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來自一個粉絲的私信,原標題后半句本來是:這就是個充滿身份標簽的局。在此感謝昵稱為“純音”的網友。
這件事兒警方的情況通報里已經說了,是雙方因車輛通行問題產生糾紛,處罰原因是奔馳車主攔車辱罵、砸車導致徐老太的車引擎蓋凹陷。
徐老太車輛受損是結果,雙方通行糾紛是原因,糾紛怎么造成的,誰的責任更大,這個已經是筆糊涂賬,這種誰先走誰后走的糾紛,在咱們這兒司空見慣,被插隊的一方事實損失很小,情緒價值的損失因人而異,大多數人選擇在心里或者嘴上罵幾句,發揮下阿Q精神,這事兒也就過去了。奔馳商務車上的那位男士小宇宙爆發屬于相對少數,糾紛升級變治安案件,作為主動加害方,由這位男士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是合理合法的。
徐老太的賬號最初將現場視頻發出來的時候,輿論風向是傾向于徐老太的。先不說那位男士砸車本身就具有進攻性,從身份定位上看,徐老太這邊是buff疊滿了。老人、女人、相對便宜的車,哪一點都在強調徐老太就是弱者。
對大多數司機來說,不在意別人不讓道,而在意對方站在車前威脅、辱罵、砸車,這才是令人心煩和無法容忍的事情。輿論傾向她,就很好理解了。作為公眾來講,大多數人的情感取向都是傾向于崇拜強者同情弱者。
而且徐老太賬號發布的視頻最后疑似是徐老太說了句:哎呀,你不就開了個奔馳么 ,有什么了不起的。這句話更是強化了徐老太的弱者身份。而在公眾心目中,弱者總是與受害者劃等號的,這無疑將新聞熱點引導到豪車男欺辱老太太的情境中了。
這就是剛開始輿論風向一股腦地傾向于支持徐老太的原因。至于為什么僅過一天輿論開始反轉,則是因為砸車男士的身份定位從強者反轉為弱者。
在這兒不妨先大致整理下時間線:
1月29日下午,徐老太的這輛車與那位男士的奔馳商務車因搶道發生糾紛,期間奔馳商務車上的男士有明顯的用拳頭砸徐老太白色小轎車引擎蓋的行為。雙方都表示要報警,但都沒報,短暫爭吵后各自駕車離開。
1月30日,徐老太賬號發布的視頻迅速上了熱搜,奔馳商務車男士在網上被口誅筆伐。
1月31日,白色小轎車品牌方看望徐老太并送了輛新車給徐老太。同一天,警方通報對奔馳商務車男士的處理結果。
2月1日,奔馳商務車上的行車記錄儀記錄的視頻畫面在網上曝光,這段視頻印證了徐老太賬號發布的視頻是經過剪輯的。
到這里,輿論開始反轉,公眾開始懷疑徐老太在這件事兒上不誠實,有撒謊、編輯篡改視頻記錄的行為。如此一來,砸車的男士就有被挑逗誘導產生過激違法行為的可能。用我們陜西話叫讓人“拼火”了,沒忍住。
由于這種可能性有大量證據支撐,砸車男士這時候反而成了弱者,很多人開始相信這事兒就是個徐老太那一方計劃內的一個局。
那這事兒到底是不是個局呢?
從這事兒的時間線來看,前三天都是白色小轎車上的徐老太這邊的人主導的。
從徐老太的賬號簡介來看,這個號是由徐老太女兒運營的,徐老太基本上只負責出鏡,策劃和對外發聲都是徐老太女兒在做。至于后面有沒有MCN團隊參與,這個不得而知。
不過從1月29日事情發生后便引來各路媒體的爭相報道及白色小轎車品牌方立即介入這事兒上看,即使前面說的徐老太人設Buff疊滿,也很難在極短時間內調動這么多資源,因為這太反常識了。
但如果這本身就是個局,反而就顯得比較合理了。現在有一個看似不重要,但是又非常關鍵的人物似乎在這場事件中消失了,那就是事發當天白色小轎車的司機,這個人如果是徐老太的家人,那完全沒必要躲著,既然能躲著,那就有理由懷疑這個人是這個局至關重要的人物。
現在能夠確定的一點是,徐老太的女兒在這件事兒上,特別是誰是司機的問題上做了前后矛盾的陳述,相關媒體已經開始進行澄清,有迅速撇清關系的意圖。
那么一旦有更多的對徐老太一方不利的證據出現,能基本證實這就是一個局的話,徐老太一方會不會由一個做局的加害者變成被網爆的受害者?
答案是不會!因為現實中標題中的邏輯應該是反過來的,只有真正的受害者才是弱者。徐老太一方既然能在短時間調動那么多資源,她們就不會是弱者,又怎么可能是受害者!這答案雖然不容易被接受,但更接近殘酷的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