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在華夏這棵大樹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串聯古今,為傳承千年的文化注入靈魂與生機。2023年8月,長安大學赴河南洛陽“共護非遺萬丈湖,同筑百年鄉村夢”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具有近千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河南洛陽進行為期7天的社會實踐,探究唐三彩,皮雕,河洛大鼓,洛繡,剪紙等非遺文化歷史以及相關制作工藝。每一項都是一代又一代人民共同智慧的結晶。這些傳統文化形式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與民族特色,每一樣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背景,是歷史長河中的瑰寶。
圖為實踐隊成員到達洛陽準備開展工作的合影
探究唐三彩:觸摸千年斑斕之美
提起洛陽,就不得不說起唐三彩,實踐隊的第一站來到中國唐三彩文化園,隊員們在傳承人張毅鵬的引導下,參觀了"唐三彩歷史陳列館"和"非遺傳承展示區",并親身體驗了唐三彩上釉工序。此次活動讓隊員們對制陶技藝和上釉工序等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有了深入理解。同時,長安大學與中國唐三彩文化園建立了實踐基地,加強了校企合作。張毅鵬老師的觀點"最好的傳承就是創新"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啟示,新時代青年們應在傳承中尋求創新,努力推動非遺文化的發展。
圖為實踐隊采訪中國唐三彩文化園張毅鵬老師
皮雕藝術:圖騰與皮革的現代生命
在洛陽旅游必去榜上,洛邑古城高居前位,實踐隊的第二站來到了洛邑古城皮雕傳習館。在非遺傳承人周佳慧的指導下,隊員們學習了皮雕藝術技藝,深入理解了皮雕藝術的歷史、文化和制作技法。周老師分享了皮雕技藝面臨的挑戰和未來愿景。實踐隊員們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瑰寶,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而非簡單地復制,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圖為非遺傳承人周佳慧老師向實踐隊講解皮雕技藝
河洛大鼓:叩響文化魂動之音
豫劇嘹亮磅礴,而河洛大鼓無疑是其中特別的一項,實踐隊的第三站來到了洛陽河洛大鼓工作室。張懷生老師對實踐隊的到來表示歡迎,介紹了河洛大鼓的發展歷史和基礎動作。張老師強調,河洛大鼓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實干的繼承人,并建議將其引入大學校園。實踐隊員們通過親身體驗,深切感受到了河洛大鼓的魅力并對其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們深思,傳承非遺文化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和努力,不能讓這些歷史的瑰寶失傳。
圖為實踐隊在張懷生指導下學習河洛大鼓基本動作
唐三彩博物館:夢回唐朝鼎盛
當傳統與流行結合,窯燒中,變幻出千種色彩,實踐隊的第四站來到了洛陽孟津區的唐三彩博物館。在專業講解員的引導下,隊員們體驗了唐三彩制作過程,欣賞了具有歷史背景的藝術品和現代合作作品。隊員們還采訪了博物館負責人高哲老師,了解了他對唐三彩文化的見解和未來設想。實踐隊還前往唐三彩的發源地南石山村,了解了村民們的看法和期待。實踐隊員們決心以實際行動保護和宣傳非遺文化,為傳播非遺文化、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圖為實踐隊于唐三彩博物館觀看唐三彩制作流程
洛繡博物館:情系傳承,繡花綴錦
河洛地區不只是恢弘粗獷的,還是細膩溫潤的,實踐隊的第五站來到了槐樹里歷史文化街洛繡博物館。在耿青青老師的指導下,隊員們了解了洛繡的歷史、工藝和應用,以及其面向高消費群體的限制。耿老師建議洛繡應發展多層次產品,適應不同消費群體,并強調了與地方高校、企業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實踐隊員們被洛繡的魅力深深吸引,并決心挖掘非遺文化的魅力,呼吁社會各界參與非遺宣傳,提升非遺文化自信。
圖為實踐隊采訪洛繡傳承人耿青青老師
剪紙藝術:修剪堅定的執著之道
二十五年來輟筆不耕,他所熱愛的,就是他的生活,實踐隊的第六站來到了洛陽職業技術學院的王飛剪紙。在剪紙藝術家王飛老師的指導下,隊員們體驗了剪紙藝術的魅力,領略了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大師的精湛技藝。王飛老師分享了自己從藝術小手藝人到藝術大家的經歷,告訴實踐隊員們,求知要有志氣,修道要有執著,做人要有敬業情懷,創新與傳承并重,以實現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
圖為王飛老師帶領團隊成員進行剪紙實踐
回響與感謝:致敬每一位傳承者
經過為期七天的深入實踐,實踐隊員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也有幸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聽取他們對非遺文化發展的看法和建議,深感他們的傳承熱情和專業精神,實踐隊員們深切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也更加明確了保護非遺文化也是這一代人的責任,推動其發展,讓非遺文化在新的時代中發展和繁榮。
最后,實踐隊員們由衷感謝長安大學的支持和幫助,感謝河南洛陽的非遺傳承人和各位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和指導,讓他們有機會深入了解和接觸非遺文化,收獲了知識和啟示。實踐隊員們將把這次實踐的經驗和感悟帶回校園,繼續深化學習,為傳承和發展非遺文化付出更多的努力。
圖為團隊于實踐過程中的合影留念
通訊員:潘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