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簡稱MFA ),自1870年起由哈佛大學波士頓圖書館和麻省理工學院籌建。時至今日,MFA是全球首屈一指囊括人類文明收藏的博物館,尤以古埃及、中國宋、元時期古畫和法國印象派杰作而廣受關注。
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2023年5月,MFA宣布新收藏三件當代藝術珠寶,分別來自珠寶大師陳世英的《永遠起舞:光明之星》胸針 ,德國百年世家Hemmerle的藍寶石流蘇耳環和新世代珠寶藝術家豐吉的《藍掌》。其中珠寶大師陳世英,新世代珠寶藝術家豐吉均是首次作品進入美國的博物館體系。明年春季修繕竣工的珠寶新館將全新亮相包括此3 件在內的跨越 6000 年文明珠寶珍藏。
珠寶大師陳世英的《永遠起舞:光明之星》胸針
主導這次征集收藏的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珠寶館長Emily Stoehrer博士說,“這次新征得的作品對MFA珠寶收藏來說是變革性的,它代表了當今高級珠寶中的最佳作品,對21世紀的創造力、設計、材料和工藝做出精彩的詮釋。”
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珠寶館長Emily Stoehrer博士
陳世英(Wallace Chan)是蜚聲海內外的國際珠寶設計雕刻大師。1987年開創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Wallace Cut 雕刻法,融會浮雕、陰雕及寶石切割技巧于一爐,以光學、色彩學和人體工學等為底蘊,使寶石設計美麗的外表與深刻的內涵相輝映。陳世英用他發明的“Wallace Cut”雕刻的“荷萊女神”,呈現五種不同的角度,獲得1987年國際設計大獎。陳世英的影響力遍及亞洲和歐美,是國際公認的兼具獨特創新設計和革命性技術的華人珠寶藝術家,堪稱是現代文藝復興全才。他的作品被列入歐洲藝術博覽會、倫敦大師杰作展、巴黎古董雙年展和威尼斯雙年展,被美國《羅博報告》譽為過去40年最具影響力的10位珠寶設計師之一。
珠寶大師陳世英(Wallace Chan)
Hemmerle是一家德國百年世家品牌。1893年,Joseph和Anton Hemmerle兄弟倆在德國慕尼黑收購了一家老牌的金匠公司,將其重新命名為“Hemmerle”。1895年,Hemmerle憑借著獨樹一幟的創意、精益求精的手工技藝,正式被巴伐利亞皇室任命為宮廷供應商,1970年,創始人的后代Stefan 和Franz Hemmerle,正式接管Hemmerle。在遵循傳統的設計風格上,在作品中開始大量融入現代前衛、摩登流行等富有創意的文化元素,復興幾乎絕跡的奧地利編織工藝,使得Hemmerle品牌走上了從珠寶到藝術的設計道路。
德國百年珠寶世家Hemmerle 當家人
Hemmerle反對批量的工業生產,自創立之處,便堅持純手工的方式打造,每件作品最長耗時可達到500小時,Hemmerle所制作的作品,不僅僅是一件珠寶,更是一件可以傳達觀念、表達想法的藝術品鑒于Hemmerle出其不意,新穎前衛的藝術風格,其作品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倫敦V&A博物館、紐約庫伯休伊特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收藏。
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德國百年珠寶世家Hemmerle的“藍寶石流蘇耳環”
豐吉(Feng J)身為85后立足國際的新世代珠寶藝術家和設計師,2016年正創立藝術珠寶品牌FENG J Joaillerie d’art 。獨特的“Painterly”創作語言,和采用“雙面玫瑰切割”,建立 “ColorGem-Bank(寶石色彩庫)”等創舉,將“低飽和度”彩色寶石揮灑出無窮無盡的色澤。首創“Floating Set懸浮鑲嵌”給予作品獨屬的極致辨識度。從懸浮鑲嵌到綻立鑲,豐吉總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獲邀參加歐洲收藏級藝博會PAD LONDON,Salon Art+Design(New York)和ART021藝術博覽會。2020年 豐吉(Feng J)作品“吉維尼花園”在富藝斯拍賣會上被來自瑞士藏家以逾2021萬港元(260萬美元)成交價競得,創下中國大陸珠寶設計師的全球最高拍價,更成為全球達數百萬美元拍賣價的最年輕設計師。2022年其作品“Feuille de Ginkgo懸浮銀杏”被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納為永久館藏。
新世代珠寶藝術家豐吉(Feng J)
2023年,37 歲的豐吉(FENG J)之作品“Blue Anthurium藍掌”再獲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永久典藏。至此,來自中國大陸的藝術珠寶邁入兩座歐美頂流博物館殿堂。
“Blue Anthurium藍掌”藝術胸針,以“PAINTERLY”標志性風格結合原創“懸浮鑲嵌”工藝,用獨有“寶石顏料”暈染出漸層紫藍色調,結合三顆柱狀帕拉伊巴碧璽鑲嵌為花莖,呈現一枚極富當代精神的“可佩戴畫作”。
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的豐吉(FENG J)之作品“Blue Anthurium藍掌”
對于“Blue Anthurium藍掌”藝術胸針,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珠寶館長Emily Stoehrer博士給出這樣的評價:
Feng J 珠寶將傳統工藝與 21 世紀的創新融為一體。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調色師,用寶石作畫。在《藍掌》中,Feng J將彩色寶石以“漂浮”的方式呈現,使金屬隱身,通過精妙的電鑄將顏色鍍在白金上,增強了漂浮的藝術效果。在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藍掌》胸針與我們的珠寶,中國繪畫,法國印象派和當代藝術收藏相得益彰。這枚胸針是為數不多使用珍貴材料的當代珠寶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組東亞珠寶商杰出作品中的一部分,這些作品將在博物館明年春季開放時,在 Rita J. 和 Stanley H. Kaplan 家族基金會畫廊展出。
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的豐吉(FENG J)之作品“Blue Anthurium藍掌”
盡情期待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修繕開放,屆時在Rita J. 和 Stanley H. Kaplan 家族基金會畫廊展示博物館珠寶收藏中的約150件作品,其中包括6000多年來制作的代表世界各地文化的裝飾藝術品,三件最新典藏的高級珠寶也將同時展出。特別引以驕傲的兩位來自中國的珠寶藝術家作品也將成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珠寶館里的新亮點。
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珠寶館
珠寶館展呈作品亮點如下:
一條古埃及寬領項鏈和博物館Nubian藏品中的珍寶
十九世紀珠寶的杰作,如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在 1840 年婚禮后送給伴娘的“鷹”胸針
靈感來自印度哈特法爾由寶鼎·法納姆設計的手部飾品
卡斯特拉尼和卡洛·朱利亞諾的十九世紀杰出作品
Marcus & Co.、Tiffany & Co.和Bulgari在20世紀的卓越設計
來自1937年由René Boivin制作的海星胸針
香奈兒、迪奧和艾爾莎·佩雷蒂的時尚珠寶
當代設計如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于2016年為喬治·延森(Georg Jensen)設計的薄片手鏈
歡迎轉載,請注明公眾號名
投稿聯系:1816470321@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