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島是眾所周知的度假天堂,翻滾的海浪和高聳的火山成就了這顆南太平洋上的“明珠”。但這不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巴厘島有眾多野生動物景點,包括大象、海豚、獼猴、海龜等1300多只野生動物。“人間天堂”里景點中的動物生活的到底怎么樣?
親眼目睹后,我們認為有必要把它們的故事記錄下來。巴厘島是世界的巴厘島,也是全球利用野生動物娛樂的一個縮影。
在前往H景點前,我其實有些緊張。
至于緊張的原因,或許與不少人去峨眉山時大同小異:因為在游覽中會遇到眾多“頑猴”,它們或偷吃食物、或搶東西,甚至可能傷人。更何況我已經在社交平臺上瀏覽了不少該景點的“猴子傷人事件”,可不想成為下一位“受害者”。
為此,我在出發前的準備工作要相當完善。不戴帽子、不戴眼鏡、不戴飾品、不拿水杯和食物,杜絕一切可能誘發猴子攻擊的物品。不過猶豫再三,我還是帶上了自己的相機,以期記錄下真實的H景點。
(圖片來源于網絡)
巴厘島花果山
H景點位于巴厘島中部烏布鎮(Ubud),坐落在這片山區的鬧市中心。與我們考察的其他3個景點不同,這里位置毫不偏僻,價格也很親民,來往游人如織,景區的介紹手冊就有印尼語、英語、中文等多種語言。
這里更像是城市中的森林公園,到處是繁茂的植被和長滿青苔的廟宇。對于厭倦城市生活的游人而言,這里是親近自然的好去處,更何況還有成群結隊的獼猴在這里出沒。
據景區介紹,這里生活著900多只食蟹獼猴,分為7個猴群,各自有一方領地。但由于猴子數量眾多,也難免會出現群體沖突。比如在旱季猴子需要到河邊洗澡,有的猴群就不得不越過其他猴群的領地。
一靠近景區,就能在各個角落看到玩耍、休憩、覓食的獼猴。但是游人再多,也抵不過這里是猴子的天下。
穿過一條人造通道時,我抬眼望去,頭頂正有兩只猴子俯瞰著我。
流量密碼“猴哥”
在社交媒體上,與野生動物合影儼然被貼上了“可愛”、“新奇”、“搞笑”的標簽。即便在平臺搜索相應關鍵詞時,有彈窗顯示“你搜索的話題標簽相關帖子似乎有關于鼓動危害動物或環境的行為”,也難以阻擋用戶曬出他們和野生動物的合影。
H景區深諳這條流量密碼,推出了“與猴子合影”的收費項目。一些游客不滿足于遠觀這些猴子,紛紛排隊體驗,再將一張滿意的合影分享在社交平臺上。
(圖片來源于網絡)
猴子當然不會自拍,也沒有興趣和游客合影。
這類照片采用的是諸如“投喂”等最簡單的拍攝方式。在F景區,工作人員只需手握食物,就會有猴子靠近,跳到游客身上。當工作人員使用手機給游客拍攝時,他們一方面會指導游客擺姿勢,另一方面會將食物靠近攝像頭。猴子為了夠取食物,就會將手伸向鏡頭,呈現出“猴子自拍”的錯覺。照片里,游客和動物顯得“十分融洽”。
拍攝野生動物擬人的行為或動作,意味著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博取他人的眼球,賺取大量的流量。盡管有游客保持著親近自然的態度參與其中,但當他們離開后,徒留一地雞毛。猴子會逐漸習慣于人的投喂,不再畏懼與人類近距離接觸,更頻繁地闖入山間的鎮子和村莊,人猴沖突會逐步加劇。
景區雖有范圍限制,猴子卻有出入其中的自由。
景區的缺位
在這里,游客與猴子親近似乎是合理且正當的。猴子肆意地游走在不同游客之間,短暫地停留于人們的手臂、肩膀、腿上,甚至是頭頂。一旦猴子出現失控的苗頭,游客就會慌張地四散開來。
園區內有幾處“與猴子正確相處”的提示,告誡游客不要與猴子視線接觸、不要投喂、不要撫摸,但這都難以阻擋游客們的熱情。有人欣喜接納猴子,也有人挑釁、追逐猴子。在猴子的“猛烈攻勢”下,游客的尖叫聲不絕于耳。工作人員會聞訊而來,用棍子或彈弓驅逐猴子。
景區深處有一間醫務室。乍看之下,行人會誤以為是給猴子治傷的獸醫室,實際上這是治療游客受傷的地方。在路過醫務室時,我恰巧看到一位工作人員在處理一名男性手臂上的傷口,而這也并非個例。
除了人身安全的風險,與猴子親密接觸可能還會威脅人類健康。近期引人關注的猴痘,就是一種發生于非洲靈長類動物的人畜共患病。此外,猴子還可能攜帶狂犬病毒,雖然這種概率相對較小。
有限的體驗與偽裝的陷阱
在H景區里,隨處可見網狀的食物貯存箱,里面有紅薯等猴子喜愛的食物。每天都有工作人員準時開鎖給猴子們發放食物。
這或許是越來越多的猴子下山的原因之一。
食蟹獼猴全年均可交配繁殖,但多在秋天,雌猴的懷孕期為6-7個月,每胎產1仔,由雌猴負責養育幼仔。盡管景區為了控制猴子數量,對猴子進行標記、絕育等工作,我們在景區中仍看到了許多幼猴。
在人與猴的數量都在增長的情況下,未來人猴沖突恐怕只增不減。
2023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巴厘島旅游娛樂景點的最新報告指出,由于游客數量增多和監管不力,過度旅游的問題逐漸顯現……部分景區提供與野生猴子親密接觸或自拍的活動。這些情況都會給動物造成壓力,限制其自然行為并養成不良習慣,比如依賴游客投食、與游客親密接觸。游客對于活動體驗的評價會下降。
我走在景區的小路上,看著垃圾遍地,到處是塑料瓶、紙屑、食品袋、宣傳冊。路旁的猴子毫不知情,隨手撿起一個瓶子就開始啃咬。
這不過是景區最顯眼的問題之一。在談論喜愛野生動物的背后,我們總會遇到一些偽裝的陷阱,一腳踩下,可能就會深陷其中。
對游客而言,判斷野生動物娛樂場所的標準很簡單:如果你可以騎乘、撫摸、與野生動物親密合影,背后就會存在動物傷害,請不要參與。
每個人都是觀察世界的一份子,發現問題,表達問題,是我們的責任。個體雖然微小,卻有匯聚成海的力量。
(本文中除特殊標注外,其余圖片均來源于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是一個國際性動物保護組織。總部位于英國倫敦,在14個國家設有辦公室。協會長期致力于動物保護工作,活躍于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協會擁有聯合國全面咨商地位,在動物福利科學研究和實踐方面發揮全球引領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