠不止這場展覽
它僅僅只是小紅書這次策劃中的一環
因為這個八月
小紅書借品牌十周年之際
它一次性把 200 場活動
從線上社區搬到線下街區
在上海的街頭 打造出了
一個兼具煙火氣息和海派腔調的
「小紅書馬路生活節」
「小紅書馬路生活節」
把線上社區搬進線下街區
從目前小紅書官方發布的信息來看,這是一個從 8 月 3 日,一直持續到 8 月 13 日的節。
和過往一些品牌所舉辦過的節日有所不同,小紅書馬路生活節沒有把活動地點,設置在一個固定的會場或者空間里。
它在形態上做到了完全去中心化,并且在這 10 天時間里,它把 200 場活動,全部免費對外開放在了上海各個區域的一條條馬路上。
比如在上海半淞園路,小紅書和活躍在其平臺上的攝影師,一起共創了一個主題為「他們中的我們」的小紅書十周年攝影展。
你可以借此機會,回憶那些吹起泡泡、有著古靈精怪心愿的日子。
也能從中感受到,生活的一張張面孔,表露在天真、安全感、??夢里,也蟄伏在幽默、遺憾、愛與?限里。
在南浦大橋外馬路,你可以去到「納涼夜市集」,一邊消暑一邊吹吹仲夏夜里,那陣從江面上拂過來的晚風。
小紅書和平臺上文創領域的用戶,不僅準備了多種手工藝品,還有特色的潮流單品和豐富的美食餐飲。
而當你在下班的時候經過馬當路、巨鹿路、淮海中路、復興公園、八路橋創意園等地,你很有可能會被不遠處傳來的音樂聲吸引駐足。
因為小紅書在這些地方,邀請到了爵士、獨立電子、叢林雷鬼、世界音樂等多種風格的樂隊和歌手,為你閃送了一場場不期而遇的街頭演出。
還有在望達路、苗江路、南昌路、南蘇州河路等地的商業街區和露天廣場,小紅書策劃了多個路邊裝置藝術展。
你可以跟隨小紅書平臺上藝術家們提供的創意和想象,進入一個個夜的「夢境入口」,也可以感受這座城市的節拍和那些隨機掠過的風景。
也就是說,小紅書馬路生活節不僅把活動的舉辦地,放在了一條條人來人往的馬路上,它在進行主題內容設計的時候,還契合了馬路這個場景與上海這座城市的腔調。
而探究這個節日背后的立意,它既像是小紅書寫給上海的一封情書,也提供了一個親近和親身參與的視角,激發人們去探索腳下的城市和附近的生活。
用這次小紅書馬路生活節所確定的那句主題文案來說便是:
「生活不在別處」
生活就在你每條經過的馬路
視頻文案摘錄
誒,你有沒有發現
每條馬路
不管大的小的直的彎的
都有另外一個名字
比如
地圖上的大學路
其實是她們的放學路
也是美學路
還是「美味一不小心就會跑路」
再比如 這幾個打卡狂魔
白天,這是他們的嘗樂路
晚上,在他的音樂里
就變成了愛樂路
帶著書出門的人
走到哪里都能 讀一路
拍一路
吃一路
遛一路
在這條路上
永遠都有人拜倒在肉墊下
馬路上的人呀
男的、女的、老的、小的
都能把每一條平凡之路
走成幸福路
因為
生活不在別處
8.3-8.13
小紅書馬路生活節
暫且不管此刻你身處在哪座城市,哪個角落, 應該都會有人通過上面這條短片想起:
一條你每天的必經之路,一條你曾經流連忘返過的路,一條一度你計劃前往過的路。
又或者是,一條 你從沒深想過它名字含義,但決定今天要搜一搜它來歷的路。
因為小紅書馬路生活節這支品牌短片的創意切入點,放在了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一塊塊路牌上。
但在進行創意表達的時候,小紅書是對它們的內在含義進行了深挖掘和再重構。
比如「大學路」,既是小姐妹們一起遛彎的「放學路」,也是 City Walk 愛好者們一邊游走城市、一邊探索城事的「美學路」。
「長樂路」,是打卡狂魔、社交搭子們聚會的「嘗樂路」,也是音樂一響起,人們便可以在這里輕舞飛揚的「愛樂路」。
就著這樣的詮釋去看背后隱藏的創意思考邏輯,那感覺就像詩人阿多尼斯筆下所給出的比喻那樣:「夜晚是出售星辰之書的書店,幻想是現實的香氣,吻是有形的采摘者采摘無形的果實?!?/p>
每一條馬路,在不同的人眼里,也隱藏著一本星辰之書、一陣現實的香氣,一種有形和無形的果實。
而真實又具體的生活,往往就在你每天推開窗時的目之所及之處,也在你每條經過的馬路。
媽媽對小姑娘說
“哇,你把天空抓在手里啦!”
——小紅書馬路生活節之《路邊藝術展·隨機風景》
城市規劃學家簡·雅各布斯給出過這樣一個觀察,她發現在長時間的過程里「人行道上會發生眾多微不足道的公共接觸」。
比如人們會在酒吧前停下來喝上一杯啤酒,在面包房與別的顧客交換主意,向在門廊邊喝可樂的兩個男孩點點頭。
還會傾聽五金店里的人關于某個工作的閑談,從雜貨店主那兒借一元錢,贊美新生嬰兒,互相比較他們的寵物狗……
正是這些微小的、偶然發生的、由個人主動去做的行為,構成了一座城市里一條條街道上的信任關系,從而也讓每個人擁有了一種參與街區生活的「公共身份」。
雖然小紅書馬路生活節還在進行當中,但在人越來越原子化和疏離感的都市里,它營造出的也是這樣一種可以進行公共接觸、互相交流的社區氛圍和信任關系。
它的言外之意仿佛也在說:
當你置身于人群,哪怕不用言語,也可以經由他人的表達,找到共鳴與共振。
當你留意街頭轉角,哪怕稍縱即逝,生活很可能會給你帶來一次轉機和啟示。
關注@廣告文案 視頻號
每天看點廣告創意和故事洞察
點本文左上角「廣告文案」進入歷史消息
在最上方搜索框里輸入任何關鍵詞
查找你想要的品牌案例
畢竟,這個號滿10年了
沒去奧美中國面過壁
沒上李奧貝納摘過星
沒到環時互動搶過包
沒跟一線大咖吹過水
沒什么能拿出來說的
只是暫時還喜歡廣告而已
所以一句話也不想打動你
小紅書:@廣告文案
微信ID:adwriter
微博:@廣告文案-
知乎ID:二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