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當皇帝,是不是大明朝的浩劫?沒到浩劫的程度,嘉靖不是一個優秀的封建帝王,但依舊在及格線上。明朝在他手中,是踩了一腳剎車!
認為嘉靖當皇帝是浩劫的說法,主要來自網絡流傳多年的一句“明亡于崇禎,實亡于萬歷,始亡于嘉靖”。這句話我沒有找到直接古人出處,只在《明史·神宗本紀》中,看到類似的一句話:“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于神宗,豈不諒歟”。但是這句話只說到明朝實亡明神宗(萬歷皇帝),跟嘉靖沒有半毛錢關系。
其實,從執政的結果來看,嘉靖作為明朝的皇帝,他在位的時候,明朝國力并未崩潰,甚至史學界還有嘉靖中興的說法。
嘉靖八年(1529年),霍韜奉命修會典時,直接查到從洪武到弘治,天下田畝已減強半,這些消失的田,很大一部分不是被藩王府邸霸占,就是士大夫兼并。
正因如此,依靠底層百姓交稅支撐的大明朝廷,在越來越多土地因為特權,不再交稅后,陷入財政危機之中。
對此,嘉靖清晰且重視,他主導重點區域丈量土地,把勛戚強占的莊田,還田于民,此后我們熟知的“一條鞭”法,也是在嘉靖時期開始嘗試推行。
嘉靖的行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土地兼并造成的社會矛盾問題。中國歷朝歷代大部分都亡于土地兼并問題,從這一點來看,嘉靖是用行動在給明朝續命,并不是那種只知破壞的徹底昏君。
宦官問題上,嘉靖收緊宦官勢力集團,對外宣稱不再濫用,同時撤回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鎮守內臣表態。將宦官勢力始終維持在可控范圍,防止宦官重現唐末的失控,變成皇帝的主子。
軍事問題上,嘉靖也不糊涂,面對倭寇的咄咄逼人,他善用胡宗憲、戚繼光、俞大猷等將領,在自己執政期間剿滅倭寇。
與此同時,嘉靖在北方跟蒙古俺答汗的交手,雖沒有打贏,甚至多次吃虧,但也沒有輸,將局面拖入僵持。
宗親問題上,很多人都說明亡于宗親吃的太多。其實這個點,嘉靖也是看到的。嘉靖推動外戚不得世襲,且提高皇親、駙馬的冊封爵位難度。針對祖祖輩輩傳下的朱家人,嘉靖也修訂《宗藩條例》,減少這些人受封爵位次數以及規格,每個爵位拿到的朝廷供奉也在大減。
所以,我認為說嘉靖是明朝浩劫,不一定恰當。嘉靖作為封建皇帝,他守住手中的權力,宗親、外戚、官僚、宦官等各方勢力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同時,嘉靖個人也積極的改變自己看到的弊端,比如土地兼并、宗親問題等。明朝在他手中,是踩了一腳剎車!
當然嘉靖煉丹、不上朝等問題也是有的,所以我開篇才說,嘉靖不是一個優秀的封建帝王,但依舊在及格線上。
同名公眾號【袁載譽讀明朝】期待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