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移動影像的需求越來越專業化,以及高幀率、高畫質3A現象級手游的“驅動”,促使高端智能手機在配置、定位和體驗等方面不斷向更高水平靠攏。而智能手機不斷推陳出新,又稱為刺激人們“換機”的動力。
作為安卓手機用戶,可選擇的高端機型還是很多的。今年各大手機廠商推出的多款主打旗艦產品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它們絕大部分都是搭載了高通最新旗艦處理器驍龍8Gen2,性能和體驗都是一流水準。得益于驍龍8Gen2無可取代的功耗控制優勢,以及首次引入的認知ISP影像技術和極具誘惑力的游戲優化——硬件級移動光追等全新技術,讓全新一代驍龍8Gen2機型的影像和游戲實力都是業內數一數二的存在。
雖然現在安卓市場上也有其他處理器和驍龍8Gen2同臺競技,但是想撼動驍龍8系的市場地位又談何容易。聯發科作為高通的老朋友,多年來相愛相殺。對面高通這幾年來如此強勢的產品迭代組合拳,發哥的壓力越來越大。在驍龍8Gen2面前,發哥此前的產品對標體系完全沒有意義,本是想憑借天璣9200和驍龍8Gen2硬剛一下,奈何驍龍8Gen2實在是太強悍,而且還是全方位360度無死角的強悍,天璣9200全面落敗已成定局。
于是,發哥開啟了拉升超頻模式,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在天璣9200的基礎上全面升頻,最終貢獻了“年度升級大片”天璣9200+。還別說,升頻這種方式雖簡單粗暴,但卻立竿見影。天璣9200憑借比驍龍8 Gen2更高頻率,在性能上微微高了驍龍8Gen2那么一丟丟,成為目前綜合跑分成績最高的安卓處理器。
不過,不少網友對天璣9200+的表現并不買賬,他們認為實驗室跑分成績其實就是紙面上的數據,并不能完全在智能手機產品上落地。現在比較流行的跑分軟件,其實都是在解除手機溫控、迫使處理器在極限峰值狀態下開啟測試,毫無疑問,這樣的測試環境在真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誰能不計后果地讓自己智能手機“發著高燒”飚性能呢?何況,手機自身也有自我保護裝置,當機身溫度過高時就會自動停止程序運行,強制降溫,甚至強制關機。
所以,很多手機用戶對發哥拉升頻率來提高性能的做法,是持反對態度的,因為這種做法除了讓跑分數據更好看之外,對實際體驗提升其是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甚至會因為頻率拉升為帶來更高的能耗需求,當能耗的提升比性能提升幅度更高,功效比降低,得不償失,最終還會被消費者廣泛詬病。
天璣9200+其實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它的CPU超大核峰值性能雖然提升了10%,但是能耗卻達到了4.37W,與天璣9200的2.85W能耗相比提升幅度高達53%,能效比從17.22下降到12.34。天璣9200+在性能上略微超過驍龍8Gen2的主要貢獻就在超級大核上,而這部分恰恰是天璣9200+能耗最大的部分,可見所謂的性能超越,是用成倍增加的能耗代價換來的,屬實不值得。
而GPU部分的情況比CPU還要更“慘烈”一些,天璣9200+的GPU峰值能耗來到了14.71W,而天璣9200是9.54W,能耗提升了54%。而驍龍8Gen2全新設計的Adreno 740 GPU,采用了680Mhz低時鐘多計算單元設計,功耗僅為7.53W。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