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里約奧運會期間,一位臺灣網友看過中國乒乓球隊的比賽后在社交媒體上吐槽劉國梁:“中國乒乓球隊后面坐著的胖子是什么官員嗎?全場好像就他不懂球。”于是,劉國梁就多了一個外號:“不懂球的胖子”。
劉國梁什么水平就不用說了,誰不服上去,人家拿鍋鏟打你都算欺負人,一張公交卡就能給你打哭。說劉國梁不懂球,是個大家都懂的梗。乒乓球領域能拿的獎人家都拿過了,全世界范圍內,比劉國梁還懂球的人不見得沒有,但肯定不多。
無獨有偶,最近網上很多人吐槽,王傳福不懂智能駕駛。不過這個梗懂的人就不多了,因為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管王傳福叫“不懂智駕的胖子”。
實際上,全世界范圍內,比王傳福更懂智能駕駛的人也不多。要知道,作為全球新能源第一大車企的總裁,王傳福本身就站在潮頭浪尖上。汽車領域的重要信息,尖端技術會都第一時間送上他的案頭,資料他不僅僅會過目,還會有專門的技術人員為其講解。技術研討會他會深度參與,項目落地他會第一個體驗……這樣的工作環境之下,想不懂車反而很難。
其次,王傳福本身就是工程師出身,說是理工直男,技術狂人也不為過。比亞迪吃過理工男耿直的虧,也打造出理工男的浪漫。技術為王,創新為本,比亞迪的文化就是工程師文化。沒有點理工男思維,沒有點技術崇拜的人很難懂,當夢想日那天,比亞迪的工程師天團亮相,在我眼中不亞于世界頂級超模!
的確,懂車和懂智能駕駛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不可否認的是,智能駕駛是車輛功能的一部分,再深想一層,智能駕駛也不可能脫離車輛獨立地實現。汽車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系統性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懂車,不全面、深刻地了解汽車,很難談到懂智能駕駛。
而王傳福很早之前就做出了判斷,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是電氣化,下半場是智能化。已經做出了判斷,以比亞迪的研發投入和研發實力,在智能駕駛領域會甘居人下嗎?而比亞迪所做的,所了解的,都會第一時間送到王傳福的案頭,結果你說王傳福不懂智駕?
現在,比亞迪的AEB系統最高能做到130km/h剎停,的確,智能駕駛不等于AEB,但AEB是智能駕駛保障。所謂的智能駕駛系統給你開到120km/h,結果它只能做到80km/h時速的自動剎停,這不是管開不管剎,管殺不管埋嗎?比亞迪有些時候之所以會給人留下智能駕駛弱的印象,主要是因為安全策略上的保守。這本身是一種負責的態度,不讓用戶去承擔技術風險,不能用你的命來賭我的智能。
現在的智能駕駛,如同冰上行走,慢一點更穩,走得快危險性增加,但不一定會摔。自以為懂的只看到前面的人“遙遙領先”,他們或許并沒有意識到,如果摔了的話,車企僅需要改進一下算法,而用戶可能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
王傳福被說不懂智駕,也正因為如此。比亞迪的會議紀要中,王傳福曾經表達過這樣的觀點:“自動駕駛都是忽悠,都是扯淡,是被資本裹挾的。”而余承東做出回應:“說自動駕駛是扯淡有兩個原因,或者是對行業不了解,或者是故意這樣說的。”兩位大佬意見相左,卻不知道誰嘴更大,更懂智駕。
實際上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就是忽悠,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誤導。現如今所有車企都沒能做到完全自動駕駛,包括現在的路況、法規也不允許。最先開忽悠的是特斯拉,直到今天,特斯拉的高階智駕系統還命名為FSD(Full Self-Drive,翻譯過來就是完全自動駕駛),這顯然是不負責任的。
智能駕駛,歸根結底依舊是輔助人駕駛,只不過輔助的范圍更廣,智能程度更高而已。而自動駕駛或者是無人駕駛,是取代人駕駛。兩者在智能化的程度上非常相似,但差異是巨大的,真正的自動駕駛或者是無人駕駛能夠保證安全,而智能駕駛,駕駛人才是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所以,先搞清楚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的區別,再聊懂不懂智駕,懂不懂車吧。和劉國梁說懂球,和王傳福聊智駕,不都屬于關公面前耍大刀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