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5歲,十年前婆婆非要我去熟人診所生產,卻不想孩子出生后,成了我一生的痛,婆婆和老公痛哭流涕
我叫李穎,45歲,家里是農村的,當年我結婚不到一年,就懷孕了,婆婆和老公歡天喜地,我對寶寶的到來也很是欣喜,畢竟比較晚結婚,能夠順利懷孕已經很讓我驚喜。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我即將面臨生產,心里忐忑不。我婆婆年輕的時候,生了五個孩子,都是熟人幫忙生的。所以我堅信在老家鎮上的熟人診所生孩子會更省錢,更安全。我對此感到不安,我希望能在設備更為齊全的市級醫院生產,但家婆的固執和老公的沉默讓我無處訴求。
那天,我被送進了鎮上的診所。陣痛折磨著我,汗水濕透了我的頭發,我緊握著床單,希望這一切能盡快結束。然而,生產過程并不順利,胎兒難產,氧氣不足。我的臉色蒼白,我無力地躺在床上,只能聽任命運的擺布。
情況緊急,我被急忙轉到市級醫院。我的臉色蒼白,緊閉著雙眼,仿佛在跟死神賽跑。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我終于生出了一個男嬰。然而,孩子出生后一直不哭,他的臉色青紫,顯然是在母體中缺氧過久。
醫生們迅速對孩子進行搶救,但一切都已經太晚了。孩子雖然保住了生命,但他的大腦受到了嚴重損傷,他癱瘓了,腦子也不清楚。這個消息像一記重錘砸在我和我的家人的心上。
家婆在聽到這個消息后,瞬間蒼老了許多。我默默地坐在醫院的走廊上,雙手緊握,仿佛在祈禱這一切只是個噩夢。老公也愧疚地低下頭,他不敢面對我,更不敢面對自己的孩子。
從此,家里的氣氛變得壓抑而沉重。我每日以淚洗面,看著兒子小小的身軀躺在床上,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歡快地活動,我的心里充滿了無盡的痛苦和懊悔。每當我看到婆婆,我的心中就充滿了怨恨。
如果不是她的固執和偏見,我的兒子現在也許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她也每天面對我充滿了自責和內疚,她不再像以前那樣自信滿滿,而是變得沉默寡言,整日唉聲嘆氣。
老公在我和婆婆之間左右為難,他不知道怎么安慰我,也不知道怎么去面對自己的母親。他嘗試著做和事佬,勸說我接受現實,也勸婆婆接受兒子的狀況。但更多的時候,他選擇了逃避,他埋頭工作,用忙碌來麻痹自己的心靈。
轉眼間,孩子已經十歲了。他每天都被送到康復醫院進行治療,但病情并沒有太大的好轉。我和家人每天都圍著他轉,希望用他們的愛喚醒他的意識,但這一切似乎都是徒勞。
然而,就在我們即將絕望的時候,一個奇跡發生了。那天,孩子突然哭了起來。他哭得很小聲,但足以讓周圍的人聽到。我和家人激動地圍在他身邊,看著他小小的臉龐上滑落下淚珠。這是他們十年來第一次聽到孩子哭泣,也是他們第一次看到孩子表達出情感。
康復醫院的醫生們也被這個奇跡所震撼。他們對孩子進行了更全面的檢查,結果顯示孩子的大腦活動有所增強。雖然他的身體狀況并沒有太大改善,但他的意識似乎在逐漸恢復。
這個消息讓我和家人看到了希望。我們開始更加積極地參與孩子的康復治療,希望能幫助他盡快恢復意識。我們跟孩子說話,給他講故事,播放他喜歡的音樂。每一天,我們都能看到孩子的微小進步。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孩子的意識逐漸恢復。他開始能夠辨認出家人的面孔,也能夠理解一些簡單的指令。雖然他的身體狀況仍然不佳,但他的精神狀態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和家人對孩子的變化感到無比欣喜。我們明白了,雖然錢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人的健康和安全。我們開始更加珍惜彼此,也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回顧過去,我們都深深感到了一陣后怕。如果當初選擇在市級醫院生產,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但我們也明白,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后果。我們選擇了接受現實,用我們的愛去呵護這個不幸而又幸運的孩子。
如今,孩子慢慢長大。他雖然仍然需要輪椅代步,但他的心智已經與常人無異。他熱愛生活,熱愛家人,他的笑容總是那么燦爛。
寫作不易,喜歡的寶寶不要忘記點贊和關注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