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后就能進央企、國企、世界 500 強,是很多考生和家長的共同期盼。只是考不上 985、211 等名校,就進不了央企和國企了嗎?
當然不是!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三大類共 7 所不是 985、211,但畢業后照樣能進央企和國企的高校,錄取分數相對 985、211 等名校低,就業實力強,快看看有沒有你想去的!
01
財經類大學
山東財經大學
是財政部、教育部、山東省共建高校,坐落于享有泉城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東濟南,是財政部、教育部、山東省共建高校,學校以經濟學和管理學學科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藝術八大學科門類,是在國內外具有較高聲譽和知名度的財經類大學。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學校兩個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為 B+ 等級,兩個一級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為 B-,是山東省唯一擁有 B 等級及以上經管學科的省屬高校,整體學科實力進入全國財經高校中位于前列。
圖源:山東財經大學官網
根據山東財經大學信息公開網的一條發布記錄來看,在 18 個本科畢業生學院中,有 17 個學院就業率在 90% 以上,且備受海內外用人單位青睞。在山東省內,畢業生遍布山東省財政、稅收、銀行、保險、證券、電商、物流、信息等經濟管理各個行業。
就業單位大多以企業為主,其他企業和國有企業分別占了 63.97% 和 18.99%。從招聘單位的質量與類型來看,以世界 500 強企業、中國 500 強企業、各類上市公司、大型國企、優質民營企業家為主,招聘的行業以金融業、制造業為主。
東北財經大學
是財政部、教育部、遼寧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坐落于美麗的海濱城市——遼寧大連,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為突出優勢和特色,法學、文學、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大學,是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圖源:東北財經大學官網
在現有各學科中,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及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的 “國家級特色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評估結果為 A,工商管理一級學科評估結果為 A-,統計學一級學科評估結果為 A-。
而 2019 屆畢業生中,簽約世界 500 強、中國 500 強企業的,也以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財政學等專業居多。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 96.06%,就業的行業分布較為廣泛,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就業人數相對較多。
從畢業生就業單位看,民營企業(含上市公司)、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為畢業生主要選擇。
江西財經大學
是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坐落英雄城——江西南昌,是一所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法、工、文、理、藝術等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財經學府。
圖源:江西財經大學官網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獲評 A-,工商管理獲評 B+,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獲評 B,公共管理獲評 B-。
據學校 2019 屆畢業生就業報告,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 83.39%。本科畢業生就業行業主要是金融業、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畢業生以金融業和制造業為主的就業趨勢顯著。
其中,本科生在世界 500 強企業的就業人數為 718 人,入職人數較多的單位有: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平安保險、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招商銀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三所高校都屬于財政部、教育部與當地政府共建的高校,且學校位置位于省會城市或經濟水平發展較高的城市。所以,性價比非常高。
因為屬于財經類高校,所以金融、經濟類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很多能去到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交通銀行等國有銀行。
02
電力類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是吉林省重點大學,始建于 1949 年,是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電力工科學校。學校坐落在風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原隸屬電力部、國家電力公司,2012 年入選為國家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主動適應國家電力工業和吉林省的經濟建設需求,形成了以電力特色為主,多學科交叉融合,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
在就業方面,學校堅持鞏固電力能源就業主市場,不斷加強與電力能源企業的聯系,主動向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中核、地方能源企業等千余家用人單位發出來校申請。
圖源:東北電力大學官網
就業總人數中超一半的畢業生到能源電力行業就業,其中涉電專業畢業生90%以上進入省網公司、大型發電集團、各核電集團公司等知名電力行業企業。電力、熱力、燃氣行業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占就業總人數比例較高。
上海電力大學
是中央與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坐落于上海,創建于 1951 年,曾長期隸屬于國家電力部門管理,后逐步發展成為以工為主,兼有理、管、經、文等學科,主干學科能源電力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學校。
圖源:上海電力大學電視臺
2019 年,學校獲批上海市高水平地方應用型高校建設試點單位,支持以能源電力為特色,聚焦清潔安全發電、智能電網、智慧能源管理三大學科專業,整體開展高水平地方應用型高校試點建設。
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始終保持較高水平,2020 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 94.54%,重點流向單位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廣核、五大發電集團等眾多國有企業。就業職業以工程技術人員、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生產和運輸設備操作人員為主。
這 2 所學校雖然不是 985、211,但部分專業的學生,照樣畢業就有機會進國家電網、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以及各省市的供電局工作。
03
民航類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位于天津市,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的一所以培養民航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為主的高等學府,是中國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也是天津市 “雙一流” 建設計劃和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高校。
圖源:中國民航大學官網
2022 屆畢業生的年終畢業去向落實率是 88.36%,其中碩士研究生是96.34%,本科畢業生是 85.56%,專科畢業生是 93.50%。
畢業生主要的畢業去向包括簽就業協議就業(56.27%)、升學深造(14.79%)、應征入伍(0.92%)、基層項目(0.14%)、自主創業(0.31%)、靈活就業(6.84%)、簽合同就業(5.07%)、不就業擬升學(6.07%)、待就業(4.69%)、其他錄用形式就業(3.63%)等形式。
研究生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到 100% 的有: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全工程專業、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航空工程專業),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道路與鐵道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空中交通管理學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航空工程學院(航空工程),中歐航空工程師學院(航空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航空運輸大數據工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理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學),外國語學院(翻譯)。
本科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到 100% 的有:飛行分校的飛行技術專業。畢業生流向的地域主要是華東地區(29.79%)、華北地區(28.04%)和中南地區(25.73%),流向的主要省份包括:廣東省占(19.23%)、北京市(16.68%)、上海市(12.72%)、天津市(8.22%)、四川省(6.40%)、山東省(5.32%)和浙江省(4.19%)。
從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于民航相關單位(75.27%),非民航相關單位( 24.73%)。畢業生就業的單位主要集中于國有企業(65.10%),其余為民營企業(16.83%),黨政機關(1.38%)和事業單位(8.14%)。就業人數超過3位數的單位有中國南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中國東方航空、深圳航空、四川航空、山東航空、上海吉祥航空等。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簡稱“中飛院”,創建于1956年,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中國民用航空局與四川省共建高校。據學校官網介紹,中國民航 70% 以上的飛行員、80% 以上的機長畢業于此,被稱為 “中國民航飛行員的搖籃”。
圖源: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官網
2022 屆本科考研 3.6%、碩士升學 1.9%、專升本 11.2%、出國 0.2%,就業國企 53.2%,在航空業就業 85.02%,其中 57.83% 在川航、南航、國航、東航等航空公司就業;7.65% 在中南空管局、華東空管局、西南西北空管局就業;7.15% 在機場;3.69% 在民航局直屬單位;3.16% 在航空維修等。
這兩所學校隸屬于民航總局,所以有近 70% 的畢業生能夠就業于國航、南航等國有航空公司以及空管局、機場等航空單位,就業質量較為出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