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疑心病是被逼出來的啊。
曹操討伐董卓,覺得大家都是義士,帶頭A了上去,回頭一看大團沒動,自己白送一血。
曹操信任陳宮,對陳宮特別好,于是陳宮反手給了曹操一刀,把兗州獻給了呂布。
曹操去打陶謙,對家人說我要是掛了你們就去投張邈,張邈反手就和陳宮一起反了。
曹操心痛的說“唯魏種且不棄孤也”,沒幾天魏種就跟著一起反了。
張邈抓了曹操親信畢湛的老媽,要畢湛反水,曹操嘆了口氣,說得了,你去吧,我不怪你,畢湛感動的跪在地上說自己絕對不會反,曹操剛剛感覺有點安慰,畢湛突然就跑了。
曹操非常信任劉備,一來就給劉備左將軍的官職,連吹牛逼都不忘帶上他,然后劉備果斷參與衣帶詔。
曹操又非常信任關羽,然后關羽一知道劉備去向二話沒說就溜了。
人生經歷了這么多背叛,我是曹操我也覺得你們這幫孫子都不可信。
(忍者偷馬)
下面進入正題。
有句話叫做“恩威并施”,如只看到曹操“威”的一方面,他殺了不少大家覺得不該殺的人,例如糧官王垕、世交呂伯奢、神醫華佗、堅持自我的陳宮、自作聰明的楊修、被夢中殺人的小士兵等,還屠過幾次城,狠人到家!
同時我們也看到他殺了一些我們覺得該殺的,例如囂張的二姓家奴呂布、孔融、許攸等,殺這些也情有可原。
而這些都并不影響曹操手下的文武百官對他馬首是瞻,因為在論功行賞方面,曹操也是一位大方老板,金銀首飾、功名爵位,統統都可以放得出去,就看我們熟悉的,曹操為了能讓關羽加入自己的集團,衣服、屋舍、好酒好肉、美女、寶馬等等,只要關羽看得上眼的都一一奉上,就還差曹操的項上人頭了,周圍的文臣武將是否會潛意識里認為:老大真乃豪杰,慧眼識英才,重才任才,跟著做只有賺沒虧!
在征降張繡后,曹操高興之余,玩人妻興致也上來了,玩了張繡的嬸子,被張繡反叛偷襲差點斃命,幸好被典韋舍命救下,曹操在典韋死后痛哭,每每祭奠他:"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
甚至一年之后,曹操行軍經由故地,仍不禁放聲大哭,且即下令屯住軍馬,大設祭筵,吊奠典韋之魂,并親自拈香哭拜,祭畢方祭侄及長子……
有一位這樣對屬下重情義的老板,估計也是很多打工人的夢想吧!特別是放在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的古代,更講求付出值得。
當然也有不少將領,是因為沒得選擇的原因,畢竟放在宏觀角度來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不少文臣武將看來,曹操這邊的陣營才是正統的一方,例如被孔明定義為“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的司徒王朗
也有部分是為生存所迫,一夫不想侍二主,從一而終,并不問具體問題,干了再說的,這類和小士卒差不多的想法,亂世里有口飯吃就可以了,顧不了太多的仁義禮智信廉恥等。
一個大人物能夠統領一個大集體,必有他的高明之處。
我們看孫權發展江東,他靠的是什么?在曹操號稱百萬大軍要碾壓東吳時,還不是一堆文臣士大夫建議直接投降保命?沒有足夠的多謀果斷,孫權也只能是一位壯志難酬的孫權。
而天下也有一群理想主義的文武奇才,在亂世里也要跟隨一位以仁義做根基的劉備為理想而奮斗,做悲情主義英雄,但不耽誤他們都能流芳百世。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指正修改錯誤之處,發表不同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