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善執導的電影《封神》最近入圍金雞獎提名,讓這部暑期爆火的電影再次受到關注。
盡管電影《封神》不乏爭議,但劇組上下的精雕細琢讓不少觀眾對遙遠的殷商時期有了進一步了解。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熟悉封神故事的人都知道,商朝后面是周朝,而商朝之前是夏朝,夏商周都是奴隸社會時期,周朝后面的秦朝才開始進入我們熟悉的封建王朝時期。
商朝歷時550多年,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今天的3600多年前到3000多年前左右。商朝的首都遷徙頻繁,后來在殷這個地方定都。所以商朝又被稱為“殷商”。
殷在今天的河南安陽一帶。對商朝歷史文化有興趣的觀眾,有機會可以去安陽的殷墟參觀一下。
雖然電影《封神》里,殷壽、殷郊以及殷啟的名字,會讓人以為商朝君王似乎姓殷,其實商朝君王是以子為姓。
電影里,殷壽登基儀式上,舞者們唱頌歌時提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句詩原文出自《詩經·商頌·玄鳥》,這首詩的內容這里不做討論,但這句詩說的就是“玄鳥生商”的故事。
傳說五帝之一帝嚳的次妃、有娀氏之女簡狄在和姐妹洗澡時吞了玄鳥生下的蛋,于是生下兒子契。
契第十四代孫名履,他有很多個稱呼,比如天乙、武堂、成湯。成湯建立了商朝,所以他也被稱為商湯。
《封神》里,無論是殷壽登基還是在比干剖心的宗祠里,比干都提過成湯,就是這位商朝的創建者。
說完商周的起源神話,再說回電影。如果留心的話會發現,電影中《封神》里商王室成員和四大伯侯及其子嗣的衣服顏色都是有講究的。
比如質子們表演戰舞時,雖然上身赤裸,可東伯侯之子姜來煥下身穿藍色,南伯侯之子鄂順穿紅色。
后來四大伯侯登場時,東伯侯穿同款藍色,南伯侯也跟兒子一樣穿紅色,其他伯侯也是如此,父親和兒子穿同樣的顏色。
這是因為殷商統治者和四大伯侯分屬五德,有各自對應的顏色。
像殷商屬金德,尚白,所以殷壽一家穿白色。東方屬木,東伯侯父子穿青色。南方屬火,南伯侯父子穿紅色。西伯侯、北伯侯家族亦然。
但說到顏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殷壽率領質子們攻打冀州時,質子們身上穿的鎧甲是現在青銅器皿上常見的青綠色。
可回到朝歌后,從殷商王室成員到王家侍衛身上,身上都是金黃色。月小牙并不覺得,那些金黃色的只是黃金。
在我們人類漫長的發展歷史中,金屬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現代人的生活,更是和金屬密不可分。
但我們現在人大量使用的鐵器,其實是在周朝的春秋時期才出現并大量使用,《封神》講述的是商周之際的故事,那時候的人們主要使用的金屬是銅器。
我們現代人提起銅器,可能第一反應就是博物館文物上常見的青綠色。很多時候我們甚至習慣用“青銅”來稱呼這些銅器。
但作家祝勇在《故宮的古物之美》一書里,曾說過我們現在看到的銅材質古物上的青綠色,并不是器皿的本色,而是歲月的顏色(大意)。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我們現代人眼中的銅器在它們誕生和使用的時代,并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青綠色,而是熟銅般金燦燦的顏色。而且這種金黃色不是鍍上去的,是銅鋅合金本來的顏色。
因此古人會將我們今天看到的青銅稱作“金”,將青銅器上的銘文,通稱為“金文”。
只是這些銅器在歲月中沉淀得太久了,由于氧化等原因,時間讓它們褪去了曾經燦爛的金黃色,變成了我們現代人熟悉的青綠色。
祝勇除了是作家,還是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故宮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他本人也是藝術學博士。
特殊的工作崗位讓祝勇可以長期大量地接觸故宮文物,淵博的學識也讓他對這些文物有著更專業更深入的認知。
故宮雖然是元明清的皇家宮殿,但故宮中的文物可是貫穿中華五千年。因此祝勇對銅器的論斷,月小牙個人還是比較認可。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讀一讀祝勇的故宮系列叢書,或者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一下,那個淹沒在歲月里的殷商王朝。
我是元氣女文青月小牙,做娛評中的泥石流。原創不易,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