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確實是個奇葩國家,民選國家領導人被軟禁,執政的是政變上臺的軍政府,各方武裝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整個緬北打成一鍋粥,卻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說我是為國而戰,這種情況下何來家國情懷?
緬甸的奇葩在于以下幾點。
一是軍人有干涉政治傳統,還有法理依據。
緬甸實際上是一個“雙政府體制”,即當選政府和軍人共享權力的體制。根據2008年緬甸聯邦憲法,緬甸實施總統制,采取行政、司法和立法三權分立的政治組織形式,并保障軍隊在緬甸的核心政治影響力。總統無權過問武裝力量,且軍人自動擁有議會四分之一的席位。
在外交、經濟等方面,政府具有發言權,但在國防、安全和內政等方面,軍方具有發言權。
當昂山素季成為國務資政,實際的國家領導人。想以美國為藍本改造緬甸的政治體制,自然就動了緬軍的奶酪,反而被掌握實權的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政變軟禁,軍政府上臺執政。
二是軍警不分家,警匪不分家。
緬甸軍警不分家,警察是由軍方任命,換個馬甲就是警察,警察也隨時充當一線作戰部隊。緬軍是總司令的私人武裝,保安大隊是地方私人武裝。當我們從新聞里看到果敢老街的守軍里有政府軍,有保安大隊,有警察部隊一點也不用驚訝,這在緬甸是有歷史傳統的。
三是緬北民族地方武裝不是打政府,是打緬軍(現在敏昂萊武裝),嚴格意義上說,緬軍不代表政府,是緬甸歷史上形成的獨立于政府外的武裝力量。
且緬軍只聽軍頭命令,不停政府號召。軍隊有拖家帶口的傳統,而軍頭家族傳承一代傳一代。政府是政府,緬軍是緬軍。
四是在歷史上,各少數民族地方武裝與中央政府、緬軍之間的關系一直錯綜復雜。雖然緬甸已經進行了多次政治改革,但是政府與各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掌握不了緬軍,更管不了民族地方武裝,彼此各行其是,敏昂萊政變上臺后,軍政府作為政府與軍隊的合體,才勉強實現短暫的軍政合體,可是緬北少數民族自治區又亂了。
緬軍強力出面干涉,反而被民族地方武裝打得抱頭鼠竄,加劇了緬北的矛盾和沖突。
所以在這樣一個混亂的奇葩國家,人們不知為誰而戰,沒有家國情懷,有槍就是草頭王,有奶就是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