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怪異又心酸的“本末倒置”。
眼下在三大球里,成績最好、水平最高、最受球迷稱頌、最令人感到自豪的,無疑就是女籃。
世界杯亞軍,亞洲杯冠軍,亞運會冠軍,一次又一次,女籃姑娘們戰勝世界強隊,為國人爭得榮耀,手捧鮮花站上大賽領獎臺。
但是另一個現象卻頗令人“瞠目結舌”,現在WCBA聯賽正自打得如火如荼,但你在電視直播里看見過直播嗎?別說直播,連體育新聞里都不提一句。
就連那些非常小眾的項目,在電視上都經常直播、回放,但是處于輝煌階段又深受球迷擁護的女籃,卻看不到畫面,連聲音都聽不到。
這正常嗎?
也不要責怪一味央視,轉播是需要權限的,WCBA的轉播權已經給了咪咕,在獨家壟斷之下,你不能侵權。
而咪咕也不是每場都轉播!他們只是選擇性地轉播每一輪的四五場比賽,由于制作成本、運營收入等問題,咪咕寧可去播CBA或是NBA。
WCBA的許多比賽,悄悄地打,默默地看。
這就形成了尷尬局面,成績最好的項目,反而受到空前冷落。是女籃不受歡迎,沒人看嗎?只怕球迷們沒人同意這個說法。
2、“一擲千金”和“捉襟見肘”的巨大反差。
WCBA聯賽各支俱樂部的情況千差萬別,有些豪門球隊常常一擲千金,花巨資請來多位國家隊球員,打造了“無敵艦隊”,比賽中每場都降維打擊。而有些小俱樂部資金緊張,請不起大牌,沒辦法組建有實力的隊伍,在聯賽里一勝難求。
這種局面其實不利于聯賽的繁榮,拿河南垚鑫體育來說,聯賽打了9輪,一場沒勝。球迷的熱情也降低了,濟源的觀眾持續減少,這樣下去,只會越來越沒人看,人氣散了,后續發展也成問題,球隊已經解散過一回了,好不容易又重新找到贊助商重新組建,可經不過一再折騰。
像河南這樣的小球隊,聯賽里并不少。球隊成績慘淡,而且是一種前途渺茫的慘淡,線下觀眾減少,線上觀眾也少,里里外外一片蕭條,仿佛處于一種“日薄西山”的狀態。
這種現象并非個例,象廣東、上海這樣的女籃強隊,同樣存在同類問題,雖然她們成績不錯,但是市場并不理想,因為宣傳推廣不到位,使女籃比賽幾乎成了“小眾”項目,難以形成熱火朝天的局面。
有些球隊的某些場次甚至推出“免費觀賽”,來吸引觀眾,實在令人扼腕。
長期下去,贊助商的熱情自然也就沒了,如果“撤資”成為潮流,那聯賽還怎么舉辦下去?
這與中國女籃取得的輝煌成績,匹配嗎?
情況還不光如此,聯賽主辦方也在資金方面處于“捉襟見肘”的狀態,對女籃聯賽的投入有限,在包裝、推廣、扶持各方面,都存在較大缺口,沒錢,在現今社會走一步都難。
聯賽需要的是激烈競爭,平穩發展。不要說什么“聯賽這樣子咱們成績也不錯啊……”之類的話,請注意,像李月汝、韓旭、王思雨、李夢……這一批中國女籃的主力,可不是這兩年培養出來的,她們是當年在激烈的聯賽競爭中打出來的。那時候幾乎每場比賽都懸念迭起。
3、路在何方?
現在的WCBA,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和國企為主出資,才維持了各支球隊的正常運營參賽。因為并不是每個俱樂部都能一擲千金。但是要想維持聯賽長期繁榮,必須改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反差狀況。
A:在轉播與推廣上,要考慮長遠。
現在咪咕的獨家“偶爾”轉播,限制了球迷的觀賽,很多女籃球迷看不到比賽,久而久之熱情就消退了。失去了觀眾的聯賽,是蒼白的,如何加強轉播,加強推廣,這事很重要,需要好好研究部署。考慮長遠。
這么好的成績,這么受歡迎的項目,理應擁有更好的宣傳平臺。
B:對球隊與球員的構成,在政策上進行考量
沒人愿意老是看“降維打擊”,大家還是喜歡激烈的競爭,有懸念的比賽,對于每支球隊能夠擁有多少個國家隊隊員,從政策上應該有所平衡,否則總是讓頭部球隊兵不血刃地取勝,聯賽就沒意思了。
同時,這也不利于明星球員的成長和保持狀態,你讓他在場上都不用出汗,那能起到鍛煉作用嗎?
C、協調聯動,保持女籃。
在地方政府、國企支持女籃的基礎上,還必須協調聯動,聯賽讓辦方、主管部門、各級媒體、地方政府、國企形成合力,共同拿出維護女籃聯賽的方案,大家勁往一處使,在出資、建隊、包裝各個環節,形成支持與互補,把女籃聯賽共同培育成長。不能“各搞各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只有勁往一處使,才能把觀眾召回球館,把聯賽推向火熱,打造出適合國情,適合球員成長的平臺與通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