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財富會
市場變天,一地雞毛,
人們好像都忘了
慢下來走路是什么樣子了。
2023-8-16
1919年4月,立志興業報國的“華人首富”黃奕住,結束了35年的僑居生涯,帶著半輩子打拼賺來的2000多萬美金,從印度尼西亞返回福建廈門市鼓浪嶼定居。
然而,初到島上的他,看到的卻是在列強洋人耀武揚威,中國人卻處處被排擠壓迫。就連島上建筑,也是外國人住的別墅、領事館更顯氣派。
于是,黃奕住暗下決心,一定要打造「中國第一別墅」,蓋過島上林立的洋房公館,彰顯華人尊嚴。
隨即他耗資百萬銀元打造了黃家花園。黃家花園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共分為北、中、南三座住宅,中式元素為內核,并與西洋風格進行了有機的融合。
進入黃家花園中樓的大門,一股楠木香撲面而來,大廳后側的樓梯及扶欄,則采用進口大理石,旋轉扶梯更是用整塊大理石雕琢而成,工藝精湛,每一處轉角和紋路,盡顯華夏能工巧匠的工法精神。
據說,黃家的中樓當時造價為30萬銀圓,其中有一半的錢是花在這樓梯上面。
漫步其上,二樓前后有兩個天臺,站在天臺上,“金帶水”海域、日光巖、足球場等鼓浪嶼美景,盡收眼底。
2008年11月,廈門市政府向聯合國申請鼓浪嶼列入世界遺產,黃家花園等島上風貌建筑及黃奕住的中南銀行專題館,成為申請的因由。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黃家花園內,向廈門市頒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證書。
攜巨資回國,為民族節氣造墅,熱心公益,為廈大個人捐款之首,實業救國,推進廈門城市現代化進程,最終還為廈門留下一份世界文化遺產。
“服務桑梓為宗旨”。
愛國華僑企業家黃奕住用實干詮釋了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01
今年6月,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在一次受邀發言中說:
“風雨兼程是企業家的使命和宿命。企業家不是生而為困難而來,企業家是為推動社會繁榮與進步而來”。
這次發言背后,是自2021年以來,新東方在花了近 200 億現金來退還學員學費和員工遣散費后,并且快速引燃東方甄選,實現快速跨行轉型的從容。
俞敏洪作為企業家的堅韌心性,由此可見一斑。而這樣的堅毅,也總要有慰藉安放之處,舒緩身上的擔子。
有一條小溪,便是他的寄托。
幾年前,家住龍湖滟瀾山別墅的俞敏洪曾寫道:
到了4月份,水里就開始長出了水草,嫩綠的水草在水中隨波舞蹈……盛夏的時候蓮花高高長出水面,睡蓮安靜躺在水面,魚兒們悠然自得地在水草蓮花間來回游動。
這條小溪是龍湖花很大心思打造的一條300多米長貫穿整個滟瀾山的溪谷景觀。
穿過溪旁的夾道、肆意生長的水草、潺潺的流水,很容易讓人找到內心的安定與從容,回歸生活的本質。
或許,在新東方最艱難的時刻,俞敏洪也曾無數次回想起這條溪邊的徘徊。
02
1951年,張愛玲創作了其首部長篇小說《半生緣》。
她在書中曾如此描繪她的別墅生活:
“我們搬到一所褐石別墅里,有狗,有花,有童話書,家里徒然添了很多蘊藉華美的親戚朋友。”
對于張愛玲來說,別墅是最合理想的逃世地方。
小說里她還曾這樣寫到——
“有人發了財,就到虹橋路上買地蓋別墅。”
幾十年來,國人置業觀念不斷迭代,從佛羅倫薩,到托斯卡納,從田園美式,到極簡日式……
但唯一不變的,是隨著生活的進階,總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別墅。
回望近二十年來中國別墅的進階之路,一定避不開龍湖的故事。
王石曾說:
“要看純粹的北美風情別墅,不必去美國和加拿大,只需要到重慶香樟林!”
為了打造出最純粹的托斯卡納建筑風格產品,龍湖建筑師多次深入意大利建筑風格最鼎盛之地托斯卡納,汲取當地建筑文化,原地購礦出土,同時聘請當地工匠燒制屋瓦,并將成品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用于龍湖部分項目建筑外立面的雕琢,從而保證建筑風貌的純粹。
滟瀾山實景
龍湖的產品,總給人一種“內卷”到極致的感受。
2008年,北京龍湖·頤和原著問世,列鼎“全球十大最具價值豪宅”,讓中國的別墅驚艷了世界。
頤和原著以中式別墅的興起,讓建筑刮起一陣“中國風”,人們從內心深處找到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一位頤和原著的業主曾提到一個值得揣摩的細節——
“別人賣墅是從買地開始的,而龍湖賣墅是從埋樹開始的。”
在頤和原著,曾有近百名園林設計師歷時5年,收集了1000余株珍稀成樹造園。時至今日,以頤和原著為代表的“原著系”產品標準仍引領著當今豪宅潮流的迭代。
2020年,位于北京中央別墅區的龍湖云河玉陛亮相。
“原著之上,時代終章。”云河玉陛以純粹的合院與疊拼產品,為在北京久經盛名的“原著系”寫下了一個感嘆號。
去年冬天,在風潮云涌的市場環境下,龍湖又一次將市場的目光聚攏在產品本身,于全國推出了全新高定產品系——御湖境、云河頌,其中就包含北京順義御湖境。
在最艱難的時代,龍湖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仍能靜下心來思考產品,在“原著系”的豪宅標準之上持續打磨當下市場最需要的“新豪宅”。
在北京,御湖境一期首開熱銷15億,至今已斬獲了50億銷售額;近期,御湖境二期也已全新亮相,并持續受到市場追捧。
當穿越行業周期后,堅持打磨產品的企業,總能屹立潮頭。
03
今年盛夏,北京云河玉陛在300多戶業主在滿心期待中,終于迎來了交付。
業主們驚訝的發現,這個項目帶來了一種完全耳目一新的感覺——
“高定的生活體驗”。
以往業主熟悉的頤和原著到景粼原著,龍湖的園區往往會有一個最為凸顯的記憶點。比如佛香閣下中魂西技的頤和原著、到西局以恭王府規制造園;從雙瓏原著以玉石照壁詮釋云端美學,到景粼原著的八法二十四式新中式風格,龍湖園區的主題性和觀賞性都堪稱翹楚。
而在云河玉陛,龍湖跳出了單一的園區主題性,用更開放的別墅生活方式,將生活的空間真正的延伸到園林之中,從傳統的觀賞性景觀,轉向場景、互動、分享的體驗式景觀。
生活的“高定”體驗感在云河玉陛貫穿始終。
漫步在云河玉陛的私家湖畔,天鵝在水面上悠閑游弋;淡雅的花鏡點綴在小巷入口,歸家之路上都有花香縈繞;小院大門上的定制名牌早已在靜候主人的到來。
云河玉陛實景
以世界知名高定珠寶系列為靈感的 “日、星、花、雪”四大雅奢庭院串聯起整個園區,雖在盛夏,卻能讓人想象到四時之景的不同美感。
日光花園的玉陛之心雕塑,在銀杏和櫻花樹的包裹中俯瞰如一顆吊墜晶瑩;繁花花園里的景德鎮定制藍色陶瓷,與花瓣形狀的主題雕塑,為園區增添了清涼之意。
若是到了冬天,在皚皚白雪中,觀賞白雪花園中文征明的《關山積雪圖》屏風,更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詩意。
每一個景觀節點,拿到別的項目,或許都是中央景觀的量級。而在云河玉陛中,業主則可以通過感受龍湖獨創的“六境九景”,踏過這里的每一步,親臨般感受到每一個場景的故事——
“不疾不徐,娓娓道來”。
一望無垠的約1000平米湖畔、落英繽紛的約800米銀杏大道、約1400米林蔭跑道,以及三塊面積合計約7000平米社區草坪、全齡活動空間等。當滿眼的綠意沖入眼中,業主們感受到的是無可比擬的生活質感。
云河玉陛實景
即使是一個小木馬,云河玉陛也采用了世界知名品牌康攀,手工木制打造。而這,只是云河玉陛無數個小細節之一。
這種體量的配置,說明了一個真相——
園林最好的龍湖,要做龍湖最好的園林。
云河玉陛實景
開發周期長,講究慢工出細活的別墅,資金沉淀大,耗時耗力。所以,這些年很多房企為了講究安全邊際,并沒有在這類產品身上投入太多。
但龍湖卻把云河玉陛當作一塊新的金字招牌在做,為了呈現最好的交付狀態,龍湖把很多細節做到了極致。
細看交付時的產品力,云河玉陛疊拼和合院產品都大有天地,11米超大面寬、5+2全朝南的功能間,大師訂制大門,進口全石材立面,雕刻定制的云雷紋,這些極具意境的細節,處處彰顯著生活質感和品味。
“把工作留在大門外,把人生安放在生活里”。
除了室外的品質,云河玉陛還給業主提供了一個首創的自定義“云層”空間。在這里,業主可以自由發揮想象創造專屬空間,有人愿意用作酒窖、有人愿意用作古董收藏室,有人愿意改造成一個娛樂廳……
但如果讓俞敏洪選的話,他也許更愿意把這里打造成東方甄選的居家直播間。
04
2000年,在亞馬遜還名不見經傳的起步階段,創始人杰夫·貝佐斯曾致電沃倫·巴菲特,問道:
“你用長期主義做投資,這個道理很簡單,你做得也很成功,但人們為什么不做同你一樣的事情?”
巴菲特答:
“因為沒人愿意慢慢變富。”
我國房地產野蠻生長的那些年,也不太有人愿意慢慢做產品。
但如今,市場變天。
亂云飛渡之后,一地雞毛,從容不迫者寥寥。
盡管市場驟變,但龍湖依舊專注從容,產品依然保持迭代慣性。
去年,在樓市的一地雞毛中,龍湖卻發布了御湖鏡、云河頌這2個重量級產品系,持續給市場帶來驚喜,帶來可以穿越周期的好產品。
前天,在市場陣陣“暴雷”聲中,龍湖提前完成了17億元的還債,年內境內到期債務僅余1.19億元,給予市場一針強心劑。
或許,我們回過頭來看,慢慢做企業,慢慢做產品,比什么都重要。
更多地產財富會干貨,請點擊以下鏈接
萬科在北京拿地為什么這么受關注?
28天后,如果碧桂園真的倒下
“南匠北調"后,招商蛇口在北京卷了起來
上半年過得“喘不過氣”,但他們沒放棄
京城奪地亂戰|房企“調兵”攻堅,增持北京越來越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