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筑業百強城市的入門門檻是城市建筑業總產值達到622.10億元,比上一年的入門門檻572.65億元提高了49.45億元,提高幅度為8.64%。
2023年建筑業百強城市排序
表1 2023年建筑業百強城市排序
建筑業百強城市的地區分布
2022—2023年建筑業百強城市入選城市數量及入選率的地區分布如圖1所示。
圖1 2022—2023年建筑業百強城市入選城市數量及入選率的地區分布
從圖1可以看出,與2022年相比,2023年建筑業百強城市的地區分布變化不大,只有云南和安徽分別增加了一個城市、湖南和河北分別減少了一個城市。云南楚雄2022年排名109位,未入選建筑業百強城市,但由于2022年建筑業總產值出現了26.86%的增幅,位次上升15位,進入了2023年建筑業百強城市排行榜;安徽宿州2022年排名101位,也未入選建筑業百強城市,但2022年建筑業總產值出現了10.88%的增幅,位次上升3位,進入了建筑業百強城市排行榜。上年分別排在99位、100位的河北廊坊、湖北十堰則退出了2023年建筑業百強城市排行榜。
入選2023年建筑業百強城市最多的是江蘇,其下轄的13個城市全部入選,入選率為100%;浙江、山東、河南、廣東以入選8個城市并列排在第2位,入選率分別為72.73%、50%、47.06%和38.10%,與上年持平。山西、吉林、黑龍江、貴州、甘肅、新疆6個省區分別只有1個城市入選;內蒙古、海南、西藏、青海、寧夏5個省區沒有城市進入2022年建筑業百強城市。
建筑業百強城市建筑業總產值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情況
各省區建筑業百強城市2022年共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2.58萬億元,比上年度建筑業百強城市實現的建筑業總產值增長7.15%,占2022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73.33%,比上年提高了1.43個百分點,進一步彰顯了百強城市在全國建筑業的主力軍作用。
圖2 各省區建筑業百強城市2022年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及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情況
從圖中可以看出,江蘇建筑業百強城市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最多,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13.20%;浙江、廣東、湖北、福建四省建筑業百強城市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分別排在第2位至第5位,分別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7.36%、6.49%、5.84%和5.39%。上述五省建筑業百強城市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累計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8.27%。
建筑業百強城市建筑業總產值占本省區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情況
從圖3中可以看出,建筑業百強城市2022年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占本省區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60%的有20個省區。其中,江蘇、福建、浙江、河南均超過了90%,廣東、湖北、江西、山東、湖南均超過了80%。低于60%的只有兩個省區,甘肅為54.38%,新疆為34.11%。
圖3 各省區百強城市2022年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占本省區的比重與百強城市入選率的對比情況
百強城市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占本省區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與百強城市入選率的差值,意味著該省區建筑業百強城市對本省區建筑業產業規模影響的大小。貴州百強城市的入選率為11.11%,卻完成了全省建筑業總產值的71.38%,其超過60%的差值凸顯了百強城市對貴州建筑業產業規模的巨大影響。該項差值超過50%的有山西、黑龍江、湖北、遼寧、吉林五省,超過40%的有云南、廣東、甘肅、廣西、河南、四川、安徽七省區。
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入選建筑業百強城市的狀況
除4個直轄市外,我國共有32個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表2給出了近5年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進入建筑業百強城市的情況。
表2近5年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進入建筑業百強城市情況
從表中可以看出,2023年,有27個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進入2023年建筑業百強城市,數量與上年相同。其中9個城市進入前十強的行列。進入2023年建筑業百強城市的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2022年共實現建筑業總產值11.9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29%;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38.93%,比上年增加0.81個百分點;占建筑業百強城市建筑業總產值的53.10%,比上年增加0.07個百分點。充分顯示了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對地區建筑業發展的帶動作用。
建筑業十強城市分析
2023年建筑業十強城市2022年共實現建筑業總產值7.68萬億元, 比上年增長7.82%;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24.94%,比上年增加0.64個百分點;占建筑業百強城市建筑業總產值的34.02%,比上年增加0.21個百分點。建筑業十強對地區建筑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尤為明顯。
近5年建筑業百強城市變動情況分析
近5年中,共有109個城市入選建筑業百強城市。除表1列出的100個城市外,其他曾經入選的城市及排序如表3所列。
表3近5年其他曾經入選建筑業百強城市的城市情況
從建筑業百強城市入選次數看,最近5年中,有89個城市連續5次入選,6個城市入選4次,8個城市入選3次,1個城市入選2次,5個城市入選1次,顯示建筑業百強城市的總體格局比較穩定。在入選4次的城市中,曲靖、南陽、邯 鄲分別在2020年、2021年、2020年有1次未入選;滁州、湘潭自2020年起連續4次入選;廊坊則在連續4次入選后退出了建筑業百強城市行列。在入選3次的城市中,馬鞍山、撫州、贛州自2021年起連續3次入選;遂寧2020年入選建筑業百強城市,2021年退出,2022年起連續2次入選;蚌埠、商丘、巴中在連續3次入選建筑業百強城市后,自2022年起未再入選;十堰在連續2次入選后,經歷了退出、入選、再退出的過程。
從2023年與2019年的位次變化情況看,60個城市的位次有所提升。其中,楚雄從147位上升到94位,提升了53位;遂寧從129位上升到97位,提升了32位;位次提升超過20位的還有東莞、曲靖、滁州3個城市,超過10位的還有宿州、蕪湖、佛山、贛州、珠海、馬鞍山、瀘州、駐馬店、宜賓、玉林、撫州、達州、邵陽、湘潭14個城市。武漢、南通、昆明、蘇州、茂名5個城市的位次沒有改變。44個城市的位次有所下降。其中,巴中、孝感、連云港、廣安、衢州5個城市出現了30位及以上的位次下降;商丘、廊坊、蚌埠3個城市出現了超過25位的位次下降;臺州、大連、黃岡、寧波、淄博、紹興、十堰、長春、濰坊9個城市出現了超過10位的位次下降。
近5年建筑業十強城市變動情況分析
近5年中,共有13個城市入選建筑業十強城市。其中,武漢、南通、廣州、長沙、成都、福州、杭州7個城市連續5次入選;西安、鄭州入選4次;深圳入選3次;紹興入選2次;合肥、寧波入選1次。從2023年與2019年的位次變化情況看,武漢、南通連續5次蟬聯建筑業十強城市第1、2位,位次未發生變化;深圳、廣州、福州、西安、合肥、長沙位次分別提升了8、6、4、3、2、1位;杭州、成都位次分別降低了2、1位;寧波、紹興、鄭州位次分別降低了16、12、4位,并退出了十強。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中華建筑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選內容:
今日互動
《地產采購圈》面向全國5000家房地產開發企業/行業優質供應鏈企業提供服務,致力于讓每個人、每家企業的價值被看見。業務咨詢/申請入群/專業交流,請添加主編微信: taisam618 (添加時,備注公司、崗位、姓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