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保時捷最大的單一市場,2022年,中國的保時捷銷量約占全球總銷量的30%。
然而,這一情況在2023年急轉直下:前三季度,中國的保時捷銷量同比下滑12%。
是保時捷不再受歡迎了嗎?保時捷會被中國新能源取代嗎?
1.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輝煌
保時捷為中國市場造車,比很多人想象的早。
1994年,保時捷受邀參加“中國家庭轎車計劃”,花費4個月時間為中國市場研發了一款名為C88的緊湊型家用車。
在中國家用汽車市場剛剛開始起步的90年代,C88的設計是跨時代的。遺憾的是,這輛車并未投產,原型車被存放在斯圖加特的保時捷博物館。
保時捷專為中國市場研發的家用車C88
90年代初的保時捷瀕臨破產,開始承接世界各地的汽車項目。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一個豪華跑車品牌,曾參與競標中國的家用車計劃。10年后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騰飛,此時就打下了基礎。
雖然C88項目沒有落地,但保時捷還是憑借Boxster(參數丨圖片)度過了危機,并在千禧年后發力豪華SUV和豪華轎車,逐漸成為全世界盈利能力最強的車企之一。
保時捷的首款豪華SUV卡宴,于2002年面世,正好趕上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騰飛;2009年,保時捷首款四門豪華轎車Panamera,將全球首發地選在了上海。
2009年Panamera運至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中國一直是Panamera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一半以上。Macan的面世,更是將保時捷的銷量推向了新的高度。
不僅僅四門車在中國市場受歡迎,718一度需要加價提車,高性能版的911也成為了“理財產品”。
之前幾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確實算得上輝煌。
2.中國市場競爭激烈
2023年的銷量下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消費更加理性,不只是保時捷,很多超豪華品牌,都從曾經的加價提車,變成了現在的降價打折。
相較于日新月異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保時捷的產品更新也稍顯遲滯。無論是主力車型Macan,還是熱門小跑車718,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進行真正的換代。兩者的下一代車型都是純電驅動,需要更長的研發周期。
曾在中國市場大受歡迎的卡宴和Panamera,在2023年年底才完成中期改款和換代,市場表現如何,2024年才能見分曉。
全新Panamera,再次選擇在上海首發
曾經的保時捷,是全能的五邊形戰士:動力強、操控好、設計出色、內飾豪華、配置高。
但現在的國產新能源車,只需要五分之一的價格,就能基本實現這些產品點,甚至在一些方面完全超越保時捷。
為了保時捷的品牌和操控,還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代價?
戲稱為“保時米”的SU7,產品力對標Taycan Turbo
3.保時捷在世界范圍內的表現
大家其實根本不用擔心保時捷會破產、911不再延續。
中國市場雖然是全球汽車市場中最重要的一環,但也是十分特殊的存在。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不代表在其他市場不會成功。
2023年,保時捷在北美、歐洲市場的銷量穩步上升,限量版車型發布即售罄。
一車難求的911 S/T
歐美汽車市場對汽車的觀點和中國市場有所不同,保時捷這種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品牌,有一大批忠實客戶。
另外,因為市場保護等原因,中國新能源車的性價比和產品力在其他市場無法完全體現,也就很難帶來沖擊。
很多保時捷車主的第一輛電動車,大概率還是電動保時捷。
4.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未來如何
中國市場依舊會是保時捷的主要市場,但銷量持平或下降,或許會成為普遍現象。
保時捷的核心是操控,但保時捷最具吸引力的性能版或限量版車型并沒有官方引入國內,例如Sport Classic、GT3 Touring。
保時捷的忠實粉絲難以實現夢想,對整個品牌的調性都會有影響。
中國20周年紀念版911 Turbo S,誠意并非很足
而那些占據保時捷銷量大頭的熱門車型,也會逐漸向電動化邁進。
雖然保時捷在一些核心技術方面仍有優勢,最新的Taycan原型車在紐北跑出了7分07秒的成績,不輸于大部分超級跑車。
但圈速和操控并不是大部分電動汽車用戶所需要的,續航、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方面,國產新能源顯然更具吸引力。
在紐北創下7分07秒圈速的Taycan原型車
奔馳和寶馬的電動汽車,在國內已經大幅度降價,具有和國產新能源差不多的性價比,“三叉星”和“藍天白云”確實能夠吸引到一批用戶。
保時捷的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會怎樣,是以價換量還是保持高價淡出市場,或許只有時間能證明。
但可以肯定的是,高價的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已經很難靠品牌去支撐起銷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