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苑》中所包含的故事、傳說和寓言,大多具有深刻的道德寓意和哲學內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性、社會和制度等方面的內容,提高我們的哲學思考和道德判斷能力。
德無細,怨無小。(《說苑·復恩》)
恩惠沒有細微的,怨恨沒有微小的。
恩德再小也是恩德,仇恨再小也是仇恨。
上半句是鼓勵,無論是大的善行還是小的善舉,都應當受到贊揚。
下半句是勸阻,如果有招致別人怨恨的行為,不論大小都要及時改正,避免怨恨越積越多,引起更大的矛盾和報復。
生活中,給予身邊人及時的、力所能及的幫助,認可和表揚別人的點滴進步。你付出的恩德、恩惠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只要是真誠的,早晚會得到別人的積極回應。因為很少有人會厭惡他人對自己的關注。
傲視天下或目中無人的人才會對他人無動于衷,而這樣的人最終也會被社會拋棄。
隨侯之珠,國寶也,然用之彈,曾不如泥丸。(《說苑·雜言》)
隋侯珠雖然是國寶,然而拿它來彈射,竟然不如泥丸。
這句話提示了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的辯證關系。
隨侯珠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隨國的珍寶,價值極高。珍寶只能用來賞玩,它的使用價值是有限的,與它的價值恰好相反。
事物的外在不等同于它的實用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應該注重事物的實用性和實際效果,而不應僅僅看重外表或者名聲等表面的東西。
屋漏者民去之,水淺者魚逃之,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說苑·談叢》)
房屋漏了,居民就會離開;水變淺了,魚兒就會逃離;樹木高大,鳥兒就會棲息在上面;道德高尚的人,士人就會奔向他。
如果水變得淺而混濁,魚兒生存空間狹窄,食物也會枯竭,魚類就會減少或離開。
自然界的生物會選擇適合的生存環境,人類也同樣如此,而且更加積極和主動。房屋年久失修,人就無法立足,就談不上生活的保障和幸福感。如果惡劣的情形長久持續,不離開的話,連生命都無法保障。
在社交媒體上,長期的、高質量的內容分享才能吸引、留住大量的粉絲。如果你不斷發布低質量的內容,就會逐漸失去粉絲的關注。
高議而不可及,不若卑論之有功也。(《說苑·談叢》)
大發議論但是做不到,不如淺顯議論取得功效。
與其提出過高但是無力實現的意見,不如提出雖然看似平常卻切實可行的意見,反而能夠取得實際效果。
這句格言提醒我們要把精力和重心放在行動上,而不是言語上。在制定計劃或目標時應該從實際出發,不要一下子追求高遠的目標,甘于從小、從低做起,逐步積累經驗和成果。
你可以提出過于理想化的方案或計劃,聽起來肯定非常美好,但是實施起來卻很難,最終可能會讓你感到失望和沮喪。
就像郭德綱相聲講過的,失業青年看了兩眼“你一定會成功”的勵志演講,于是立下宏大愿望,一定要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然后在家中躺平,等待富豪榜名單更新,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食必常飽,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 居必常安,然后求樂。(《說苑·反質》)
食物必須常常吃飽,然后才會要求美味;衣服必須常常穿暖,然后才會追求美麗;平素家居必須常常安寧,然后才會尋求快樂。
這句格言出自墨家學派的墨子與他的弟子禽滑厘的對話。
食必常飽,衣必常暖,居必常安,這是日常生活中必須滿足的基本需求。此為墨家的“質”。在這個基礎上,人們才會追求更高級的滿足。此為墨家的“文”。
墨家以為“質”必須有,而“文”可有可無、不重要。現代社會大多沿用孔子的主張,“文質彬彬”即“文”和“質”配合適當,通俗點講就是,既要有使用價值又要有審美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