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大門敞開,誰都可以進。清華大學大門半敞開,需要預約才可以進!”
近日,在刷頭條時無意中刷到了這樣一則國外國內兩所超級名校進出校園規則差異的問題的推文,讓我忍不住要多說幾句,畢竟這件事情已經壓抑在自己心中很久了,實在是不吐不快。
其實,現在在我們國內不僅僅是清華大學的管理是封閉的,基本上任何一所大學都是一樣,那就是對內學生老師等進出校園需要刷臉,對外社會人員則需要通過APP提前預約并現場刷身份證,這實在是很糟糕的事情,體驗感糟透了!
關于這方面,前段時間相關話題也多次登上過各大平臺的熱搜,包括胡錫進等一些大V對此也有過激烈的討論,胡錫進特別主張大學校園放開,取消種種限制。
但是總體來說,觀點還是相對保守和收著,不夠直接和一針見血。
今天我斗膽更加旗幟鮮明地表達自己的態度:中國大學校園,請你完全放開,取消刷臉、取消提前預約、取消刷身份證等環節,讓進出完全自由!
01.
疫情的產物
如果說起國外如哈佛大學一樣完全進出自由,沒有任何手續和限制環節,是令人羨慕的。那么再說起我們國內的大學,難道一直都是像上面說到的那樣封閉管理的嗎?回答是并不是。
可以很明確地說如今這樣的“限制出行”是3年疫情的產物。
中國大學校園在疫情前也是妥妥地進出自由,不但扯不上對內刷臉和對外“提前預約”,哪怕是現場登記和出示身份證等也根本不需要,這才是大學校園應有的模樣。
只有那樣的大學校園才是真正有活力的,生機盎然的。
然而,如今距離疫情解封已經1年多了,無論是小區、菜場、各類商場等其他公共場所都已經恢復疫情前出入自由的狀態,唯獨高校還要對內學生老師等刷臉人臉識別,對外人員則需要網上提前預約等。這實在是不僅令人鬧心,而且都已經可以用荒唐來形容了!
請問,既然眾所周知的原因疫情已經成為過去式,那再繼續封閉管理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是為了安全?
難道疫情前的徹底放開,進出自由有經常發生不良以及不安全事件嗎?如果不是,為什么現在要這樣杞人憂天,庸人自擾呢?
即使偶爾有發生過一兩起,那不也只是偶然事件嗎,為什么要以偏概全、因噎廢食呢!
是為了維護校園秩序,防止校園被擠爆?
請問以前,哪怕是包括北大、清華這樣的超級名校有過因為外來人員一下子涌入過多,而造成校園內人數井噴,以致出現破壞校園秩序這樣的現象嗎?如果回答是否定的,為什么現在突然就變成驚弓之鳥般誠惶誠恐了呢?
02.一種被默認的權利
疫情前,也就是2019年底以前一直以來中國大學校園進出自由是大家集體的印象和固有的狀態,一定意義上,也是任何一個社會人員等屬于他們的被默認的權利。
每當工作累了,走進大學校園,看到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龐和眼前美麗的景色,頓時會感覺放松很多;偶爾懷念校園美食了,又能去到其食堂美餐一頓,哪怕是要多收20%搭伙費也十分愿意并且樂此不疲;運動細胞爆棚了又可以到大學校園的田徑場跑一圈或者融入學生們一起打一場籃球或者踢一場足球等,那該是多么的酣暢淋漓及暢快。
一個個心懷夢想的小學生或者中學生憧憬一所心儀的大學,自己或者他們的家長想趁著寒暑假或者任意他們覺得合適和方便的時候親自前往和帶他們去參觀其校園,好好體驗感受一番,以種下更好的夢想和為之奮斗的種子,是多么的有意義和有必要。
現今,這一切,憑什么要被剝奪,有什么理由要限制他們的出行?
如果說居民小區是屬于私人領域,外來人員出入需要登記、設限還可以理解,大學校園相對來說本來則更屬于是一種公共場所,本來就應該是開放的,何況前面說到的疫情前一直如此,即如前面說到的大學校園進出自由是過去長期以來默認給每一個社會人員的權利。
可為什么現在疫情過后,解封之后卻情況恰是相反。
為了驗證這一點,在寫該文章之前,我特意又去到了我城市所在地不同區域的幾個小區。結果哪怕是每一個小區都設有傳達室和安保人員,但我都無一例外地在沒有任何設限的情況下進入里面了,也就是其保安人員沒有對我這樣一個陌生人做任何阻攔、詢問和要求出示身份證或者現場登記的動作。
這種暢通無阻,被信任的感覺真的很好。
但是再一次來到居住附近的,疫情前常去的大學只能用無語甚至是憤怒來形容我的感受了。
只見每個校門口,也就是無論北門南門東門或者西門首先都還是像疫情的時候一樣外面搭著帳篷,然后兩側或者整個進出口設置了一排閘機,上面安裝著刷臉顯示屏,每一個保安則是嚴陣以待地坐在帳篷里和站在一邊,隨時監督你的出行,只要每一個學生或者老師不刷臉就無法進出,校外人員沒有預約登記則無法進入。
這難道還不足以令人唏噓和匪夷所思嗎!
我們沒有要求進到教室、圖書館、檔案室或者實驗室等,只是進個校園有必要這么設防和限制嗎?
03.共同糟糕的感受
同樣如文章前面提到的,一個大學校園唯有進出自由,整個校園才會真正有活力,學生和老師們也才會更富有朝氣和精氣神。否則像現在這樣把一群人類似蹲監獄一樣圈起來,進出需要刷臉識別,該是多么的壓抑和不自在。
還有,把大家封閉起來自己玩自己的,這不是很無趣嗎!正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當外來人員來到校園投來艷羨和贊嘆的目光,不會是每一個在校大學生更好的學習動力嗎?
有社會上的哥哥姐姐們融入到和他們一起打球,參與校園公共活動不應該是更有樂趣,更能給他們帶來歡笑和促進其進步嗎?
另外,先不說社會人員不能進出自由,需要預約不方便不說,難道對內學生和老師們每次進出需要刷臉的麻煩和糟糕體驗就可以不顧了嗎,前段時間不是曝出有北大教授不愿意刷臉,然后有一保安在后面騎著自行車追趕嗎?這樣令集體不爽,增加勞力成本而且又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為什么還要這樣長期堅守呢?這其中的意義又是什么呢?疫情早已成為過去式,再繼續這樣封閉管理真的有必要呢?
說到這里,還要重點提到一個人群,那就是大學校園保安群體。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除了特意逛了幾個不同的小區,觀察附近大學各個校門口出入情形,也特別和其校園保安聊了相關話題。
當我說起以上糟糕感受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禁不住異口同聲地認同了我的說法,尤其當我說要在網上發表一篇此話題的文章的時候,他們竟然紛紛表現出激動的表情及樣子,說非常支持我的做法。
他們無一不講到他們對此也是無語極了,早就想校園管理層的相關領導們一聲令下恢復如疫情前的樣子及管理模式。
然而當我問到難道以后都這樣了嗎,他們也是無奈的搖搖頭說道,“誰知道呢?”
接下去我又問他們現在這樣的管理狀態下,是不是比過去拿到的薪水高了,他們則又馬上嘆氣地說如果那樣就好了,根本就是工資如舊,一分未漲,然后所要干的活和所要操心的事比過去不知翻了幾倍。
聽完其校園保安們的一番訴苦埋怨之后,我不僅對他們油然而生出了一份同情,也更加地明白和體會到了北大那個追著不肯刷臉的教授的保安的無奈和不得已的苦衷。
換句話說要求北大教授刷臉不是他作為一名保安的本意,實在是工作及目前校園出入管理規則需要,他不敢不去遵守。
由此來看,再結合以上說到的種種,可以說中國大學校園現在這樣的封閉管理模式實在是給各個人群,無論是在校大學學生老師,還是外來社會人員,抑或是校園保安,包括學校領導們都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和極其不好的體驗與不爽的感受。
而且不僅使得整個校園變得冷清了,失去活力了,更是讓每一個人都有形無形中被限制了自由,多了不必要的管束及束縛,從而也就順理成章地丟失了獲得感和幸福感。
既然是這樣,那么請問,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要堅持這樣的不痛快呢?
為此,有必要再次大聲強調,大學校園限制出行,不但會帶來集體的糟糕體驗,并且會增添不必要的成本,更是集體權利的被踐踏,被褻瀆。
因此,也更有必要再度呼吁,中國大學校園,請你徹底放開,取消刷臉、取消APP預約、取消現場登記、取消刷身份證等環節,恢復疫情前完全進出自由的樣子。刻不容緩;立刻,馬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