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還剩最后幾天,小山城武平的天氣,連日轉暖,晴空萬里,陽光和煦,一切都剛剛好,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給人以無限的希望和美好的遐想。
這份喜悅,有一半是武平至龍巖段高鐵開通帶給我們的:千百年來偏遠閉塞的小縣城終于有了鐵路——而且是世界領先的高鐵,武平就要融入外面的世界了,不久的將來更是快捷連接粵港澳大灣區。武平人民的喜不自禁,是由衷的。
高鐵之后,另一件讓武平人期待的大事,可能要數古建筑文旅項目百家大院的竣工在即。按照目前的古建修復進度,小編們推測,春節期間,游客就可以游覽百家大院的全園概貌了;再過幾個月,百家大院全面開園,在武平高鐵的導航下,必將成為聞名閩粵贛甚至是全國的武平文旅新地標。
跟武平高鐵一樣,百家大院建設,也是福建、龍巖、武平,省市縣各級黨委和政府全力推動落地的大喜事,它將極大改變和提升武平的文旅形象,高端匹配“來武平 我氧你”的氣質。在這里,品藏天下小編團隊,謹以武平民眾的視角,向所有關心、支持百家大院建設的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百家大院建設指揮部、全體建設者、古建修復團隊、文創及設計團隊等,致以敬意。
同時,小編團隊的老板、百家大院的投資建設合作方、古建收藏及修復建設的引領者石祿生先生,他的默默付出,他為百家大院項目奔波的身影,我們也看在眼里。
根據以前的經驗,小編團隊如果在公開場合對石總進行褒揚,他本人肯定會極力反對的。可能這就是他的君子之風吧。但在這里,我們沒有隨便褒揚他的意思,只是趁他今天(12月28日)在廈門出差、顧不上公眾號推文的空檔,我們自作主張發文說一說小編團隊眼中的石祿生是怎樣的。這既是小編團隊的年終總結,也算是對公眾號稿件荒的補缺。
首先就石總合作投資建設百家大院這件事,在這里我們以旁觀者的視角,實事求是地替他做一個總結:這兩年來,石總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和資源,全心撲到百家大院項目上面,這種專注度是比較少見的。他之所以這么做,我們的猜測是,他的心里有一股強烈的古建筑文化情懷,還有一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執著。
為了踐行這種情懷,石祿生先生為建設百家大院的付出,遠超外界的想象。在這過程中,石總遇到的困難是很多的,甚至有時候旁人都為他感到心酸,但石總的性格堅韌,他從來沒有為眼前的困難流露過絲毫消極的情緒。因為種種原因吧,面對明處或暗處可能存在的來自外界的誤解,石總從不辯解或爭論什么,只是默默地做自己該做的事,私底下可能做著更多的努力。讓時間和結果驗證一切,這或許就是石總的處事原則吧。我們相信,石祿生先生作為百家大院的奠基人之一,必將在武平文旅事業版圖上留下不平凡的歷史印記。
石總是福建知名收藏家,他收藏的古代藝術藏品,數量很多,文化內涵豐富,在本地和外地都名氣很大。其中,他的匾額收藏和古建筑收藏,更是讓很多人印象深刻。藏品多,意味著錢也多,這是很多人對石總的判斷。因此,外界很多人看待石總的眼光,是加了一層金錢濾鏡的,有意無意給他加上一個“有錢人”的身份標簽,這種印象簡單粗暴、單一,以至于外界有些人都忘記了,石總的骨子里其實是一個文化人。
藏品就是財富,這種判斷當然是成立的;但古代藝術藏品的文化性,卻常被人忽視。而石總這個人,向來是從文化出發來搞收藏的。從收藏品類、規模、等級來看,像他這種級別的文化型收藏家,應該稱得上是千里挑一或者是萬里挑一了??赡苁情L期相處比較熟悉的原因,了解石總的人首先會把他當文化人看待,準確說是文化型收藏家。至于他是不是億萬富翁級別的“有錢人”,倒是不重要了,反正很多有錢人身上散發出來的讓人覺得高冷或生疏的感覺,在石總身上是沒有的,可能這就是他為人的文化性大于財富性的表現吧。
實際上,石會長多年來總是以文化人的屬性參與社會活動比較多,而不是以很多人想象中的有錢人身份。朋友多、會客多,這是石總的日常狀態。但不管是南來北往的客人,還是密切互訪的朋友,石總交往的人,總體上是以文化人居多的,其中有一些人士就算稱不上是文化人,但起碼都是溫文爾雅的人??傊?,張口談錢、閉口談利的交往,在石總的社交圈中是很少見到的。
武平是一個小地方,但很多人并沒有留意到,春去秋來、年復一年,前來武平的全國各地文化名人、專家學者,其實是很多的。這當然是文旅武平“我氧你”的氛圍推動的結果。但實事求是說,其中也有相當部分的外地文化人訪客,是奔著石祿生的名字來的(文化收藏名氣):最常見的說法是“參觀牌匾館”;當然也有其他種種參訪目的。來客中的很多人,最后都變成了石總的文化人朋友。這也是小編團隊經常能看到的事實。因此我們說,石祿生是武平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名人之一,這個結論還是比較客觀的。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先生來訪
此外石祿生先生總是孜孜不倦地推動武平歷史文化的挖掘和宣傳,這一點讓很多人佩服,因為什么?因為做這些事情又不賺錢。但石總就是樂在其中。
大概在十年前,石先生就以自己的人脈和影響力,邀請過很多專家前來武平考察、論證南海國遺址的問題。具體的細節,小編團隊并不清楚,但印象中是有這么一樁事的。雖然南海國考證這件事情最后沒有確切的結果,但石總對于家鄉文化事業的熱心是很多人有目共睹的。
他還想過要做大武平“何仙姑文化”、“葛洪文化”的影響力,不管這種努力有沒有現實意義,但他對武平歷史文化的情懷是很明顯的。
今年以來,隨著百家大院文旅項目的建設推進,石總對中山國家歷史名鎮的歷史挖掘也興致勃勃,讓人印象深刻,公眾號后臺有關的留言也比較多。
以上說的點點滴滴,是文化收藏家石祿生的基本樣子。用一句話來總結:以文化促收藏也好、以收藏促文化也罷,這就是他多年來一直在做的事。就像現在已經建成開放的興賢坊客家匾額博物館、正在建設收尾的百家大院文旅項目,其實都是石祿生先生文化志向的體現。
以上就是對石總的年終總結,一切因百家大院話題而起,零零碎碎,勉強湊成2023年最后一篇公眾號推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