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在眾多寶石家族中,石英家族的成員無比豐富,是名副其實的“大戶”。
之前在文章《50種“石英”大盤點!全網最獨家!能認全算我輸!》中,我們盤點介紹了大部分“眼熟”的石英家族成員。
但是有一種石英玉石你可能沒聽說過——它活著的時候是植物,死后玉化變成了人們佩戴的首飾和擺件。它既是“石英類玉石”也是“有機寶石”,學名:硅化木。
硅化木?木變石?你分得清嗎?
第一次聽到“硅化木”這個名字,有老粉可能會問:“J先生,之前講石英巖玉的文章中有講過木變石,硅化木和木變石難道不是一回事兒嗎?”
雖然同為石英家族成員,名字里也都帶“木”字兒,但是“木變石”和“硅化木”完全是兩碼事兒!
【木變石】
木變石雖然帶了木字,但其實和木沒有關系。它是一種硅化石棉。因其纖維狀結構看起來像樹木的紋理,人們便以為是木頭變成的玉石,稱之為木變石。
木變石具有特性的“絲絹光澤”,根據顏色不同,又分為虎眼石和鷹眼石,有段時間還挺火的彼得石,也是木變石的一種。
【硅化木】
硅化木,又稱石化木,其中玉化較好的部分又被稱為樹化玉。
是埋于地下的樹木枝干在一定的溫度、壓力、酸堿度等條件下,碳元素被硅元素替換之后,從而形成了擁有木質紋理和外觀的石英。
總結,二者都是二氧化硅交代的產物,只是本體不同,木變石=硅化石棉,硅化木=硅化的木頭。一個是石棉成了精,一個是木頭成了精。
硅化木的特點
硅化木為隱晶質集合體或非晶質體,化學成分包括無機質和有機質兩部分。主要組成礦物為石英(約占98%),可含定量蛋白石及少量方解石、白云石等等。
折射率:通常點測為1.54或1.53;
摩氏硬度:6.5 ~ 7
密度:2.50 ~ 2.95
外觀上看:硅化木原石形態多為近圓柱形樹干狀,橫藏面大多有特征的樹木年輪紋理,縱表面呈現玉化的木質纖維結構。
打磨拋光好的硅化木具有油脂光澤或者玻璃光澤,做首飾用的優質的硅化木質感和瑪瑙相同。
顏色上看:硅化木的顏色雖然豐富,但總體呈大地色系:多呈發灰調的褐、淡黃、黃褐、灰白、灰、紅褐、棕、黑、白色等。
產地上看:硅化木屬于熱液交代成因,主要發現于中生代,尤其是侏羅紀、白堊紀陸相地層中。其產地分布廣泛,歐洲各國、美國、緬甸等國家均有產出。
我國的硅化木主要產地有:新疆、云南、河北、甘肅等地。
硅化木的品種
根據二氧化硅存在狀態的不同,硅化木可分為3個不同品種。其中,一種多為觀賞石標本用途,一種是石英類玉石,還有一種則進化成了非晶質寶石——歐泊。
- 基礎版——普通硅化木
以隱晶質石英為主要組成礦物,質地較粗糙,顏色多樣,木質結構清晰。
這類“玉化”較差的普通硅化木的數量最多,通常用作標本或者觀賞石擺件用途,不用來作為首飾材料。
- 進階版——瑪瑙硅化木
瑪瑙硅化木是珠寶玉石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硅化木,也叫樹化玉。
樹化玉以隱晶石英為主,質感類似瑪瑙,顏色豐富,但總體偏向大地色,木質結構較明顯。
大塊的樹化玉除了可以作為擺件擺放外,質地細膩者還可以用于制作各種珠串飾品。
- 豪華升級版——歐泊化的“木頭”,蛋白石硅化木
蛋白石硅化木也叫木化石歐泊,它既是木化石也是歐泊家族的一員,是硅化木中最稀少且價值最高的一類。
蛋白石硅化木的組成成分中,非晶態蛋白石占50%以上,次要礦物為隱晶質石英。
品質優秀的蛋白石硅化木,在灰褐色黃褐色的母巖中間可夾雜色彩斑斕的變彩效應,是珠寶設計師們設計鑲嵌的寵兒。
文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蛋白石硅化木的“逆天顏值”吧~
J先生說:
硅化木世界各地分布廣泛,且產量繁多,整體上講硅化木是一種平凡而美麗的寶石。
作為珠寶首飾材料,無論是“蛋白石硅化木”這類驚艷的存在,還是瑪瑙硅化木,色澤古樸、紋理獨特的美,硅化木都別具風韻。
下期文章,J先生給大家講講同樣生前承載過生命,但成為化石后變成人們佩戴的首飾的“珊瑚玉”。精彩文章,我們不見不散哦~
(注:本文部分圖源來自網絡,侵刪或聯系小編備注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