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春梅狐貍
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
書接上文《》……不論是否愿意被正視,馬面裙進入現代漢服視野是比較后期的事情了,甚至因為它屬于“明制漢服”的身份,不可避免地經歷了從否定到肯定、從模糊到清晰、從多元到統一的過程。
1
不搭配馬面裙的「明制襖裙」
在漢服運動的初期,明制漢服是非常邊緣的產物,由于漢服屬于網絡漢族復興的副產物,更能體現漢族正統的“周制”與更能體現漢族輝煌的“漢制”“唐風”才更具備被推廣的價值。而2000年初的熱播古裝劇,也使得漢唐風格古裝更歡迎。
不僅如此,當時對于明制漢服的認知也和現在完全不同,前文《》已經說了,當時將交領中腰襦裙當作了明制漢服。
(當時標注為“明代中腰襦裙”)
(當時制作的襦裙漢服)
在當時的認知下,顯然是不會有馬面裙什么事的。對于裙子,當時爭的比較激烈是“片裙”和“褶裙”之爭,這個在《》里也已經有所提及了。
后來,主張漢服復興應當主推明制漢服的人發現,明代存在著另一種名為“襖裙”的款式。由于“襦裙”存在著近似代表現代漢服法理正宗化身的形象,所以在一開始明制漢服愛好者們也沒有認為“襖裙”和“襦裙”可能存在著巨大差別,而是認為“襖裙”是一種沒將上衣扎進去的穿法。
你沒看錯,當時就是這么認為的,并且還產生與此對應的如今看來很不“襖裙”的“襖裙”商品。
(當時制作的襖裙漢服)
這些奇怪的“襖裙”漢服很明顯是用做“襦裙”漢服的思維給套出來的,區別在于,它們將上衣的下擺露在了外面,而不是像“襦裙”那樣扎進去。有的,也會將袖口做出弧度,以模仿當時認為是明制漢服特征的所謂“琵琶袖”,但形式依然很奇怪。
(當時制作的襖裙漢服)
在當時“襦裙”是漢服女裝常見且數千年通用的思維下,認為“襖裙”只要扎進去就是“襦裙”。并且商家也會這樣拍攝兩種穿法的圖片。
(體現襖裙襦裙兩種穿法的漢服)
在這樣的導向之下,顯然下面搭配的不會是馬面裙,因為馬面裙是一種明顯區別與漢服當時認知中“片裙”“褶裙”的裙子。
再后來,明制漢服愛好者發現了更多關于明代襖裙的一些特征,比如,它在裝飾上會有裙襕——橫向條狀的裝飾,又比如,裙子的腰帶并不像襦裙那樣下垂成為裝飾的一部分,等等。不過類似的“發現”從被提出到最后形成統一的認識,往往伴隨著各種爭執,甚至是爭斗,這個咱們有機會了再嘮。
馬面裙也隨之被發現并加入在“襖裙”之中。之所以要說“加入”,是因為在其后的一段時間里,襖裙中的裙子,使用馬面裙和褶裙幾乎是平分天下的,即便此時的襖裙已經與如今漢服中的襖裙在款式形制上的差別已經非常小了。
(同場出現的馬面裙和褶裙)
(搭配褶裙的襖裙)
前面說了,褶裙是漢服“襦裙”語境下的百搭款,有非常豐富的漢服組合,購買褶裙的性價比更高。除此之外,褶裙的裝飾也更自由一些,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拼接的、刺繡的褶裙款襖裙,也幾乎是這個產物,到了后來馬面裙款襖裙流行的時期,這些設計基本都衰退了,因為馬面裙的打褶方式和審美取向都與這些裝飾相沖突。
(不同裝飾風格下的褶裙)
值得一提的是,被認為是明代服飾還原度巔峰的《女醫明妃傳》籌拍于這個時期,所以劇中的明制襖裙也帶有這一時期的風格印記(不論褶裙還是馬面裙),詳細分析可以見舊文《》。
(《女醫明妃傳》中戲服)
2
沒有生產力支撐的「馬面裙」
當時的明制襖裙,并非完全不搭配馬面裙,而是在搭配一種與如今爆款不太一樣的馬面裙。當時對于漢服的追求,還是以樸素清新為主,馬面裙的設計也與褶裙很相似,幾乎不存在如今隨處可見的織金風格。
比起如今馬面裙織金襕裙幾乎一統天下的勢態,當時的馬面裙以純色、印花、拼接為主,裙褶數量也比較少,并且不常將褶子定型(洗完需要自己再熨或直接利用打褶深度呈現自然裙褶)。這樣的馬面裙整體看起來就比較素,比較柔和。
(當時的馬面裙風格)
造成差異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審美產生了變化,另一部分是因為如今的漢服市場擴大使漢服商家的生產力獲得了提升,從而降低了一些生產門檻和生產成品。
審美方面,當時的馬面裙還是類比褶裙的,所以風格上比較接近。當時還認為馬面裙比褶裙更加正式,是一種禮服采用的裙裝,而“漢服貴族化”的傾向一直以來在漢服圈內外都受到爭議。
(百度貼吧截圖)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從明代沿用到清代的裙子,如何避免與清代風格混淆,是當時漢服圈將明制漢服邊緣化的主要原因。當時認為,明代馬面裙裙褶少而寬,用活褶,清代馬面裙裙褶細且多,用死褶。至于什么樣的算“活褶”什么又算“死褶”,和大多數漢服圈內的法則定理一樣,沒人能真正說清楚,不將褶子定型便是當時對于“活褶”的其中一種詮釋。
(百度貼吧截圖)
生產力方面,當時漢服商家的生產規模都比較小,類似一個小裁縫鋪,加上那時明制漢服也比較邊緣,連機繡都非常難用到,那種丟洗衣機依然能保存的定型裙褶對于商家來說實在是有困難。
當時還有商家在馬面裙褶上壓一條縫合線,以達到給裙褶定型的效果,而引起過小討論。
(使用縫合方式固定裙褶的馬面裙)
仿織金就更別說了,這需要一定的生產規模才可以做到售價與利潤之間的平衡,所以在其他風格仍有穩定市場的前提下,很少會有商家愿意去嘗試。
3
「馬面裙」時代風格的形成
這個時候,一個對明制風格導向起決定作用的商家出現了,就是明HT??梢哉f,現在漢服商家做的大多數馬面裙與其叫明代風格,不如叫明HT風格。這也是漢服商品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商家從來都只跟風商家的爆款。
明HT是一個從一開始就對裙褶有定型追求的商家,同樣是做褶裙,他家就壓褶。而當時做明制漢服的商家很少,以至于許多商家增加明制漢服的商品幾乎就是直接仿造明HT進行制作。
(商家明HT的褶裙款襖裙)
(其他商家的相似款商品)
明HT也是最早做馬面裙的漢服商家,而且相比其他商家,明HT的馬面裙不僅裙褶定型,還偏愛緞面的厚重料子,且將褶子做得很深。馬面裙的上身效果十分硬挺且鋒利。許多商家盡管會仿造明HT的做法,但裙褶上也不沒有明HT那么“極端”,包括明HT后來也相對緩和了自己的這種做法。
(商家明HT的早期馬面裙)
(其他商家的相似款商品)
可以看出,盡管當時的生產能力有限,明HT只能使用拼接或機繡的方式來做成裙襕(裙子下擺處的橫向條狀裝飾),但已經開始追求類似織金的效果了。
由于裙襕與裙擺底邊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懸空),當時還被質疑與韓服中的裙襕裝飾方式相似,而不符合明朝風格。由于明制漢服是在漢服運動已經推廣開去以后才逐漸建立并完善起來的,設計模仿韓服的問題在初期一直存在,以后可以單開一文聊聊。這個問題在明HT商家的后續產品、以及其他明制漢服里得到了改進。
(商家明HT的后續馬面裙商品)
(其他商家的相似款商品)
而當時商家明HT主推的仿織金馬面裙也因為其驚人的定價、華麗的風格成為了許多買家眼里的馬面裙“頂配”?!绊斉洹笔怯袠藯U作用的,因為從漢服誕生之初就一直對標和服,其中有一項就是要在價值上與和服齊平,似乎這樣就能提升漢服的地位。所以當時的一些漢服元老商家熱衷于將漢服標出天價,通過價格來彰顯自己的價值。
(2011年標價15萬的漢服)
但這類漢服往往只是噱頭,真正能將漢服的高價賣出市場認可度的只有明HT,也就刺激了本來就將于爆款的追捧和模仿是刻在骨子里的其他漢服商家進入明制漢服市場,后續的馬面裙風格逐漸演變成我們如今看到的樣貌,也就不足為奇了。
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尤其一些擁有紡織資源、制衣經驗的商家加入,也確實攪動了明制漢服的市場。仿織金馬面裙的價格相比我們的消費水平是逐漸下降的,從好幾千塊一條馬面裙且要等以年為單位的工期,到如今一兩百就可以買到花色足夠多的現貨,方方面面的價格都在降低(這部分后話可見《》)。
盡管,它們模仿的對象是古代貴族都難以企及的,但踩在現代工業的肩膀上已成為了一種大眾消費品。明制漢服也算是后來者居上,趕上了這波漢服工業化的紅利,從漢服運動中的邊緣逐漸成為了主角。盡管,如今許多漢服大佬依然會主張許多漢服款式的正統性,比如訶子裙,但她們本人出席重要場合還是會誠實地選擇明制漢服,不論他們從前是否輕視過乃至詆毀過明制漢服。
4
「馬面裙」單一化后的后遺癥
疑問隨之而來,漢服馬面裙的做法除了前面提到的不熨褶(使用裙子的自然垂度形成馬面褶效果),是否存在區別于明HT商家風格但又熨褶(或將褶子定型)的做法呢?肯定是存在的,否則我也不敢說現在做的馬面裙大多數是明HT風格了。
(商家JLMT的馬面裙)
(DM制作的馬面裙)
(商家TW的馬面裙)
(商家XYT的馬面裙)
(商家QHG的馬面裙)
粗淺地概括一下就是,其他商家或制作者對于馬面裙的裙褶鋒利度和裙門華麗度追求沒有像商家明HT這么極致,所以裙門會更窄一些,兩側的裙褶遞進關系也更均勻一些,裙褶更淺、裙擺更小。但各家對于馬面裙褶的理解各有不同,做法在不同時期、不同面料上也有差異,像明HT這樣形成特色并穩定下來的就很少了。
如今關于馬面裙的許多焦慮是以往不存在的,就是因為如今的馬面裙和幾年前的馬面裙是不同的。
比如,困擾很多人的馬面裙“炸褶”問題,就是馬面裙穿上身以后,裙褶會出現不自然的扭曲。這本身是一個JK制服術語,后來因為三坑愛好者的高度重疊也進入了漢服愛好者口中。正是因為,如今的馬面裙將又深又多的裙褶集中安排在身體的兩側,將更大的空間用于裙門的展示,才使得裙子失去了平面剪裁本來所擁有的寬容度。
(馬面裙商品圖,圖/TB)
簡單說來,這些被壓實的裙褶幾乎成為了堅固的“擋板”,難以適應人體原本的曲線,只要穿著者腰圍和臀圍差異過大,“擋板”就裂開了,裙褶也就扭曲了。賣家商品圖規避這類問題很容易,但買家的個體差異卻很大。
而所謂的解決辦法,比如“藏褶”和梯形褶,無非就是人為創造出一些余量,本質上和立體剪裁里的加省差不多,更像是一種自我掩飾的曲線救國。
(各種新式馬面裙剪裁,圖/B站)
(立體剪裁中對于馬面裙臀腰差的處理方式)
這個問題為何在馬面裙最初進入漢服的那些年不出現,在漢服的其他褶裙、片裙里不出現,就是因為那些裙褶有更大的靈活度,這一點點人體曲線的起伏對于穿著后的最終形貌影響細微到可以忽略。
世間事總是環環相扣,難得萬全?。漠a品周期角度來看,其實目前這個風格的馬面裙也幾乎走到了巔峰,而后可能會隨著審美和生產變遷發展出其他風格,也可能是復活以前的風格。最近純色的校園風格版的馬面裙又開始流行了,誰看了不覺得這是一種輪回呢?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標注,文章為 春梅狐貍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并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視頻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貍 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里的服飾愛好者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持
如果喜歡 ? 記得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