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市場短兵相接,北汽新能源在不斷嘗試改變局面。
撰文丨梅蘭竹菊
責編丨江
設計丨PinZwo
面臨市場嚴峻考驗的北汽新能源,也在不斷嘗試改變局面,早前北汽新能源已經開始進軍中高端路領域,并且捆綁寧德時代以增強市場競爭力。近日又有消息稱北汽新能源將與華為在2024年推出HI模式新車型。這意味著,北汽是汽車行業第一家同時采用華為HI模式和智選車模式的企業。
華為在國內汽車市場的影響力有目共睹,而華為的智駕系統也備受市場好評,搭上了華為戰車的北汽新能源,自然也在華為概念下引來一波關注。但是多次沖高失敗的北汽新能源車,盡管有華為背書,也不一定能突圍。
“大哥”何以隕落?
現在提到新能源品牌,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比亞迪,一路狂飆的銷量成績給這個主打新能源的品牌帶來了大量的關注與認可。但實際上,新能源車市場的“大哥”是北汽新能源,這是國內最早一批進軍新能源車領域的車企之一,2013年已經入場。
當年北汽新能源也乘著B端網約車市場的東風得以高速發展,連續七年位列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力壓比亞迪和特斯拉。可惜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比亞迪、特斯拉等后來者的強勢發展,北汽新能源的市場成績已沒有了往日的輝煌,市場聲量也不如當年。
頹勢之際,北汽新能源將籌碼下到了中高端產品布局,重點打造了極狐品牌。而極狐對于北汽來講,可以說是在新能源C端領域最后的底牌,意義重大,并且采用麥格納和華為的組合來做背書。
然而,即使在硬件有麥格納、軟件有華為的加持下,極狐的銷量仍然遠低于同級別汽車的表現。今年10月份,極狐汽車總銷量只有3107輛,1-10月,極狐累計交付量為17608輛,與同級別新成立的車企對比,極狐的銷售量依舊處于下風。
其實在2023年以前,極狐汽車從傳播及營銷角度一直以麥格納車身和華為合作的HI車型為主要傳播點,但就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已在智能層面百花爭鳴的情況下,極狐汽車的產品競爭力著實明顯弱于其他廠商,而極狐汽車之前可能也沒有意識到問題,盲目的定價,致使用戶避而遠之。
2024年有何規劃?
盡管在今年摔了跟腳,但在2024年,北汽新能源也做了不少規劃。早前,北汽新能源與日本TURING公司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為日本市場提供高階智能駕駛產品,而雙方的首款合作車型就是極狐阿爾法S。新車計劃于2024年在日本市場正式銷售。
此外,代表北汽新能源場景化造車理念的新一款性能級轎跑也將在2024年上海車展上市,而伴隨著與華為的深度合作,定位行政級豪華的C級轎車也終將在2024年落地。
現在又有消息稱,北汽新能源與華為將在2024年推出一款HI模式的新車型,該車將是一款基于現有阿爾法S先行版的全新車型,將搭載華為最新的智能駕駛系統和智能座艙系統,同時極狐現有HI版車型將在年底導入華為ADAS 2.0最新智能駕駛系統。據悉,北汽是第一家和華為合作采用HI模式的車企。
此次HI模式新車型的推出,或許意味著北汽新能源和華為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系統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新車在華為的加持下,將為駕駛者提供更智能化的駕駛體驗。
但是北汽新能源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2024年新能源車市場會變得越來越內卷,隨著技術的逐步成熟和市場的擴大,新能源汽車將取得更多的競爭優勢。同時,傳統燃油車市場也不甘示弱,紛紛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份里,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一場生死攸關的較量,北汽新能源車想要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在未來的發展中掌握更多話語權,不僅要豐富產品線陣營,更要找到智能電動車的“魂”,說白了就是在得到華為技術和概念加持下,北汽新能源更需要形成自己核心產品力和品牌形象,否則在2024年新能源大決戰中,只能是失敗收場。
新能源車市場是一片藍海,但是現在入局者眾多,車企在這個細分領域短兵相接,比亞迪靠著強大的供應鏈做到了降維打擊,特斯拉也是猶如鯰魚一樣存在,其它車企稍有不慎便有失去市場優勢。而北汽新能源作為曾經的一哥,邁開的每一步都比其它車企更為謹慎。
雖然北汽新能源車的新車型在華為技術賦能下,將會有更好的智能科技體驗,同時車型布局也將更加豐富。但是其它奇瑞、江淮、問界等品牌同樣有華為的技術支持,同時其它新能源品牌也在不斷加劇市場內卷,這種時代背景下,北汽新能源確實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提升整體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