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無疑是新能源汽車非常瘋狂的一年,這一年比亞迪銷量是302萬,全球銷量排名第9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是穩穩的“銷冠”,不過新能源賽道也殺出來了許多競爭者,奇瑞、吉利、長安這些傳統燃油車企也不斷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力度,比亞迪引以為傲的插混技術,其他車企也做的很好,論外觀內飾論功能,對消費者來說這些車型都差不多,能用到的用不到的功能每個車型多多少少的沾一些,很多消費者開始感覺,似乎比亞迪的競爭優勢在逐漸縮小,甚至開始懷疑2024年的比亞迪,能否再“遙遙領先”。
我個人的觀點是,2024年比亞迪不僅繼續保持“遙遙領先”,而且還會繼續拉大與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差距,原因是比亞迪是實實在在的抓住了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
2021年,是比亞迪汽車騰飛的開始,在口罩籠罩下的中國汽車市場,消費者的收入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很多消費者在選購汽車的時候,開始把經濟性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一貫以節油為賣點的日系車,缺點也尤為的明顯,提速慢,此時的消費者非常希望有一款能省油還便宜并且提速還不慢的車。
經過近二十年技術積累的比亞迪,在這個時候抓住了風口,推出了DM-i超級混動技術,這一技術牛逼之處在于,不僅解決了燃油車油耗高的問題,還能兼顧電動車提速快的優點,并且由于取消了變速箱和行星齒輪盤的緣故,比亞迪的插混車型能賣出同級別燃油車的價格,這種吸引力是消費者頂不住的,并且比亞迪推出的刀片電池,說服了很多對電動車電池安全性能有顧慮的消費者,此時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開始井噴式暴增。
2021年的勢頭還沒過,2022年大毛二毛的戰爭又引發了能源危機,一邊是不斷“微調”的油價,另一邊是電門猛踩、公里電費8分的新能源車主,想轉頭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看到了技術加持+價格感人的比亞迪汽車,這讓比亞迪汽車迅速俘獲大批粉絲,而品牌效應一旦形成,對消費者來說就是“閉眼買”,一想到新能源汽車,首先想到的就是比亞迪,這就是“天時”。
地利
2021年,新能源汽車賽道門檻還是比較高的,主要分為純電動和混動兩種車型。
油電混動車的代表就是比亞迪,以及深耕增程式汽車的理想,理想的增程式原理比較簡單,依靠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給電池充電,電池放電帶動汽車,既涵蓋了電動車的優勢也解決了電動車的續航焦慮,缺點也顯而易見,沒有油走不了;比亞迪的插混技術,其實是包含了燃油和電動兩套系統,可油可電,滿電滿油的情況下續航能接近1000公里,缺點是需要頻繁的充電很煩人。
而純電動汽車代表就是特斯拉、以及主打換電的蔚來,純電車的優點很多,缺點也顯而易見,續航焦慮不知道逼瘋了多少車主。
但是,除了比亞迪之外,其他有名氣的新能源汽車的售價普遍較高,動輒20+的售價,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在合適的預算區間,比亞迪的幾款主力車型能很好的迎合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比亞迪的名氣繼續提升,這就是“地利”。
人和
2021年,對于特斯拉以及蔚小理來說,比亞迪并不能算上強勁的競爭對手,因為不同車企當時面對的消費者人群不一樣,比亞迪更傾向于用穩定的技術和低售價打動更廣大的消費者,而特斯拉以及蔚小理追求的駕駛體驗和新鮮感,比亞迪真正的競爭對手是10-20萬區間的合資車和奇瑞、長安這類傳統燃油車大廠。
21年的傳統燃油車大廠在干嘛呢?奇瑞在研究“鯤鵬動力”,長安在測試燒紅的藍鯨發動機,根本沒有把新能源賽道放在規劃重點中,還在一門心思擺脫消費者對國產發動機的刻板印象,到了23年,這些燃油車企開始明白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了,開始轉身新能源賽道了,在以為同行競爭下沖擊比亞迪優勢的時候,比亞迪智能化亮劍,推出了“璇璣架構”,讓汽車的智能化不再停留在冰箱彩電大沙發上,而是實實在在的整車智能上。
通過璇璣智能化架構,比亞迪實現電動化與智能化的高效融合,讓汽車擁有了智能化的“大腦”和“神經網絡”,使其可以像高級智慧生命體一樣全面感知、集中思考、精準控制和協同執行,可以做到實時捕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在毫秒之間將信息匯總反饋到一個“大腦”進行思考決策,迅速調節車輛“身體”狀態,大幅提升駕乘安全性和舒適性。
在同行還在大力研究車載功能怎樣豐富的時候,比亞迪的“璇璣架構”可以說將新能源門檻提高了一個檔次,沒有競爭者的賽道,這就是“人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