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30 日上午,有網友發視頻稱河北醫科大學一棟大樓發生火災。目擊者表示,起火的大樓屬于河北醫科大學,并稱疑似聽到「爆炸」聲后起火。
圖源:網絡
多段視頻顯示,一棟大樓起火,火苗蔓延至窗外,冒出濃煙,消防車陸續抵達現場滅火。視頻中的圍觀者稱,起火大樓疑似是實驗樓,擔心里面有人受傷。
石家莊市長安區應急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接報后,消防、區應急局相關人員立即趕到了現場處置火情。
圖源:網絡
初步了解,現場沒有發生「爆炸」,疑似有人正在做實驗時起火,起火后濃煙比較大,暫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
11 月 30 日 14 時許,河北醫科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是中山校區藥學院樓 4 層天然藥化實驗室(1 間)起火,已撲滅火情,無人員傷亡,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圖源:新浪微博
實驗室事故頻發
Guide View
近年來,國內高校實驗室危險事故頻發,安全狀況不容忽視,尤其是醫學類、化學類高校實驗室中都存放著各種藥品、化學試劑,存在著各種安全隱患。
2023 年 8 月 17 日臺灣大學化工系實驗室學生做實驗時爆炸起火,臺北市消防局獲報后出動 19 輛消防車 5 輛救護車輛、5 輛指揮車 84 名人員前往現場救援。
圖源:網絡
據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消息,消防人員抵達現場后發現,起火的是一棟 3 層樓的 2 樓,疑似化學物質碰到熱油造成起火噴濺,導致多名學生受到嗆傷及燒燙傷。
臺灣大學后作出回應,爆炸起火系該校化工系學生于實驗室中因實驗不慎而引起。經查,火警共疏散 11 人,其中 9 名學生受傷,2 位燒燙傷、7 位吸入性嗆傷。
2021 年 10 月 24 日,南京消防通報江寧區將軍大道 29 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一實驗室發生爆燃,共造成 2 人死亡,9 人受傷。
圖源:網絡
隨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對此次事故進行通報,發生爆燃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材料實驗室,爆燃引發火情。學校第一時間將 11 名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救治,其中 2 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這樁樁件件都不是冰冷的數字,這背后牽扯到了無數的家庭以及家庭期望的破滅,是血淋淋的教訓,實驗室安全任何人都不容忽視。
警鐘長鳴
Guide View
海恩法則指出: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 29 次輕微事故和 300 起未遂先兆以及 1000 起事故隱患。
按照海恩法則分析,當一件重大事故發生后,我們在處理事故本身的同時,還要及時對同類問題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頭」進行排查處理,以此防止類似問題的重復發生,及時消除再次發生重大事故的隱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因此,每次發生類似的實驗室安全對于我們都是一種警示,除了對當事人的惋惜,更應該反思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規避風險的發生。
為了進一步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消除安全隱患,最大限度減少實驗室安全事故,保障校園安全、師生生命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2023 年 2 月 8 日,教育部辦公廳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并結合高校實際情況制定的規范,印發實施《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規范》。
圖源:教育部官網
《規范》提出,進入高校實驗室學習、工作前,師生應先進行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和操作規范培訓,掌握設備設施、防護用品正確使用的技能,考核合格并簽訂安全責任書或承諾書后,才能進入實驗室操作實驗。
該《規范》還為高校使用重要危險源劃定了「紅線」:
1、凡涉及重要危險源,即有毒有害化學品、危險氣體、動物及病原微生物、輻射源及射線裝置等的教學、科研項目,應經過風險評估后再開展實驗活動。
2、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項目,在未切實落實安全保障前,不得開展實驗活動。
3、同時,還要對重要危險源進行采購、運輸、儲存、使用、處置等全流程全周期管理,實驗后產生的廢物應統一收儲并依法依規科學處置。
4、涉及重要危險源的高校應設置有學分的實驗室安全課程,將安全準入教育培訓納入培養環節。
出現實驗室安全事故后,高校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同時在 1 小時內如實向所在地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和高校主管部門報告情況,并抄報教育部,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并根據事態發展變化及時續報。
實驗室安全雖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安全無小事,在這些高校實驗室爆炸起火事故中,不少是由于操作不當引起的悲劇,因此只有在日常實驗中時刻保持著警醒審慎的態度,才能盡量避免悲劇的發生,將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
參考來源:
[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2302/t20230220_1045998.html
[2]https://mp.weixin.qq.com/s/sXvXZ88zAWQVJgkAooD8SQ
[3]https://zhuanlan.zhihu.com/p/656509131
制作策劃
策劃: kk / 審核校對: dawnnny、 kk、Jeff
撰寫編輯:kk / 封面圖來源:網絡
媒體合作 | 微信號:GuideView2021
投稿 轉載 | 13291812132 (同微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參考文獻如上,如對文中內容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留言討論。如需轉載,請郵箱guideview@guidechem.com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