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已先后奔入職場,不同專業知識背景的應屆生,工資待遇可謂千差萬別,背后與兩個字密切相關——賽道!
近期,一家知名的招聘平臺對2023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和薪酬做出梳理,數據顯示,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的“職位供給”最多,領先于生物技術、物聯網芯片、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游戲、智能制造等其他熱門賽道,與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的AI大模型應屆生職位同比增長超170%。
很顯然,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新工具正在緩慢滲透到工作崗位中。
GPT技術對各行業崗位格局的影響
據報道,過去這一年,全球科技行業迎來了罕見的“裁員潮”,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火爆的人工智能對話撰稿工具ChatGPT,又讓更多的科技從業者產生了飯碗不保的擔憂,擔心自己的工作永遠被黑科技取代。上半年美國高盛集團的一個報告指出,人工智能和其他自動化技術將會在全球范圍內沖擊3億個就業崗位。
GPT技術對于崗位及行業的改變主要體現如下:
第一,它可以實現自然語言的理解和生成,這種能力在互聯網和新媒體時代尤為重要。未來,在公司、政府和組織中,GPT可以成為一個賦能職業人員的工具,幫助他們解決各種語言障礙和溝通問題,提升企業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二,它的進一步應用將改變很多職業。如,新聞編輯、翻譯師、客服等崗位,這些AI技術的應用將大幅提高效率,加快處理速度。這反過來可能減少部分的工作機會,但在另一方面,也可能催生出更多以語言為核心的新產業和新業態。
不夸張的說,很多職業將面臨消失的境地。許多科技大佬都給出了建議:
華為孟晚舟說:“未來無論你選擇什么職業,都不要去和機器競爭”;投資人呂曉彤說:“整理資料這方面ChatGPT比人做得更好,以后我不需要再咨詢投資經理”;微軟比爾·蓋茨說:“AI有能力改變世界”;投資大師巴菲特說:“AI將顛覆社會”。
第三,GPT技術是一個推動創新的驅動器。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應用將不斷從簡單的任務轉移到復雜的創新領域,更多人將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和技能,利用GPT技術實現更多的價值創造。這可能意味著一個爆發式的就業市場,需要大量更高技能要求的職業,如AI開發工程師、自然語言處理專家等崗位。
還比如:Al提示工程師(Prompt),這也是一種新興的人工智能領域的職業。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訓練自然語言處理模型,以使其能夠為各種應用程序生成自然語言文本。提示工程師通常使用大規模的語言模型,如OpenAl的GPT系列模型,進行訓練。他們會使用大量的文本數據來訓練這些模型,包括網絡文本、社交媒體帖子、電子郵件、新聞文章和其他類型的文本。人和人之間需要有溝通的能力,在機器高度發達的當下,很明顯掌握人和AI之間的溝通能力,更能事半功倍,Prompt工程師很可能是未來一個大火的行業。
AIGC相關人才需求大增
GPT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可用數據來訓練的、文本生成的深度學習模型,AIGC和AI大模型GPT相關核心領域。在實際應用中,AIGC和GPT、chatGPT可以相互結合,以實現更優的效果。例如,在廣告傳媒領域,可以使用AIGC生成的圖像和音頻素材來增強廣告的視覺和聽覺效果;同時,結合chatGPT的自然對話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智能、個性化的服務。
隨著這些技術的火爆,相關職位的需求量迎來爆發性增長。近日,獵聘發布《AIGC及其產業鏈人才需求大數據報告2023》,顯示今年前8個月,AIGC新發職位同比增長139.76%。分行業來看,IT/互聯網/游戲行業的AIGC新發職位占比最多,為62.23%;汽車、電子/通信/半導體、科研技術/商務服務行業的AIGC新發職位占比位居第二至第四,分別為9.29%、6.47%、6.14%。其他行業的占比均小于6%。
從招聘平均年薪來看,2023年1-8月,整體AIGC新發職位招聘平均年薪為41.09萬元,薪資同比有微漲,漲幅為0.88%。在AIGC新發職位分布最多的四大一級行業——IT/互聯網/游戲、汽車、電子/通信/半導體、科研技術/商務服務中,其AIGC新發職位招聘平均年薪分別為43.13萬、33.79萬、41.36萬、44.88萬。
從AIGC領域新發職位的三級職能來看,位居前五的是算法工程師、產品經理、自然語言處理(NLP)、圖像算法、深度學習,其新發職位占比為15.47%、9.44%、4.91%、4.86%、2.37%。這五大職能的招聘薪資均較高,均超43萬,其中深度學習、圖像算法、自然語言處理(NLP)位居前三,招聘平均年薪均超50萬。算法工程師、產品經理位居第四、第五。
除了一些大廠的崗位需求,AI領域還涌現出一些新崗位。諸如AI教育師、AI倫理師、AI藝術家等。其中,AI教育師要負責培養和提升公眾對AI技術的認知和應用能力;AI倫理師要負責制定和監督AI技術的道德和法律規范;AI藝術家要負責利用AI技術創作出具有美感和創意的藝術作品等。這些崗位都需要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和能力。
據統計,目前我國AI人才缺口已超過500萬人,供需比例為1:10。
AIGC領域所需的人才分布在多個新興經濟領域,其中以純互聯網行業的AIGC人才儲備量最為豐富。相比之下,人工智能行業的AIGC人才保有量僅占據整個AIGC領域的6.45%左右,遠不如互聯網行業。
此外,其他AIGC人才主要分布在數據密集型產業中,例如通信、新能源、智能硬件等領域。AI雖然厲害,但也是人創造而來,國內已經打響了國產版ChatGPT研發之爭,表面上是科研的競爭,其實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未來,AIGC相關行業和人才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持續火熱。
最后
GPT和人工智能將會沖擊到很多行業很多崗位,尤其在知識行業,這些技術將會影響到每一個崗位。身處變革浪潮中,我們需要擁抱新技術,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當今的上班族,很難想象當年沒有Excel和Word辦公軟件的時代;同樣,未來的上班族,將很難想象沒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和GPT工具的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