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寧大哥和你(鄭青云),誰會把我當正牌公主?比起內監,我也高貴不到哪去?!?/p>
楊盈的話字字誅心,撕開了她嬌弱背后的真面目。
楊盈生母位卑,死時不過是個小小的才人。
當年,楊盈生母已經有了意中人,可采選的圣旨一下,被列入名冊的她連逃都逃不了。進了宮,楊盈的父皇只臨幸了她一次便撂了手,很快,她就因得罪皇后而被送入冷宮。
楊盈頭上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大哥楊行遠當了梧國的皇帝。安帝興兵欲奪梧西金礦,為了向皇后蕭妍證明自己不是無能君主,楊行遠御駕親征,被長慶侯李同光俘虜。
二哥丹陽王楊行健論治國比楊行遠出色得多,曾與蕭妍在御書房讀了六年書,一直沒有娶正妃。
三哥楊行衍為了救看龍舟時落水的蕭妍落下了終身殘疾,連長一點的路都走不了。
三個兄長都圍著一個女人轉,楊盈爹不疼娘早逝,原生家庭讓她最先學會的便是隱忍。
從小,乳母和女官就教導楊盈女子以貞順為要,就連任如意也認為楊盈習慣了順從,根本不懂反抗。
這一次,閱人無數的任如意看走了眼。
楊盈出使安國,丹陽王既不想楊行遠平安歸來又不愿做得太明顯,索性選了杜長史這樣的直臣去得罪安國,與之相對地,蕭妍派了心腹明女史。
為了讓楊盈用功聽講,明女史沒少磋磨她。任如意一到,提起明女史的衣襟就將她扔了出去。
事后,楊盈給任如意奉茶,言談間再次提及明女史很嚴厲,引任如意去撩她的衣袖。
任如意見楊盈的手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針孔,讓元祿給押送明女史回京的人傳信,吩咐他們每天對明女史施上三針附骨針以儆效尤。
懂得借刀殺人足以證明楊盈并非逆來順受之輩,有仇必報才是她的本色。
在趕走明女史一事上,平時說話都結巴的楊盈迅速表態,第一次以禮王的身份向要替明女史求情的杜長史施壓,命令任如意做她的教習。
丹陽王的舅舅永平侯背著他命親信周健調派三千精兵對使團進行攔截,打算把罪名栽給山匪流寇。
周健武探花出身,成名已久,他帶了上千兵馬,而楊盈這邊能參與戰斗的只有六十人。
敵眾我寡,寧遠舟讓錢昭護送楊盈和杜長史先走,被楊盈拒絕了。她心里清楚,若輸了,單靠一個錢昭,她也活不了,但要是贏了,她與將士同生共死的這段經歷就是她拉攏人心最好的籌碼。
生死關頭方見人品。
楊盈行事有主見。戰場上,她哪怕兩股戰戰,仍握著任如意給她的刀救下了丁輝。
她從來就不是寧遠舟以為的那種凡事只會躲在他后面哭的柔弱女子。
在宮里,楊盈的日子并不好過,隨便一個宮女都能給她臉色看,能依靠的只有寧遠舟和鄭青云。
寧遠舟的母親曾是楊盈的女傅,寧遠舟從做侍衛時起就把楊盈當自己的親妹妹看待。
鄭青云是楊盈的初戀,兩人在一起三年了。
楊盈知道自己不比長姐是嫡女,沒有自擇夫婿的權力,于是抓住迎梧帝回朝的機會毛遂自薦,唯一的要求是赦免被冤充軍的寧遠舟。
按規矩,不是上三道出身的人做不了六道堂的堂主。
當年,楊盈的父親中毒,是寧遠舟立了生死狀,在十天之內查出了真兇,才保住了六道堂上下五百口人的性命,被眾人擁立為堂主。
楊盈選擇寧遠舟,除了兩人之間的兄妹情,更因為有了寧遠舟就意味著整個六道堂都站在了她的身后,這才是楊盈的聰慧之處。
寧遠舟雖奉梧帝為主,但他始終認為梧帝是戰敗的最大原因。對此,楊盈一開始并不理解。
守將申屠赤有意折辱楊盈,問她怎么看大安治下的許城比以前更繁華。
眾人得知楊盈的身份,將她圍在中間又打又罵,說要不是梧帝無能,他們也不用承受安國四稅其一的重稅。
驛館里,有一披麻戴孝的少年向井里投放了老鼠。六道堂的人沒有懲罰少年,他們告訴楊盈,少年這么做是因為擔心梧帝一旦歸朝,就會立馬發動大軍復仇。
楊盈把這些見聞都記在了心里。當她見到梧帝,讓他替六道堂弟兄正名卻被拒絕后,楊盈告訴寧遠舟,梧帝自私寡恩,寧遠舟可直接逼他寫一封雪冤詔,必要時放棄營救梧帝。
明白民為貴君為輕,是楊盈成長最關鍵的一步。
一路上,楊盈都在認真學習,跟任如意學武功,跟元祿學騎馬,向杜長史學做人。
錢昭發現任如意是安國人,故意支走寧遠舟和元祿,聯合于十三等人截殺,任如意斷了兩根筋脈后逃走。
杜長史知道了,不僅不生氣,言語中還對任如意頗為贊賞。楊盈納悶,杜長史于是講了自己和楊盈父親的事。
當年,楊盈的父親告訴杜長史,判斷一個人不要看他來自哪里,而要看他的所言所行。任如意為了使團拼盡全力,即使她不是梧國人,也不代表她就一定是敵人。
圣人論跡不論心,與杜長史的一番談話讓楊盈學會了全面地看待一個人,也在關鍵時刻幫助她看清楚了鄭青云的真面目。
楊盈自小在宮中長大,有人教她琴棋書畫,卻沒人教她縱橫捭闔。
出使安國是楊盈以小博大的一步棋,但缺乏見識的她根本看不透丹陽王和蕭研的真實目的。
直到任如意告訴她,丹陽王巴不得梧帝死,好名正言順地兄終弟及。蕭研也沒多想救梧帝,她只想再拖上數月,等生下孩子便遙尊梧帝為太上皇,自己則以太后之名垂簾聽政。
聽了任如意的話,楊盈害怕了。她不想和梧帝一樣待在安國暗無天日的大牢里,過幾年一病而死,去成全別人的皆大歡喜。
但是,使團的人不會同意她離開,即使是親如兄長的寧遠舟也想見到梧帝替六道堂的兄弟雪冤。
于是,楊盈前腳支走任如意,后腳就給使團下了蒙汗藥,為怕寧遠舟醒來,她還特意給他加了軟筋散。
在做整件事情的時候,楊盈是不顧一切的,她沒有想過一旦藥物過量,使團上下六十九人都會死在她的手上。
一邊哭哭啼啼地放松寧遠舟的警惕,一邊不動聲色地把藥粉倒進酒缸,楊盈的狠是寧遠舟和任如意都未曾想到的。
丹陽王為了阻止楊盈去安國,命鄭青云不惜一切代價帶走楊盈,另外派了一伙人去偷用來贖回梧帝的黃金。
鄭青云急于升官,買通了山匪頭目,讓他們襲擊使團,自己拖了楊盈就走。
元祿去救楊盈,被鄭青云傷到肋骨,若不是任如意及時趕到,元祿差點失血而死。
途中,鄭青云屢次輕薄楊盈,覺得只要生米煮成熟飯,就算楊盈得知了真相也不會和他計較。
讓鄭青云想不到的是,見過世面的楊盈早已不是深宮中那個對他言聽計從的小姑娘。她見鄭青云口口聲聲對她好,行的卻是不仁不義之事,堅持要回使團。
鄭青云惱羞成怒,舉起弩箭對準楊盈,被任如意和寧遠舟阻止后又劫持楊盈。
寧遠舟還沒來得及出手,就見楊盈緊緊握著任如意送給他的匕首刺向了鄭青云的心臟。
沒有娘的孩子要在波譎云詭的深宮平安長大,楊盈吃過的苦可想而知,而哭只是她用來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
楊盈聰慧主見,能隱忍,擅學習,她一心想要自由,在所有人都不愿出使安國的時候挺身而出,救了寧遠舟,也讓自己成了有八百邑實封的公主。
因為年齡小,楊盈有天真的一面,比如她一度認為只要拿著贖金就能迎回梧帝,然后嫁給她心心念念的鄭青云。
但在任如意、寧遠舟和杜長史的幫助下,楊盈迅速成長,識破鄭青云甜言蜜語背后的算計,保全了自己。
從哭哭啼啼的公主到機智果敢的禮王,楊盈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