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歪拿到一個沉甸甸的盒子,紅艷艷的特別喜慶,符合過年氛圍,打開來是15冊國風(fēng)繪本。
這套書叫作:《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繪》。
小歪有些感動,因為早在1991年,浙江少兒出版社就出品過《彩繪本中國古典文學(xué)神怪故事叢書》,全套16冊精裝,印量1000冊。次年又印平裝5000冊,如今的二手市場價格令人望而生畏。
《彩繪本中國古典文學(xué)神怪故事叢書》一版一印,精裝,市價1w
《彩繪本中國古典文學(xué)神怪故事叢書》一版二印,平裝,市價1k
這次禹田文化重新再版《神話故事繪》,是大功一件。
2024年禹田文化再版的《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繪》
這套書剛剛1月13日在北京圖書訂購會首發(fā),禹田文化耗時兩年,重新做了修訂,圖文編排,煥然一新。
這套書的魅力在于多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形式的呈現(xiàn),比如水墨、壁畫、木刻版畫、剪紙、真是百花齊放,滿滿的中國元素,匯集了17位名家的心血和巧思。
參與繪畫的作者
這些名家諸如陳巽如、于水、吳聲等如今都年過七旬。這書1991年剛問世,他們還是三四十歲的創(chuàng)作黃金期,拿出的作品誠意滿滿。
1978年以來,連環(huán)畫、繪本都逐步走出了寫實的束縛,青年畫家們積極探索,廣收博取,既參考了中國傳統(tǒng)工筆、意筆和民間藝術(shù),也有對西方現(xiàn)代主義的融入。他們創(chuàng)作時更注重心理表達,對原有人物,環(huán)境做了夸張和變化。時隔30年再來看,依然時髦超前,童趣而有藝術(shù)感。
我們來看看都有什么精彩之處吧!
?《鶴民國》(李全華繪)
全套看下來,《鶴民國》印刷效果最好。李全華老師畫的人物比較Q版,把商周青銅器、漢代瓦當(dāng)圖案、廣西花山巖畫、半坡彩陶用作背景,大幅提高了場景美感。經(jīng)常跑博物館的讀者,肯定會有很多驚喜。
瓦當(dāng)、壁畫等元素放入背景
青銅器增加了遠古傳說的史詩感
整體色彩明艷,造型別致生動,《鶴民國》非常出彩,這幾年也被多次單獨再版過。
鶴民國改編自《太平廣記》,講的是人類運用智慧,引誘天敵巨鳥誤食石像,合力捉住巨鳥的故事。
?《龜蛇二怪》(陳明鈞繪畫)
《龜蛇二怪》出自明代神魔小說《北游記》,講的是真武大帝飛升時,他遺留的凡胎腸胃變成龜蛇二怪作妖,大帝與之斗法,最終馴服龜蛇的故事。
陳明鈞(1943-)當(dāng)年是浙江少兒社的美編,他編輯的兒童圖書屢獲大獎,這本《龜蛇二怪》參與過第八屆全國美展。
陳明鈞先上水彩,待其將干未干,撒上粗鹽粒,鹽結(jié)晶在水彩之中化開,形成了奇幻的肌理效果。(這個手法我見黃冠余的《日月潭》也用過)圖為曹府兩位小姐在后院賞花,春意盎然的情景,一行小白鴿掠過令綠蔭不再沉悶。
陳明鈞大面積的寫意,無論是柳蔭還是冰窟,都奪自然之造化,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曹員外拜城隍老爺,因為他的女兒被龜蛇二怪搶走了。
馬匹都是肚大腿細(xì),注意龜蛇二怪的造型,胖子是龜,瘦子是蛇,龜殼和蛇鱗都有設(shè)計到盔甲上。
二怪率領(lǐng)妖兵對抗城隍大軍,山石都染成特殊肌理,令人印象深刻。
整套書的文本重新撰寫,冰心獎作家一葦老師以最會寫中國故事而著稱,這次就由她執(zhí)筆。她的再創(chuàng)作令這些故事重新煥發(fā)勃勃生機。
這幅真武開啟絕招“法天象地”,給人排山倒海般的威壓感,著實把龜蛇二怪嚇得不輕,乖乖歸順。
?《和合二仙》(江健文繪)
江健文(1954—)曾任浙江美術(shù)出版社首席編輯,擅長兒童美術(shù)、書籍裝幀。
這本《和合二仙》畫得極為出色,江健文采用民間木刻板畫風(fēng)格來說故事,人物很像是年畫上的人物,令我們想起馬上要過年,福氣滿滿喜氣滿滿。
官老爺要抓和合二仙,這里都刻成了木板年畫,也多了幾分神話和喜劇感。
整本書有一個穩(wěn)定的色彩基調(diào):橙,粉和綠,明度都很高,顯得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
來一張錦鯉祈福,和合二仙捧著鯉魚頭,寓意和和美美。
?《風(fēng)神與花精》(吳聲繪)
吳聲(1943—),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他的古詩寫意畫別具一格,這本《風(fēng)神與花精》就能代表他的典型風(fēng)格。
《風(fēng)神與花精》出自唐代筆記小說《酉陽雜俎》,說的是隱士崔玄微家里的花成了精,她們被風(fēng)神逼迫,花精們請崔幫忙解困,故事很浪漫。
水墨畫是我們中華藝術(shù)的驕傲,吳聲運用中國畫大寫意刻畫園子內(nèi)的芭蕉、太湖石等景物,用色清冷,營造出神秘之感。至于人物部分,用筆也比較簡練,并不著重細(xì)節(jié)。
觀吳聲的詩意畫,總能體悟到一些閑適超然物外的氣度,本作也不例外。
?《雷神》(于水)
雷神是怎么成為神的?故事說他擊殺山中和水中的夔牛,湊齊了打雷的法寶。
畫者于水(1955—)中國新文人畫派重要畫家,80年代,他和吳聲曾搭檔畫過一些連環(huán)畫,甚是默契。如今于水老師常活躍于各類自媒體中,還會玩梗,心態(tài)非常年輕。
這本書是在半生熟的仿古灑金宣紙上繪制的,人物造型走線條夸張的丑萌路線。
他還運用礦物質(zhì)顏料形成色彩對撞,令畫面充滿遠古的神秘。
?《秋公與花仙》(黃培中)
《秋公與花仙》出自《醒世恒言》,就是我們熟知的秋翁遇仙記。
黃培中(1944—)著名連環(huán)畫家,工藝美術(shù)大師,這本風(fēng)格和剛才介紹的《和合二仙》有相似之處,都是木板年畫路子。但也有不同,比如黃培中更喜歡全景,而且多一些前后層次感。刀刻的頓感也更明顯,他甚至細(xì)心地仿出了民間版畫套色時線條邊緣顏色滲漏的效果。
但是有些可惜,這套原稿沒有了,后期修圖花了不少力氣,和原稿神韻還是有差距。
?《宋定伯賣鬼》(鄭凱軍|錢繼偉繪)
《搜神記》名篇,宋定伯是我兒時偶像,人人都怕鬼,他不怕,還把鬼騙了賣了,那時候我就明白勇氣的力量是無限的。
每本書環(huán)襯上印著整頁的古文原文,喜歡原著的朋友也能一窺故事原貌。
兩位畫家很懂“鬼”,除了用灰色,紫色都顯出陰暗,還有一些光怪陸離的燈。
? 其他
除了上述佳作,其他我就簡略提一些。
《王六郎》,聊齋名篇,說漁翁與水鬼王六郎的友誼故事。
《王六郎》特色是人物面部,以傳統(tǒng)戲劇的妝造,漁翁是武生,孤魂王六郎是小生。
《壺公與費長房》,主人公孤僻古怪,亮點是背后的長安銅尺拓片、摩崖石刻拓片、虎虒銅尺拓片,這里面都是文化。那時候的畫家,真的是什么都可以拿來,金石拓片也能當(dāng)陪襯。
《壺公與費長房》
《壺公與費長房》
《鮫人的眼淚》劉健繪畫
《鮫人的眼淚》
《鮫人的眼淚》是劉健老師的作品,他曾任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副院長。本書大量運用了敦煌壁畫的云紋,鳥獸紋元素。特殊的棕黑色彩,是模仿敦煌壁畫經(jīng)歷千年氧化變色的結(jié)果。
《嶗山道士》董小明繪
這個《嶗山道士》我不喜歡,只看出人物極丑怪,有故弄玄虛之嫌。
《五谷之神》呂勝中制作
《五谷之神》是呂勝中老師(1952-2022)的佳作,他是央美教授,80年代中期他三入陜北農(nóng)村找當(dāng)?shù)丶艋棠虃儗W(xué)習(xí)剪紙,創(chuàng)立出聞名世界的“小紅人”剪紙符號。這本書是唯一的精裝本,其他分冊均為平裝,可見出版方對它的偏愛。
《五谷之神》
陜北剪紙的抓髻娃娃形象被化用到故事中。大紅大黑,大俗大雅沖擊著我的內(nèi)心。不論如何,這種土的形式和五谷之神土的內(nèi)容,頗為契合,很原始很粗野。
《五谷之神》
這套書的主編,是國家圖書館少兒館前館長王志庚先生。王館長一直在搜集整理各種優(yōu)秀的老版本圖畫書,他希望能保護好這些淡出大眾視野的藝術(shù)寶藏。本次出版他全程參與,奉獻很多。
這套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我知道這里面藏著的太多太多值得細(xì)細(xì)欣賞的文化藝術(shù),又好看又好玩,希望它也能繼續(xù)傳遞出去,流傳下去。
喜歡的朋友看看下面小程序。
最后談幾句這套再版和初版的區(qū)別。
本版稿源是根據(jù)初版復(fù)制精修,大部分沒找到原稿,尺寸保持了16開,長寬橡膠初版有所變化。
本版刪除了一冊《荒園狐精》,版式調(diào)整只做少量調(diào)整,刪除了一些點綴的背景元素,為了視覺更簡潔些,刪的不多。王祖民的《牛郎織女》重繪過,畫得明顯沒有老版好,吳聲的《風(fēng)神與花精》也是重繪的,水平不比老版弱。有些少兒不宜的頁面比如棺材畫面,或者是懸頭樹上的文字都做了刪改。
八九十年代真的敢畫敢印,現(xiàn)在出版則更保守。
能復(fù)現(xiàn)到這個程度,我覺得已經(jīng)很良心了。
我是江戶小歪,請幫忙點贊和轉(zhuǎn)發(fā)哦,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