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范圍內,有四場戰爭在打,一個是俄烏,打一年多了,還在僵持。另一個是巴以沖突,也一個多月了,這對以色列來說已經算是長期戰爭,現狀是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北部形成了合圍,但不敢進去,不知道從哪兒下爪。還有一個就是蘇丹內戰,夸張點說,這場戰爭還停留在百年前的水平,拋開人道主義不談,從軍事角度看,水平低得令人發指。
真正具有未來戰爭意義的一場戰爭是發生在咱們旁邊的緬北,因為從戰術上來講,果敢同盟軍打出了這幾場戰爭的最高水平。
從國際影響力上看,巴以沖突顯然影響最大。從戰爭規模上看,俄烏沖突規模最大。但是這兩場戰術還基本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平。
可以做這么種假設,如果將巴以沖突中的巴勒斯坦哈馬斯換成果敢同盟軍,不用一個月,以色列就會被打得潰不成軍。
有人會說,以色列背后有美國啊,問題是美國如果參與,就得親自下場,那么戰爭擴大就不可避免,目前的美國并沒有這種意愿。而且堆資源、堆裝備得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等美國準備好,以色列還在不在都很難說。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具體看緬北的這場戰事。從10月27日開打,果敢同盟軍僅用20天時間就拔掉了緬甸政府軍的140個左右的據點。
這看上去好像是沒什么難度,但是考慮到緬北地區山高林密,與加沙地帶一馬平川無法相比,軍事據點都是易守難攻的狀態,作為攻方,果敢同盟軍劃拉劃拉就統共30000來人,真正投入一線作戰的除了果敢同盟軍嫡系部隊8000加上其他地方武裝,也就15000人。參戰人數就這么多,20天打出這么個結果,可以說是戰績輝煌。
能做到這一點,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了果敢同盟軍戰斗意志強這一基本條件之外,主要是先進的技術裝備和遠超緬甸政府軍的戰術理念。
比如,僅就對無人機技術的應用來看,果敢同盟軍對緬甸政府軍就是降維打擊,可以說是多了一個空中優勢,將二維的平面戰爭變成了三維的立體戰爭。
這看上去并不新鮮,空中優勢就不說美國,俄羅斯、以色列誰沒有空中優勢,烏克蘭、巴勒斯坦哈馬斯也都運用了無人機戰術。
但這里的區別在于,果敢同盟軍這次是將蜂群戰術首次運用到實戰中,這可不是多多少架無人機的問題,要知道數十架甚至上百架無人機共同參與軍事行動,需要的是復雜的體系支持,俄羅斯、以色列沒做到這點,烏克蘭、巴勒斯坦哈馬斯更做不到這點。
蜂群怎么飛,怎么分配攻擊目標,航彈如何投放,對著什么目標投放,投放多少,投放效果如何,信息怎么反饋,這都需要強大的技術體系支持。
從這兒就能看出來,說緬北戰事打出了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就是因為這場戰事是高度信息化集成化的。
這種戰術之所以能應用到實戰,并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其背后是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支撐,比如通訊技術,電子干擾技術,導航技術,武器彈藥高效能技術等,要不是有這些技術的綜合支持,無人機也就是個戰場火力的補充作用,就像俄羅斯、以色列,烏克蘭、巴勒斯坦哈馬斯干的那樣,或者就是節日慶典搞搞表演,擺個造型。
所以說,緬北這仗已經是在打真正的高科技戰爭。
如果用傳統眼光看,緬甸政府軍與果敢同盟軍相比軍力不可謂不強,飛機、大炮、坦克哪樣都比果敢同盟軍強太多,用傳統戰術,果敢同盟軍根本不是對手,打起來果敢同盟軍還得鉆山溝里打游擊,這也是他們之前的遭遇。
但是科學技術使果敢同盟軍和緬甸政府軍有了武器代表,還不止一代。此次可以說是對這種先進戰爭理念和先進戰爭技術的一次實戰檢驗,蜂群無人機的首次運用,只是這種先進技術被運用的一個方面。
果敢同盟軍能一夜之間舊貌換新顏,軍事技術水平飛速提高,這目前還是一個謎,但確實是驗證了未來戰爭一定是全方位系統化依托高精尖技術裝備事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