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之心就像是一點點蔓延的毒藤,不斷地啃噬你那健康的心靈,使人無法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周五放學那天,我去接女兒放學,她看起來悶悶不樂,一點兒也不開心
快到家門口的時候我忍不住問她:“你怎么了”
女兒有些委屈地說:“我同桌的作業都是A+,可我每次也一筆一畫地認真寫作業了,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呢”
有些不服氣的她,甚至還想到“老師偏心”的說法
孩子有如此想法肯定是不對、也是不健康的,我安慰她說:
“得A+是需要很高的要求,班上能次次得A+的孩子也就是那么幾個,我們只有不斷吸取不足之處再加以提升,才能達到更多A +標準”
還好女兒在我的安慰和鼓勵下,身上的嫉妒很快就消失了
她還信誓旦旦地保證說:“我一定要更努力,爭取早點得到A+”
這就是好強里的嫉妒心理,引導正確了就會轉換成越挫越勇的拼搏力量
反之,如果我們對孩子的嫉妒心理置之不理,太過自大、或太過自卑的負面影響將會吞噬孩子的快樂
比如,當一個孩子頻繁有以下幾種表現時就說明他們在嫉妒,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01
聽不得別人被夸
有人說,所有的“壞”,都是從你“見不得別人的好”開始
總是嫉妒別人的優秀,這也是你為什么一直停留在原地的原因
有一位媽媽向我求助說:
女兒最近不知道為什么,總是變得越來越不講道理了
之前每天早上都是和好朋友一起去上學,這幾天說什么也不要跟人家同路
那個朋友的媽媽還問兩個孩子是怎么回事,我根本就是一臉懵,女兒也是一心要跟那個孩子絕交
有一天早上,她們在學校門口相遇,人家女孩主動打招呼,可女兒卻愛搭不理
我批評她幾句:“你這什么態度,人家都主動跟你打招呼了,你也不理,一點禮貌都沒有”
沒想到女兒直接生氣了,對著我就吼出聲:“對,什么都是別人好,行了吧,既然你那么喜歡人家,那你干脆認她當女兒吧”
媽媽當時就被這句話懟得下不來臺,她也不明白為什么女兒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聽到媽媽的描述后,我瞬間就想到了嫉妒這個詞
剛開始媽媽還不相信,她總覺得兩個孩子之前的感情那么好,幾乎能好到穿一條褲子,能有什么好嫉妒的
后來,當媽媽看朋友圈得知那個女孩又得獎狀,只是隨口說了句“你朋友真厲害”,沒想到又惹得她女兒生氣了
也直到那個時候媽媽才意識到,原來好朋友之間也存在嫉妒心
特別是兩個孩子之間,有一個優秀、另一個平凡時就很容易被拿出來比較
上中學時,我有一個朋友就是班里考試前三的學霸
可每次考試分數一出來,如果分太低了,連同老師和父母都會恨鐵不成鋼地問:“整天跟學霸在一起,為什么就學不到人家身上的優點呢”
經歷過很多次這樣的差距比較后,我會嫉妒、也會自卑,直到最后和那個學習好的朋友保持距離
這就是被比較下的自卑心理,沒有誰能坦然承認“我比別人差”,也沒有誰喜歡把自己拿出來比較
所以,孩子聽不得別人被夸,是嫉妒心作祟,也是害怕被比下去的自卑心理
面對這種嫉妒,家長最應該關注的也是孩子的心理變化
特別是你見到別人身上的優秀想要表揚時,一定要告訴孩子:“你也不差,只不過是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一樣,如果你們能一起多交流經驗那就更好了,大家就可以一起互幫互助,共同變得更優秀”
成長的自信底氣,是家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他們不會被別人隨便干擾的免疫力量
02
別人落魄時嘲笑
一個人的快樂程度是取決于你看待事物的心態,你看到的是嫉妒、那想到的就是競爭與打壓
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勝負心,潛意識就特別渴望看到比你優秀的人落魄
有一對相差5歲的姐妹,姐姐跟奶奶在老家上小學,妹妹跟爸爸媽媽在外地讀幼兒園
雖然兩姐妹相聚一千多公里,可她們每天晚上都會打視頻聯絡感情
剛開始的時候她們會各自分享學校發生的一些有趣事,后來兩個人聊到自己新得了什么、新買了什么后,就開始生氣不講話了
有一天晚上,姐姐接通視頻后第一句話就喚妹妹“母老虎”
妹妹聽后,當時就哭得稀里嘩啦
媽媽安慰說“姐姐是跟你開玩笑的,不要當真”
奶奶隔著屏幕也說:“怎么那么脆弱,我們要堅強,姐姐說你母老虎,也是覺得你厲害,不是什么壞話”
妹妹聽完還是沒有止哭,姐姐在電話那邊反而幸災樂禍地跳起了舞,嘴里不停地念叨著說“母老虎,母老虎,你就是個人人討厭的母老虎…”
就這樣,兩姐妹再一次不歡而散,并且好幾天沒有再理對方了
后來,媽媽跟姐姐溝通時才知道,原來姐姐聽到妹妹分享好東西就覺得是炫耀
一句“她有那么多玩具,憑什么我沒有”,也讓媽媽意識到了姐姐的嫉妒心理
媽媽指責姐姐不應該有這樣的心理,可姐姐卻發泄不滿地回答:“妹妹什么都比我強,能看到她出丑的樣子,我當然要逮住機會多報復她一下”
說的是報復,實際上只不過是嫉妒的一種內心安慰罷了
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而又無能為力超越時,渴望擁有更多就會在別人落魄時容易看笑話
而別人落魄時嘲笑雖然是不道德的事,但內心始終是由一顆嫉妒種子生長的惡果
想要幫助孩子迷途知返,關注孩子、發現優點,就是不可少的內心力量鞏固
告訴孩子:“學習和成長就像是過山車,有時候飛得高、有時候也跌得低,別人優秀的時候我們不羨慕,試著學習和接受,別人落魄的時候不嘲笑,能幫助別人是滴水之恩,也恰恰是對我們能力的認可”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別人一句表揚話,而是成長中所體現的能力和品質
孩子不夠優秀的時候鼓勵他們積極向上,孩子足夠優秀的時候也要教導他們不驕不躁
能欣賞自己、更欣賞別人,這才是優秀所需的精神向導
03
喜歡背后說壞話
人與人之間的嫉妒之謎,多數都是從羨慕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開始
前幾天,和同事聊天時聊到了一個新鮮話題:
“如果你遇到喜歡背后說壞話的人,你打算怎么辦?如果對方還總是說你的壞話,你又打算如何應對呢”
好巧不巧,大家正在思考這個話題時,另一位同事氣喘吁吁地跑過來對我們說:
“你們知道嗎?公司新來的那個實習生,每天就知道拍馬屁,明明盯著時間盼著下班,一看到老板來了就故意說要多加會班,真虛偽”
說完這些話,大家也不知道如何接話,只是尷尬地笑了笑
可旁邊的同事卻悄悄告訴我:“誰人門前無是非,喜歡背后說壞話的人最好別接話,要不然你說的話,沒準下一秒就成為另一個故事”
后來,午休的時候我看到那個背后說人壞話的同事躲在樓道里哭
走進了解之后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背后說人這件事被老板批評了
而同事呢,還滿臉委屈地說:“我只不過是說了實話而已,為什么大家都討厭我,難道就因為我不會拍馬屁嗎”
我開導說:“你會覺得別人是拍馬屁,是因為人家能輕松獲得認可,對不對”
同事點點頭,隨后猛然醒悟:“是呀,別人拍馬屁我覺得看不慣,裝著沒看到不就行了,干嘛要說那么多話呀”
因為看不慣就想抱怨幾句,這是什么?是抱不平、也有嫉妒的成分
成年人如此,孩子也不例外
我之前碰到一個喜歡背后說人壞話的小女孩
同桌明明是很認真地停課,她回家會經常跟媽媽吐槽:“同桌很討厭,上課非要給我說話,打擾我認真聽講”
那些被選中參加活動的同學,也明明是憑實力獲得資格,她也非說人家是作弊,學習不好、平時還總是惹老師生氣
就連平時一起上下學特別要好的朋友,遇到不滿意的地方就各種說人不是
后來,媽媽發現女孩身上的問題后,她嚴厲管教,不許孩子背后說人壞話
可女孩根本不聽,還固執地認為:“他們都不好,只有我是最好的”
這就是明顯的嫉妒心理,羨慕別人,也總想著超越別人
而這種思想越積攢越多后,就會不受控制地轉變成憤怒
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就會容易通過挖苦別人、說人壞話來讓自己舒坦一些
但說到底,還是孩子覺得他自己不如別人,背后說人壞話也不過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優秀
這個時候,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認識到孩子的自卑心理,然后引導孩子說正能量的話、做正直的自己
04
動不動就開始哭
還有一種嫉妒叫做關注度不夠的玻璃心,被別人稍稍一說就開始哭個不停
這是因為,哭是他們獲得關注、感受到存在感的最簡單方式
有位二胎媽媽回憶說
自從生了二胎后,對大寶就開始慢慢忽略了
只要不是輔導作業類的必要需求,她基本上就把孩子交給奶奶照顧
本以為奶奶照顧大女兒、媽媽看著小女兒,兩個孩子都可以得到更好的照看,可對于孩子來說媽媽只有一個,奶奶再寵,也代替不了媽媽的愛
大女兒為了得到媽媽的關注,更是開始各種刷存在感,不是撒嬌讓抱抱、就是故意把妹妹惹哭
媽媽不理解,只是問了問“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孩子就哭個不停
隨著一哭一鬧,媽媽的情緒也開始變得煩躁起來,對著孩子開始批評
然而,批評的結果就是讓事情變得更糟糕,聲音越哭越大、反抗勁兒也越來越大
曾經,媽媽一直認為是姐姐討厭妹妹,所以才故意找事的
可有次大女兒發燒后,才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那天晚上,孩子虛弱地對媽媽說:“媽媽,你可以抱著我睡嗎?就像是抱著妹妹那樣,我真的好嫉妒妹妹呀,她每天晚上都可以把媽媽霸占著”
也就是這句話讓媽媽深感愧疚,孩子動不動就哭鬧的背后也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在表達他們渴望被關注的內心需求罷了
可惜的是現實中有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在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也把問題總結在孩子不聽話、不懂事、不合群的性格方面
很明顯,這樣的認知太局面,也是對孩子的不公平
如果我們忽略心理訴求,只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那孩子身上的問題根本得不到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也會越來越重
所以,身上能看見問題比較多的孩子,他們的心理問題往往比較重
不管是見不得別人好、落魄時嘲笑,還是喜歡背后說人壞話、動不動就玻璃心愛哭,這些都是家長們需要關注的心理狀況
孩子不夠自信時,要用肯定的眼神告訴他:“你可以的,相信自己”
孩子嫉妒別人時,也要告訴他:“別人身上的優點,你可能沒有,而你身上的優點別人也未必有,盡心盡力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經常聽很多人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個孩子的真正能耐,也是敢于接受現實、勇于挑戰一切
愿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抱自信,也希望每一股自信都沖刷所有的悲觀、嫉妒和不滿,然后庇佑孩子茁壯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