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晨報 9月25日 北京訊(記者 劉艷輝)結識曹馳先生,已近十年,初因慕曹先生書法高名,遠赴北京西郊鳳凰嶺。遠望山原蒼莽、近看綠樹滴翠,輕霧薄云間,曹馳先生癡攜書藝遠離繁華安居于此福地已是十多載。山林養性、筆墨修心,任山外繁闊沉浮,唯一室筆墨生香。這是曹馳先生于2006年就開始的被眾友戲稱的隱居生活,之所以戲稱,是因為曹先生所居確為山林之間,有高山流水云霧相伴,奈何先生聲名遠播,新朋舊友相約同至,尤以節假日更甚,少則七八知己、多則三幾十好友,同嘗田園食蔬、同享明月清風、同研書法技藝。
雖是時日久遠,還清楚記得第一次見曹先生時,他在眾人的相擁下,兩小杯薄酒相陪后微醺,引眾人同至書案,展紙勻墨,揮毫題字,人灑脫、字舒暢,規正端莊、磅薄大氣。當時他題寫了好幾副作品一一贈送在場眾友,將其中一副“惠雅賢德”行書作品贈送于我。筆劃間寬展得體、秀雅大氣,實是很入我心。也是從此,更加關注了曹馳先生。
曹馳先生,字翰原,四川南充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賓禮特供藝術家、中國國務外事形象大使、中國民族書畫院一級美術師。于篆、隸、楷、行、草各體均有高深造詣,尤為擅長行草,筆墨靈活流暢、字形端莊俊美、作品瀟灑飄逸,曾創作了諸多令書法界朋友高贊的系列優秀作品,其書法作品廣受收藏家珍愛。
因書法結緣,漸成為曹馳先生的鐵桿粉絲,也曾如他多年新朋老友一般,無數次呼友邀伴拜訪先生,閑敘生活、探討書藝、暢談人生,每每緣有收益。不知不覺間,已是近十年的交往。
前日正值閑暇,與曹馳先生相約,又攜友同去,曹馳先生微笑:“你這次才算是會選時間了,每遇周一二三,訪友較少,時間很充裕,可慢品慢談慢飲了。”
山間清泉汲茶,慢賞佳作,甚是愜意,也是兩杯薄酒的微醺后,曹馳先生書于案邊捉筆道,寫兩幅作品贈二位吧。因與先生已是多年之交,深知先生書法作品價值之厚重,所以多年間,從不主動索求,同來友人在品鑒過曹先生滿壁作品后,亦有同感。
曹馳先生見我二人猶豫沉吟,就慧狹地笑對友人道:”給你家來副福蘊華堂,四尺,可中堂懸掛,這個福,你還猶豫?“
”得要得要!”友人聽聞,連連應聲。
他舒然一笑,展紙運墨,執牛耳大筆,手筆相應,穩健揮毫,疾徐有序,張馳有度,端莊古樸大氣的“福蘊華堂”行草作品于筆端成韻,落款鈴印。
打量我仍沒有章法后,先生就笑著道:“劉老師詩情畫意,我寫副春風秋月贈你。”
再度揮筆勻墨,橫平起韻、撇捺舒展,春字盎然有生機,風字更是精妙,筆墨濃枯似有風意,字形飄逸如風掠影,古體秋字筆畫繁復,他于不疾不慢中從容運筆,左右秾纖合度揖讓有禮,月字雖是簡潔形體,卻是每筆每筆皆有多樣轉承變化,四字各有形貌和風韻,于筆墨間落紙,整副作品端莊大氣,再一次近距離觀摩曹馳先生的創作過程,我能從筆墨間真實地感受到曹馳先生所沉淀在筆墨間的不凡功力。
于初認識他時,又多了許多年的不斷研習,曹馳先生的書法不止是形美,而是在日積月久的習練中,將中國文字中所內含的神蘊也一并融入了筆墨之間,字美神至,他的書法作品中蘊含了更為精妙的神韻,是難得的精品佳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