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俄烏戰爭中雙方人員傷亡的數字,西方媒體和官方一直嘴硬、一直堅稱俄軍的傷亡數量比烏軍大,但是這和其他方面新聞所反映的現實情況不符。比如,俄羅斯一直沒有進行全國動員,僅在去年底部分動員了一次,俄軍并沒有急著“拉壯丁”,而烏克蘭則正相反,早就出現了征兵困難,征兵辦公室腐敗橫行,以至于澤連斯基在不久前解散了烏克蘭全國的征兵辦公司,直接由烏克蘭軍隊和國家安全部門接管征兵工作。
最近一段時間,各種渠道傳出來烏軍傷亡數字遠遠超過西方媒體的宣傳。各種跡象表明,烏克蘭的兵源已經接近枯竭了。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在不久前的一份報告里推測的數字。該智庫根據近幾年歐盟移民局和俄羅斯移民局公布的統計數字,指出戰前烏克蘭的四千多萬人口,在戰爭爆發后已經有一半移民國外,包括講俄語的人口也有數百萬移民到了俄羅斯。
目前烏克蘭政府能掌握的人口只有大約2000萬人;但是烏克蘭人口老齡化十分嚴重,根據烏克蘭政府在今年7月發布的數字,目前沒有離開烏克蘭的領取養老金的人口數量為1070萬人。剩下的人口中還有約一半是女人,還有大量的孩子。中青年男性只有不到400萬。
而烏克蘭政府在戰爭爆發后已經至少進行了11次國家動員,累計征兵總人數大約200萬人,現在社會上能夠拿槍打仗的人真的不多了。
從美國五角大樓泄露的機密文件,到西方媒體和自媒體統計的“開源”信息,烏克蘭軍隊的陣亡人數也從十萬人到幾十萬人不等,受傷的人數還要多三到五倍。就在幾天前,烏克蘭移動電信運營商“基輔之星”(kyivstar)在Tiktok上發布的宣傳視頻中,呼吁用戶感謝在戰爭中陣亡的戰士,廣告文案中出現了“40萬英雄將永遠無法接聽電話和消息”,暗示烏軍已經陣亡了40萬人。
在發現“不對勁”后該公司馬上刪除了該視頻。40萬人陣亡這個數字如果按照最低1:3的死傷比計算的話,那受傷人數將達到120萬,合計死傷160萬,已經占據200萬征兵人數的一大半。當然其中受傷的人還可以在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后重返戰場。
此外,數萬北約士兵以雇傭兵形式下場,也不是什么秘密。這些保證了烏克蘭戰線沒有崩潰。但烏克蘭缺乏持續下去的戰爭潛力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幾天前,烏克蘭社會學家漢娜·亞特維茨卡在接受媒體視頻采訪時,表示烏克蘭自身的人口數量沒有能力維持長期戰爭。她說,如果戰爭按照目前的形式持續,烏克蘭即使所有能拿武器的男人和女人都上前線,也仍然沒有足夠的兵源把仗打下去。
她還提出了一個建議,烏克蘭可以引進中東國家的兵源來烏克蘭打仗。她說中東人已經習慣了戰斗,他們的生活條件比烏克蘭更艱苦。但是她也指出了這樣做的弊端,因為請神容易送神難,這些人來烏克蘭之后可能就不會再走了,烏克蘭人必須明白,在烏克蘭領土上將會發展出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化。
亞特維茨卡的講話印證了俄烏戰爭打到現在,按照西方國家的說法就是“已經陷入僵局”,雙方在現有的戰線上進行拉鋸戰,很難突入到對方占領的土地上。這場戰爭已經成為消耗雙方人口與物資的“絞肉機”,而烏克蘭方面處于劣勢,幾乎毫無勝算。
西方國家的武器援助越來越力不從心了。西方民意和政界都出現了不小的呼吁和談的聲音。但烏克蘭卻拒絕和談,想要繼續打下去。現在就看他們之間的裂痕什么時候會放大到西方厭倦的程度。我想已經不太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