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的妻子由于難產,臉色蒼白,渾身大汗淋漓,腹痛兩天終于生下一男嬰。可孩子一出生,就沒了呼吸,孫思邈就急令接生婆拿了一顆蔥來,撇去蔥根,手持蔥葉,用蔥白抽打孩子的背部。
沒想到自己的這一做法竟一時間讓他在這附近名聲大噪,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沒有用蔥白抽打孩子,或者這個嬰兒的小命當時就沒有了。
隋朝時期,有一位名醫叫孫思邈,他在當時已小有名氣,被稱為“藥王”。
一天,陽光普照,灑滿了家中的小院,院中一切安好,只是偶爾從屋內傳來陣陣痛苦的呻吟聲,原來,他的夫人正在經歷生產的陣痛。
孫思邈來回踱步,眉頭緊鎖,他希望妻子能平安度過這場生產,這已經是妻子艱難生產的第二天了,她的體力已經瀕臨極限。
妻子喝下他遞來的藥湯,稍得緩解,但還是在疼痛中不斷呻吟。
“保重身體,你一定可以的!”他握緊妻子的手給予支持。
終于,在一聲驚叫后,嬰兒的啼哭聲響起,自己欣喜地想要出去告訴家人這個好消息,卻聽見啼哭聲戛然而止。
“怎么回事?嬰兒怎會不哭了?”接生婆驚呼,他趕忙跑過去,只見嬰兒面無血色,一動不動,他的妻子見狀暈厥過去。
“快拿蔥來!”孫思邈著急地吩咐,很快,接生婆拿來一顆生蔥。
只見他剝去皮和根,用蔥葉拍打嬰兒的后背,終于,嬰兒哭聲再度響起,面色也紅潤了許多。
“用蔥葉拍打能救活嬰兒,實在匪夷所思啊。”接生婆感嘆道。
“有些事情的奧秘只有天知道。”孫思邈微笑。
這時,妻子蘇醒過來,聽見嬰兒哭聲,欣喜不已,他小心地將嬰兒抱到妻子懷中,一家人終于團聚在陽光下。
這件事使孫思邈的名聲在民間進一步傳播,人們都稱贊他醫術高明,是真正仁心仁術的“藥王”。
又過了些日子,他外出行醫回來,看見村中一隊人馬正抬著一具棺材往外走,原來,一名產婦在生產后死去,村里人認為她已經死了,正準備殯葬。
他狐疑地走近查看那名婦女的遺體,發現她胸口還有微弱起伏,頓時判斷她還有救。
眾人都驚詫不已,生怕他這樣做會褻瀆死者,但自己沒有時間解釋太多,立刻取出銀針為婦女療傷。
不久,那名婦女真的蘇醒過來,在他的治療下,又平安生下了孩子,圍觀的村民們無不為“藥王”的奇跡般的醫術折服。
孫思邈并沒有因自己的醫術高超而沾沾自喜,他積極收徒,把醫學心得編撰成書傳下去,他一生治病救人,直到壽終正寢,享年142歲。
他留下的醫典《千金方》流傳至今,對后世醫學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可謂真正體現了“醫者仁心”的人文精神,是一代偉大的慈善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