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
自古以來,珍珠便是女人首飾盒中最百搭的珠寶,尤其是優(yōu)雅奢華、氣場十足的珍珠冠冕,更是所有王室女性的心頭好。
之前,J先生曾給小伙伴們介紹過珍珠冠冕中大名鼎鼎的“珍珠淚”冠冕。
而今天J先生要聊得這頂珍珠冠冕,雖然在名氣上略遜一籌,但它卻是與茜茜公主并稱歐洲兩大美人的歐仁妮皇后的結(jié)婚禮物,曾見證3段姻緣,被拍賣2次,輾轉(zhuǎn)于數(shù)人手中,幾經(jīng)坎坷才在法國盧浮宮有了自己的安身之地。
今天,我們的“傳世冠冕系列”就來說說這頂命運曲折的歐仁妮珍珠冠冕。
歐仁妮珍珠冠冕流傳圖
歐仁妮皇后的結(jié)婚禮物
關(guān)于這頂歐仁妮珍珠冠冕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jì)初。
歐仁妮·德·蒙蒂霍,是西班牙格拉納達的一個貴族家庭的孩子,由于當(dāng)時西班牙戰(zhàn)亂頻繁,為了躲避戰(zhàn)爭,歐仁妮的母親瑪利亞夫人,便獨自帶著她與姐姐前往法國生活。
(相關(guān)閱讀:與茜茜公主并稱歐洲兩大美人,眾多藏品成絕響:法國皇后歐仁妮)
姐姐瑪麗亞和歐仁妮
相較于西班牙,法國則要安定許多,三人很快便在這里定居下來,并結(jié)交了許多上流社會的貴族。
但這樣平靜的生活并沒有持續(xù)太久,1839年,一個噩耗打破了生活的寧靜:歐仁妮的父親去世了。
歐仁妮與母親、姐姐
瑪利亞夫人帶著2個女兒回到西班牙后,歐仁妮的姐姐繼承了父親的所有爵位,并嫁給了一個門當(dāng)戶對的貴族紳士。
而歐仁妮則在姐姐婚后繼承了“蒙蒂若女侯爵”的頭銜。
此時的歐仁妮,雖然只有13歲,但身材高挑,聰明伶俐,追求者自然不在少數(shù)。
《歐仁妮皇后肖像》1864年,弗蘭茲·克薩韋爾·溫特哈爾特
但瑪利亞夫人卻一個沒有看上,為了能夠為歐仁妮找到一個好夫婿,1849年,瑪利亞夫人決定帶著23歲的歐仁妮重返充滿機遇的法國。
當(dāng)時的法國,正值路易-拿破侖·波拿巴(拿破侖三世)當(dāng)選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總統(tǒng),愛麗舍宮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祝晚宴,常年游走于各種宴會的瑪利亞夫人與歐仁妮也在受邀之列。
這次晚會徹底的改變了歐仁妮的命運,路易-拿破侖·波拿巴在宴會上對歐仁妮一見鐘情了。
此時的路易-拿破侖·波拿巴雖然年過40,但才華橫溢,能力出眾。而歐仁妮正處花季,不僅長相貌美,更在瑪利亞夫人的精心教育下,舉止優(yōu)雅大方,氣質(zhì)迷人。
《歐仁妮皇后肖像》,弗蘭茲·克薩韋爾·溫特哈爾特,藏于波士頓美
雖然兩人互相有意,但礙于時局,路易-拿破侖·波拿巴只好把這份愛意隱藏在心底。
1852年12月,元老院宣布恢復(fù)帝國,任命路易·拿破侖·波拿巴為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皇帝,稱拿破侖三世,并開始為他張羅挑選皇后等事宜。
拿破侖三世 德國宮廷畫家溫德爾哈爾特 (Franz Xaver Winterhalt
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拿破侖三世本想與瑞典的卡羅拉郡主或霍恩洛厄-朗根堡的阿德爾海德公主聯(lián)姻,但卻遭到了果斷的拒絕。
心高氣傲的拿破侖三世,自然不會上趕著去祈求,他不顧元老院的反對,宣布迎娶自己的意中人:西班牙貴族小姐歐仁妮。
被侍女圍繞的歐仁妮皇后 1855年
1853年1月,45歲的拿破侖三世與27歲的歐仁妮在杜伊勒里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而J先生給小伙伴們介紹的這頂珍珠冠冕,正是拿破侖三世送給歐仁妮的結(jié)婚禮物。
這頂冠冕出自珠寶商Gabriel Lemonnier之手,以金銀為基座,共從法國王室的珍寶庫中挑選了1998顆璀璨耀眼的鉆石和212顆溫潤柔和的珍珠進行鑲嵌。
為了突出珍珠的光澤與美感,Gabriel Lemonnier將較小的明亮式切割鉆石,環(huán)繞在珍珠的四周,對稱的卷軸圖案,富有巧思的設(shè)計,呈現(xiàn)出典型的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
尤其是冠冕頂端點綴的17顆大小不一的水滴形珍珠,造型更是華麗靈動,奢華異常。
歐仁妮皇后對這頂款式別致的冠冕可謂是愛不釋手,無論是1855年對溫莎城堡進行國事訪問,還是參加各種宴會,都能夠看到這頂冠冕的身影。
尤金妮佩戴皇冠的細(xì)節(jié)來自沃德對 1855 年溫莎國事訪問的描繪(皇
為了搭配這頂珍珠冠冕,歐仁妮皇后還在脖頸、手腕處搭配了珍珠項鏈、珍珠手鏈等,使她看起來更加的溫婉動人。
1870年,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法國不敵普魯士,拿破侖三世被俘,法蘭西第二帝國被推翻,歐仁妮只好帶著兒子,流亡到了英國。
由于逃離得過于匆忙,歐仁妮舍棄了不少收藏多年的珠寶,而這頂歐仁妮曾最喜歡佩戴的珍珠冠冕,便是其中之一。
被拍賣2次,見證3段姻緣,在盧浮宮安家
1878年,普法戰(zhàn)爭慘敗,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緩慢,為了更好的地建設(shè)國家,法國第三共和國政府提出出售前朝王室珠寶以充盈國庫。
這一提案一經(jīng)提出,便以壓倒性的票數(shù)通過,并在4年后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guī)定“允許政府出售轉(zhuǎn)讓王室珠寶”, 為拍賣掃清障礙。
法國王室珠寶拍賣現(xiàn)場準(zhǔn)備
1887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在盧浮宮博物館的 Salles des Etats 進行公開拍賣,國家財產(chǎn)管理局為這場拍賣出版了一份目錄,這頂極具歷史意義的歐仁妮珍珠冠冕也在拍賣之列。
拍賣珠寶的宣傳海報
這場珍寶云集的拍賣得到了國內(nèi)外的共同關(guān)注,Tiffany、Van Cleef & Arpels、Boucheron等眾多知名珠寶公司都參加了這場拍賣。
其中, 這頂見證歐仁妮皇后結(jié)婚典禮、曾陪伴她17年的珍珠冠冕,被一個名叫做Julius Jacobi、以78,100法國法郎收入囊中。
1890年,這頂珍珠冠冕再次被轉(zhuǎn)手,出售給了第八代Thurn und Taxis王子阿爾伯特,并將其作為結(jié)婚禮物,送給了自己的新娘奧地利女大公瑪格麗特克萊門汀。
就這樣,這頂珍珠冠冕便作為Thurn und Taxis家族的傳家寶,傳了將近100年。
直到1980年,在第11代Thurn und Taxis王子的婚禮上,這頂冠冕才再次在公眾面前亮相。
格洛麗亞佩戴珍珠冠冕 1980年
1992年,由于Thurn und Taxis王子因意外去世,他的財產(chǎn)全部由妻子格洛麗亞繼承。
為了償還巨額稅款,包括這頂珍珠冠冕在內(nèi)的眾多珠寶藏品被格洛麗亞賣掉。
幸運的是,這頂具有歷史意義的珍珠冠冕被“盧浮宮之友”協(xié)會拍下,無償贈與給盧浮宮收藏。
J先生說:
自1853年至今,在170多年的時間里,它歷經(jīng)三段婚姻,兩次被拍賣,在數(shù)人手中輾轉(zhuǎn),見證了法國王室與Thurn und Taxis家族上百年的光輝榮辱。
不過好在它沒有被肢解,現(xiàn)如今,正安安靜靜地躺在盧浮宮博物館的阿波羅畫廊,而這也正是它應(yīng)有的歸宿。
你還想知道哪頂冠冕的傳奇故事?歡迎留言分享!
關(guān)注珠寶匠,聆聽珠寶背后的故事。
注:本文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小編刪除~
推薦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