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11時32分許,一架搭載著25位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遺骸的中國空軍—20運輸機降落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這是第十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懷抱。自從2014年以來,我國連續10年迎回10批938位志愿軍烈士遺骸。當搭載志愿軍烈士遺骸的專機進入了中國領空,機長路中華對著話筒開始艙內廣播:今天,回到家了,讓英雄們好好看看我們美麗而和平的祖國!在機艙的尾部懸掛著“我們接您回家”的橫幅。12點10分,當禮兵手捧烈士棺槨緩緩走下專機的那一刻,已久別故土70多年的烈士們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想當年,他們還都是少兒身,便犧牲在異國他鄉,對此我深有感觸,因為我的父親張文海也曾參加過抗美援朝,他14歲參加抗日,20歲參加開國大典閱兵式,21歲便隨第一批志愿軍赴朝作戰,父親雖然有幸回來了,但他卻永遠不忘死在異國他鄉的戰友,不忘埋葬在朝鮮土地上的數十萬志愿軍烈士。我的父親于2020年6月2日病逝,終年92歲,生前他曾多次講起抗美援朝的經歷。他說,1950年,我黨計劃解放臺灣,但美帝國主義此時發動了朝鮮戰爭,朝鮮危在旦夕,金日成請求中國出兵。周總理說,唇亡齒寒戶破堂危,我們不能置之不理,最后毛主席下令成立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
那時,父親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六師40團,奉命第一批出國作戰,他們由天津出發,當時團以下人員不知去哪里,到達鴨綠江后才知是抗美援朝,在安東(今丹東)經過一段整訓后,某日夜晚開赴朝鮮戰場,當時朝鮮人民軍已所剩無幾,整個戰場上幾乎全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我們一個國家的部隊頂住了號稱聯合國十六個國家的部隊,我們的武器比敵軍落后很多,白天根本不能作戰,敵軍飛機晝夜不停的轟炸掃射,當時我們沒有飛機,更談不上制空權,由于總是夜間作戰,加上營養不良,大部分士兵都得了夜盲眼,父親的眼睛也瞎了兩個多月,夜間行軍讓人牽著走,一不小心就有掉入山溝或河里的危險。 為了輕裝作戰,連以下人員不發被子,只有一件大衣,沒有房子住,只能在山頭露宿,當時正值冬季,有時氣溫低到零下40度,在過江作戰時,不但有人被江水沖走,而且由于天氣異常寒冷,有很多人大腿都凍黑了,為了保住生命只得把腿鋸掉,許多傷員被送回國內治療,有些傷員在回國途中便被敵軍飛機炸死了。
作戰時經常沒吃沒喝,條件異常艱苦。在第四次戰役時,步兵與炮兵失去聯系,敵人將他們包圍,敵人坦克進入炮兵陣地,他們奉命將大炮炸毀,拿起自衛武器準備戰斗,后來由于友軍支援把敵人打退,他們才脫離危險。有一次在敵機轟炸時,將他們住的房屋炸毀,他們約有十幾個人全部埋在底下,但有驚無險,后來全部爬了出來。在朝鮮戰場上父親雖然有幸活了下來,但他的好多戰友卻永不能再回來,他們的親人甚至竟連尸體也沒能見到,在遠離故土的異國他鄉,僅在毛岸英墓地旁就埋葬著志愿軍烈士15萬之多,整個朝鮮戰爭志愿軍傷亡人數達40萬之多。每逢回想起這些,父親的心情總是久久難平,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
一晃父親已經走了三年多了,如果他還活著,見到又有一批曾經與他生死與共的戰友踏上了回家的路,老人家該是多么的激動啊。真是彈指一揮間,聯想起當年出國時他們還都只是一群少年,可如今卻已70多年過去了,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更何況這是生死與共的戰友,這是在闊別了一生的祖國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