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上半年東莞gdp增長1.5%,全省墊底,導致很多人擔心東莞正在衰退?
例如,上半年東莞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負增長5.9%,進出口總額同比負增長11.3%,如果第三季度還不能扭轉局面,感覺真的有點麻煩的樣子?
不過,對于東莞這座萬億規模的城市來說,要從危中看到機,不能盲目看空東莞。最為關鍵的是東莞經濟會一直這樣衰退下去嗎?
在此,房叔粗略分析東莞,不看好東莞的人主要是有三個判斷因素,一是外貿占比大,二是普通地級市且城建差,三是第三產業薄弱。
東莞GDP中,出口占比大
首先來看出口,今年上半年東莞出口金額約4124.9億元,進口金額超2000億元,gdp中出口占比大一定是壞事嗎?
答案肯定不是,你想想今天東莞的成就不是建立在改革開放帶來的出口型制造業發展,讓東莞成為全世界生產力的窗口,中國的崛起也是向世界輸出工業品或者消費品的體現。
有人肯定會說,東南亞或者南美代替珠三角或者長三角的制造業鏈條,你想想東莞是需要產業升級,例如華為、寧德時代等科技型企業,而不是再來料加工而已。
東莞太普通了
其次是東莞只是普通地級市,財稅奶牛的感覺,地鐵建的慢,城建比你家縣城還差等。
特別是城建差,一直在網上被拿來戲說,但你要明白東莞是工業城市的內在本質,城建差不影響你在東莞發財吧?拿省會城市的城建類比東莞,這樣類比缺失了公平性,畢竟省會城市是集中財政力量的體現。另外,有人還說東莞不就是依靠深圳廣州嗎?
這種地理空間的先天優勢無可厚非,有點天生麗質的味道。但是一座新一線城市要想在兩個超一線城市之間享受到產業外溢紅利,又減輕被虹吸,那就是東莞與廣深還是要保持距離感,例如兩地通勤的便捷性問題。同時,你會發現東莞市中心與廣深市中心地理空間相隔較遠,而產業園區的鏈接卻緊密相連。東莞這座城市的區位,獨一無二,它在珠江東岸與香港、深圳、廣州連成一片。
東莞第三產業發展薄弱
最后就是很多不看好東莞的因素是附加值高的第三產業發展潛力不足,第三產業發展不足的因素有三個,一是夾在廣深之間,很難從中分一杯羹。二是散裝的東莞,各鎮街都有自己的中心,一個鎮街內解決了基本配套需要,并且市區或者松山湖的人口密度不夠高。三是工業園區的人產城模式。
另外,東莞作為制造業立市的城市,第二產業占比重,第三產業的發展空間自然會壓縮。東莞的未來在哪里?重點看制造業對gdp的貢獻程度,是持續降低嗎?還是保持一定的水平線?
按照國外的經驗可知,制造業占比gdp會持續降低,但是東莞產業升級也在破解這個難題。服務業關鍵在于人和產業,圍繞人的是生活性服務業,圍繞產業的是生產性服務業。
生活性服務業就是吃喝玩樂等消費,而東莞現在大力推進的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例如科學研究、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業等領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在于搞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研發投入等,使得創新能力賦能制造業發展,避免制造業占比gdp下滑趨勢造成城市的衰退。
東莞的未來立足于高端制造業和給高端制造業做配套性的生產性服務業,例如智能制造、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七大產業集群,如此帶來的技術服務,商務服務等領域增長空間巨大,例如松山湖科學城和濱海灣新區的設立以及工改工的產業園模式。
至此,東莞衰退?不存在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