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國際小熊貓日!近年來,由于人類活動范圍增大、資源過度開發等原因,全球小熊貓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過去20年中小熊貓數量減少了一半,現存不足10000只,已被IUCN《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關于可愛值爆表的小熊貓你都了解多少呢?
一、小熊貓不是大熊貓孩子
很多人一聽到“小熊貓”這個名字,都會以為它們是大熊貓的寶寶,所以才叫“小熊貓”。但是一開始“熊貓”這個名字其實是小熊貓的。在1825年,法國動物學家首次遇見小熊貓,就將其譽為“自己見過最美麗的動物”,并給小熊貓命名Panda(熊貓)。四十多年后,科學家發現了另一種更大的熊貓,為了區別這兩種熊貓,科學家就把1825年發現的熊貓改稱為小熊貓(Lesser panda)或紅熊貓(Red panda),而把1869年發現的熊貓稱為大熊貓(Giant panda)或熊貓(Panda)。后來,大熊貓因憨態可掬的外形,成功把“熊貓”這個名字深深刻在人類的記憶中。
倘若有人問你:“大熊貓的孩子叫什么?”正確的回答應該是:“大熊貓寶寶”。
二、小熊貓不是干脆面代言“熊”
作為動物界的撞臉明星,人們常常把小熊貓和小浣熊混淆,從外觀來看,二者的差別是很明顯的:首先浣熊的皮毛是灰色,而小熊貓是紅棕色。從眼周來看,雖然它們都有黑眼圈,但浣熊的比較大,看起來更像是連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眼罩”,這給它本就消瘦憂郁的臉龐增添了一絲俠盜的氣息;而小熊貓的黑眼圈則是一個有點像“眼線”的小圈,面頰兩側各有一道括號形的雪白“高光”顯得臉龐看起來更圓潤一點。
三、小熊貓表面看似在賣萌,其實內心:我超兇的!
有時候看見小熊貓吐出粉色的小舌頭,在“略略略”的賣萌,其實那是小熊貓在散熱,或者是在使用舌頭上的“探測器”定位其他動物。 當受到驚嚇或感受到威脅時,小熊貓還會站起來舉起雙手,企圖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大一點,嚇走敵人。
目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有五只小熊貓在園內生活,其中小熊貓“黑黑”今年已經21歲了,這個年齡相當于人類的百歲,歡迎大家來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圍觀黑黑“奶奶”的日常哦。國際小熊貓日,保護小熊貓,保護野生動物,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