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用會不會對身體有副作用?”
“得了乙肝就要終身服藥?”
“上了船就下不來了……”
我想這些問題可能是所有乙肝病友最關心的了。如果在十年前,抗病毒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確實存在,比如已基本退出歷史舞臺的抗病毒藥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韋脂等,確實是會給乙肝患者帶來耐藥及不良反應的風險。
圖片來自網絡
這些年來,經過醫藥科研人員的努力,研發出安全性更高的一線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ETV)、替諾福韋酯(TDF)、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或者艾米替諾福韋(TMF),盡可能將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甚至為0。
圖片來自網絡
安全停藥的標準是多少?
抗病毒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按指南指導,核苷類藥物的抗病毒治療一個療程至少需要4年以上,有特殊情況的病友,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上上篇文章有說過,雖然目前還未有乙肝特殊藥,但經過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后,乙肝患者是有機會獲得臨床治愈或安全停藥的。臨床治愈是少部分的幸運兒,安全停藥才是大部分病友的心愿。那么乙肝患者治療要達到什么標準才可以安全停藥呢,根據指南指導,針對不同情況的病友,主要有以下兩點:
對于HbeAg陽性的患者
采用恩替卡韋(ETV)、替諾福韋酯(TDF)、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或者艾米替諾福韋(TMF)治療。如因各種原因希望停藥,治療一年乙肝病毒低于DNA檢測線、轉氨酶恢復正常、HBeAg血清學轉換,再鞏固治療至少3年(每隔6個月復查1次)仍保持不變,且HBsAg< 100 IU/ml,可嘗試停藥,但應嚴密監測,延長療程可減少復發。
對于HBeAg陰性的患者
通過抗病毒治療(ETV、TDF、TAF或TMF),建議HBsAg消失和/或出現抗-HBs,且HBV DNA檢測不到,鞏固治療6個月仍檢測不到者,可停藥隨訪。
圖片來自網絡
停藥后要注意做些什么?
不管是用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治療,還是用干擾素治療,停藥后一年之內均有病毒反彈的情況出現,正是如此,一些患者未經醫生知曉允許的情況下,擅自停藥而導致病毒反彈危及生命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小編再次提醒,所有抗病毒治療的的病友,不得擅自作主停藥,必須要得到專業醫生的確認指導,停藥之后確保要做到以下這些措施:
大三陽的停藥患者,每三個月需監測肝功能、HBV DNA水平;小三陽患者,停藥的初始三個月內,每月監測HBV DNA、肝功能,然后每三個月監測至少1次。
之后可每3-6個月監測肝功能、HBV DNA、HBsAg,每年需評估肝纖維化、監測肝癌的發生。服用恩替卡韋者,應在停藥6個月后密切隨訪,因為更容易出現遲發的病毒復發。
抗病毒治療的最終目的,是盡可能的抑制病毒的復制,停藥的目標也是病毒的復制能夠得到抑制。所以,停藥期間(后)一定要密切復查HBV DNA、肝功能。警惕停藥后導致的病毒反彈,若出現明顯的反彈,建議繼續抗病毒治療。
在抗病毒治療過程當中,雖然說不可能人人幸運獲得治愈,但如能做到安全停藥也未尚不是一件最好的事。所以,小編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乙肝病友,保持平常心看待抗病毒治療,該治療了就要果斷治療,首要任務是控制好病情不惡化,然后才有條件追求金牌。
圖片來自網絡
最后祝所有乙肝病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本文參考2022年乙肝防治指南以及網絡素材,僅作為科普用途,想了解更多公益資訊可關注公眾號“益友互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