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乙肝患者一旦開始抗病毒治療,是需要長期用藥的,但由于是藥三分毒的觀念,再加上有些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后出現不適癥狀,不少患者在病情好轉或得到控制時便擅自停藥。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63%的慢性乙肝病人在服用抗病毒藥時出現擅自停藥的行為,自行停藥之后57%的患者的病情變得更為嚴重了。
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乙肝在治療上尚且沒有根治的辦法,但配合治療是有“臨床治愈”的可能,抗病毒治療其實就是與病毒進行一場博弈。在抗病毒藥物的抑制下,病毒可隨時間推移漸漸減少,乙肝表面抗原也會隨之下降,乙肝表面抗原的下降意味著離臨床治愈又近一步。因此乙肝患者一定要正確認識,科學治療,切忌隨意停藥、漏藥、換藥。
正確理解“是藥三分毒”
目前,沒有任何副作用、絕對安全的藥品,是不存在的!藥品本身的意義是幫助人體調節生理功能,并針對對應病癥起到治療作用,只要能夠保證藥物不良反應是一個低概率事件、危害可控,就可以使用。
相比過去的十年,現在一線的抗病毒藥物好得多了,副作用微乎其微,大家放心使用。乙肝抗病毒治療的目標是持續抑制病毒復制,延緩疾病進展。臨床主要使用的抗病毒藥物有兩類:一類是干擾素,另一類是口服核苷類藥物。
由于患者個體差異性,有的人抗病毒治療過程中會出現腹痛、關節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出現這種情況,一般及時處理不會有太大問題。
圖片來自網絡
乙肝患者擅自停藥有什么后果?
乙肝患者抗病毒過程中,如果擅自停藥可能會造成一系列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增加耐藥風險
目前的抗病毒藥就是阻止病毒產生下一代,持續吃藥體內血藥濃度穩定,病毒會逐漸減少。如果隨意停藥體內的血藥濃度降低,病毒趁機可能大量復制,出現耐藥的風險增加。
2、增加疾病波動風險
在治療過程中突然停藥,病毒大量復制,肝細胞受到破壞,會出現肝功能異常,轉氨酶可升高。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爆發性肝衰竭。
3、增加患肝硬化、肝癌的風險
乙肝治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復制,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
隨意的停藥病毒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疾病進展可能出現肝硬化,甚至肝癌等。
圖片來自網絡
專家提醒:
乙肝患者一旦開始抗病毒治療,一定要嚴格遵循醫囑,合理服藥和定期隨訪有利于保持病情穩定,盡快實現臨床康復甚至治愈。
文章來自網絡,如的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