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忽視了這樣一個問題:何小鵬和余承東“互懟”,到底問題的本質是什么?是兩個行業大佬公開“營銷”吵架,還是這個行業交付給老百姓的產品,質量存在重大的缺陷?
上個周末,造車新勢力因為“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吵翻了天,據稱吵上了熱搜。
11月3日晚間,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朋友圈針對AEB技術(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發文稱,“連AEB是什么,居然有車企的一把手還根本沒有搞懂;一些人根本就沒有搞懂AEB為何物!跟有人說智能駕駛就是忽悠,幾乎如出一轍;對行業技術進展與未來發展,缺乏基本認知!”
“有的車企,整天忙著做智能駕駛,AEB主動安全測試結果非常差,一問才知道他們卻連AEB基本功能居然都沒有做,這讓我十分吃驚!要么讓手下忽悠了,要么是對汽車行業的發展缺乏最基本的認知!”余承東說。
針對余承東這番話,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發朋友圈回懟:“我最近評價了一個行業亂象,結果行業沒急,非行業的倒急了,不知道他急什么”。
余承東和何小鵬在上個周末“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一個譏諷另一個“缺乏最基本的認知”,另一個直接嘲笑另一個“非行業”,這番吵鬧,一度上了熱搜,好不熱鬧。
但無論誰對誰錯,對消費者來說,都不是好消息。因為這兩個人分別是不同汽車品牌的“掌門人”,需要對產品質量負責。假設其中任何一個錯了,意味著他們交付的產品都存在對方說的品質缺陷,最終受到傷害的將是消費者。
那么問題來了,何小鵬和余承東的爭吵到底是“技術討論”,還是產品 品質 不過關的問題呢?
報道顯示,何小鵬日前在接受自媒體“42號車庫”采訪時表示:第一,大部分人可能從來沒有碰過AEB。第二,友商講了AEB,我認為99%是假的,它就是造假,那些宣傳都不是公司官方發布的,全是來自小視頻。我們的人也去問了,它的AEB根本不能開,路上誤剎車的情況太多了。
目前行業里談AEB,主要說的是縱向AEB;它在觸發時,大部分情況下的速度應該是在60 公里每小時以內。如果速度過高,一旦誤剎車,對用戶來說將會是巨大的驚嚇,這是根本無法接受的。
何小鵬還說,把客戶當小白鼠是不對的,有一些企業敢于這樣做,但也會有反噬,“我在汽車行業里干了幾年,是不太愿意這樣的。但是我們一定會把AEB干得更好。”
何小鵬這段話,被指“內涵”華為問界,由此引發了余承東的“反擊”。
針對這個話題,騰勢(參數丨圖片)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也不忘摻和一腳。11月4日,趙長江發微博稱:
今天早上很多車主問我AEB是什么,騰勢汽車的AEB可以做到什么樣的水平?
1、AEB是汽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是輔助剎車的電子系統,通過雷達檢測與前方車輛或障礙物的距離,并通過電子控制單元進行分析,根據不同的距離和速度判斷是否有碰撞的危險,最大限度地進行自動緊急剎車制定或使車輛減速,從而降低與前方車輛或行人發生碰撞的概率,避免事故發生。
2、騰勢N7 現在可以做到60km/h的狀態下可以啟動AEB,以后高階智駕版可以實現80km/h及以上。另外做到行業領先的誤啟動能力。
更早些時候,今年的10月19日,浙江嘉興海寧發生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橫穿馬路的行人被撞飛,涉事品牌同樣是一家“造車新勢力”——極氪。不少網友通過網絡質疑該車AEB系統為何沒有啟動,極氪公開發聲明稱:“目前行業普遍采用的AEB系統工作范圍為行駛時速介于4-90km/h之間,該事故發生時的時速范圍已超過AEB工作范圍,無法激活AEB功能”。極氪指出,事故發生時,該車行駛速度已經達到了120km/h。
嘉興事故現場截圖
實際上,AEB是一項汽車主動安全技術。早在2016年,在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和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推動下,大眾、通用與豐田等二十家車企簽下協議,宣布在2022年9月前,將自動剎車系統(AEB)作為標準配置,普及到美國市場全系車型。歐盟則更早。
在國內市場,以廣汽豐田雷凌為例,這是一款市場售價在8.38-11.88萬起的緊湊型車,除了其最低配置款沒有配置AEB主動剎車系統外,其余款型則全部配備了這一系統。對比之下,市場售價為5.89萬-12.98萬起的吉利帝豪,則全系都沒有配備AEB主動剎車系統。
再來看看新能源市場的情況。以小鵬汽車為例,其旗下多款在售車型,包括G3、P5甚至P7,并不是全系標配AEB系統。其中小鵬P7作為小鵬旗艦車型,售價20萬起。華為問界的兩款車型,M5和M7則全系標配了AEB主動剎車系統。也就是說,AEB在新能源市場完全沒有實現“標準化”。
事實上,在傳統燃油車領域,AEB在豪華車及中高端車型上配備率非常高,向來講究安全的沃爾沃更是全系標配。但在何小鵬之前,業界幾乎沒有人質疑AEB的“造假”問題。如果這是個問題的話,其嚴重程度或比今年5月長城舉報比亞迪“排放作假”還要大。因為一旦AEB“造假”,將直接威脅到消費者的人身安全。
按照何小鵬所說,“我們的人也去問了,它的AEB根本不能開,路上誤剎車的情況太多了”。這是不是意味著,何小鵬有意向有關部門“舉報”一些新能源品牌在AEB問題上作假呢?
恐怕,無論是華為問界,還是小鵬汽車,都需要給公眾一個明確的解釋。
新能源汽車正在改變中國,甚至改變整個全球汽車產業生態,但也帶來了一些新問題。
以電動車為例,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公開宣稱三元鋰電池不安全,但實際市場上大量搭載三元鋰電池的電動車在售;
同時,王傳福也表示其自家的刀片電池“不起火”,要把“自燃”從電動車的詞典里抹去,但實際結果恐怕并非如此;
特斯拉帶來了先進的技術,促進了產業鏈的建立與進步,但很大一部分中國消費者卻不敢購買特斯拉的EAP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及FSD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甚至,特斯拉在全球都因各種頻發的問題而被消費者、監管機構反復調查拷問。
一度,行業大佬集體“怒懟”理想汽車的增程式技術不夠先進,“不是好的解決方案”,但消費者卻瘋狂買單,今年10月的銷量達到了4萬輛。
今年5月,長城公開舉報比亞迪“排放造假”。據市場消息,兩款涉事車型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200萬輛。但就是這么一個看起來如此“重要”的問題,迄今為止卻沒有任何一個部門、機構站出來說話,宣布對此負責,給公眾一個交代。
如今,何小鵬又怒捅友商AEB“造假”。看起來,這或將變成又一個注定不會有結果的公案。
但,所有這些問題,歸納起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即便是行業里的大佬們自己,對相關的技術都投了“不信任票”,但這樣的產品卻大行其道,銷售給了千千萬萬個普通消費者。
從企業、市場、監管機構、監管法規的角度來考慮,類似的問題層出不窮,是不是意味著當前的市場上充斥著大量“造假”、技術不達標的產品呢?從消費者角度考慮,到底這一屆消費者是招誰惹誰了,需要承受這么多“問題產品”帶來的困擾而反而被美其名曰這是技術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