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當水喝!”
“一天不收錢收禮就難受!”
“見到帥哥兩眼放光!”
這是人們對貴州畢節市司法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兼強制隔離戒毒所第一政委張玉梅的定義。
但在她落馬前剛好相反,“正義的保護神”,“畢節的優秀兒女”,曾經的標簽熠熠生輝。
那么她是怎樣蛻變的呢?
一
張玉梅1964年出生于貴州畢節市的七星關縣,家境貧寒得夠戧,上數幾代都是靠泥土過活的莊稼人。
她自幼聰明,都說她是個讀書的料。父母吃夠了種地的苦,不想她重復自己的老路,希望她發奮努力飛出大山。
而她上學也很用功,她明白除了讀書,沒有更好的出路。
苦心人天不負,1981年,她考入貴州大學法律系法學專業。
當時在村子里引起了轟動,因為多少年沒出過大學生了。
大學期間,張玉梅并沒放松,那時也沒興起校園戀的熱潮,她把精力投入到學業中,4年后以優異成績畢業。
她被分配到畢節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端上了許多人可望不可及的“鐵飯碗”。
參加工作后,她很珍惜崗位,勤奮敬業,對待每個案子、每項工作一絲不茍,贏得了廣泛認可和贊許,都說這姑娘是個好苗子。
她的職位也一步步上升,從書記員、辦事員、科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一路做到副庭長、庭長、副院長、副檢察長、局長等領導職務。
以通常眼光看,她至少超越了90%的女性,無疑是事業上的牛人。
而且,她一度口碑很好,走后門、請客送禮、損公濟私這些名堂,在她那兒門都沒有。
起初她也是憑工資吃飯,衣食倒是無憂,但說富裕也談不上。
其實有很多發財機會,確實也有些人把握住了,從而造福家人,提升了生活檔次。
比如,一個涉訴標的上千萬乃至上億的案子,早立案就意味著早開庭、早判決、早執行,這樣能為當事人節省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成本,對方自然要“表表心意”。
如果靈活掌握來點“偏判”,對方更是“感激不盡”。
但她沒去動那些歪腦筋。
有個資料講,她當副院長時,某老板去她辦公室,想拜托她“擠點工程做做,有錢一起賺”,她直接把對方送的錢物扔到辦公室門外,讓那位老板很下不了臺。
“鐵娘子”張玉梅的名號,由此也更加響亮。
二
但隨著時間推移,張玉梅接觸到越來越多的老板,他們的生活方式讓她大開眼界,也感受到巨大落差。
包括有的同學,當年成績不如她,如今過得風光滋潤,見了面她嘴上為對方高興,心里卻起了波瀾。
她對自己以往堅守的東西產生了懷疑。
自己哪點比人家差,為什么過不上那樣的好日子?眼看快到退休年齡了,不為今后的生活打算打算?不為孩子多留點什么?
機會不經意間來了。
市強制戒毒所開建,因項目工程性質特殊,一般的領導干部及建筑公司不能參與,張玉梅親自負責該項目。
商人陳某明得知消息,覺得是塊肥肉,一心想拿下。他憑多年經驗,知道只要搞定張玉梅,事情就基本成了。
同時他也知道張玉梅好一口 —— 喝茅臺,就買了一箱找上她的家門。
無事不登三寶殿,張玉梅不用問,也知道陳某明想的啥名堂。
當時她還比較警覺,和陳某明雖有過幾面之緣,但也沒到能交心交底的程度,于是謝絕他的禮物。
陳某明哪肯輕易放手,說有陣子沒見張局了,只是想請吃頓飯,聽說她喜歡喝茅臺,正好自己家有一箱,自己也不是愛酒的人,放著沒什么用,就借花獻佛了。
張玉梅聽他這么一說,不由放松了警惕,吃頓飯而已,也沒什么大不了,過于生硬矜持倒顯得不近人情,弄不好人家還可能認為她看不起企業家,這就不利于搞好政商關系了。
張玉梅答應去“坐一坐”。
餐廳高檔豪華,她高居C位,享受到眾星捧月般的待遇。
酒酣耳熱之際,陳某明非常隨意地提到,有沒有機會為戒毒所項目做點貢獻。
他還告訴張玉梅,不會讓她為難,其實她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從中疏通一下關系,讓他得到承辦權就可以了,其他的他會自己辦妥。
張玉梅這時心里已松動,看來陳某也是個明事理的人,項目給誰做不是做,自己稍微暗示一下,事兒就能辦了,何樂而不為?
陳某明如愿拿到了項目承包權。
張玉梅也沒看錯陳某明,這人的確夠意思,事后又奉上30萬元“辛苦費”,張玉梅欣然笑納。
這次甜頭讓張玉梅茅塞頓開,原來權力能帶來這么大的效益,以前縮手縮腳的,真是傻里巴嘰呀。
從此,找張玉梅辦事的人紛至沓來。
大家借鑒陳某明的經驗,先用茅臺開路,這似乎成了一種慣例和標配。
后來在張玉梅家查出堆積如山的茅臺,縱然辦案人員見多識廣,還是被驚呆了。
手腳一放開,胃口也越撐越大。誰來找她辦事,如對方“不上道”,她就主動暗示該“有所表示”,對出手不大氣的,還要求追加。
比如,畢節市某公證處主任楊某某為能夠繼續任職,給張玉梅送了茅臺+紅包,張玉梅嫌他摳,不太滿意,以“程序復雜需找班子成員溝通”為由,回頭又叫他添了7萬。
這樣一來,行情水漲船高,分量不夠的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以致后來有人一開口就是送兩套房。
送錢送禮的人多了,張玉梅也考慮“低調一些”,在她的示意下,找她的人開始創新送的方式方法。
其中一招令人叫絕,送禮人扮成快遞員,給張玉梅“送快遞”,這樣就屬于正常工作了。
張玉梅把權力變現玩得爐火純青,盡情享受著賺錢的樂趣,一陣子沒人來送還不習慣。
她甚至打起了放貸、錢生錢利滾利的主意。
某私企老板因為官司身陷囹圄,企業資金被凍結,家人為撈他花光手頭積蓄,就想走司法救助的路子。
張玉梅得知,說可以“借錢”給其家人,用于請律師打官司,但出獄之后必須加倍償還。其家人當然求之不得。
后經審理,沒發現該老板有多大問題,就放了人,企業資金也解了封。
該老板出來后第一件事,就是連本帶利還款,利息高于銀行幾十倍,同時還沒忘給張玉梅送幾箱茅臺“聊表心意”。
三
張玉梅有個下屬李某,精干帥氣,很招人喜歡。
張玉梅給他安排的工作,他總是能很好地完成。她覺得這小伙子讓人放心,有培養價值,所以常帶他參加一些活動,也算領導傳幫帶。
有一次,張玉梅喝多了,突然想起了李某,就打電話召喚他。
李某趕到張玉梅的房間,張玉梅看他的眼神格外迷離,但李某見她有些醉意,也沒多在意。
誰知沒一會,一不留神張玉梅倒在了他懷里。
此時房間里光線黯淡,柔情的音樂幽然流淌,李某一時不知所措,這可是自己尊敬的領導啊!
可容不得他多想,三掐兩捏的,該來的終究來了……
張玉梅已年過半百,這次嘗了“小鮮肉”,似乎找回了青春,從而欲罷不能。
她又把目光瞄向娛樂場的帥哥,那邊別有一番風景。
久而久之,口味愈發刁鉆起來,她對歐美猛男情有獨鐘、愛不釋手,因為他們能讓人脫胎換骨。
當然,她給的好處也誠意滿滿,足以打動猛男的心。
此時,她全然忘了自己的身份,反倒遺憾“開竅”開得太晚,“當代武則天”的感覺簡直不要太爽。
據說,調查她時發現了成箱成柜的計生用品,讓在場人員尷尬得都不好意思看。
四
塵歸塵,土歸土,這些享樂在自由面前,全都成了浮云。
作為當地司法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張玉梅把自己送上了法律的審判臺。
據說當時辦案人員控制她時,她直接跪在地上大哭:
“我錯了,我愧對組織、愧對人民,組織能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
可惜醒悟太晚了。
她付出的代價是:
“雙開”,有期徒刑5年6個月,收繳違紀違法所得,罰金35萬元。
法庭宣判后,張玉梅又一次嚎啕大哭,悔恨交加,如不是法警及時扶住,她差點就癱倒在地。
五
張玉梅是2019年12月被判入獄的,對之前寫到的四川曾嫻靜、貴州鐘陽、甘肅吳麗華等新“女虎”來說,算資深前輩了。
如今,她正在曾經管轄的地方享受“免費食宿”待遇。同事們現在提到她,仍然嘆息不已,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怨誰呢?
她在那里面,不知會不會想起過去的“輝煌”,是否已習慣沒有茅臺、盛宴和帥哥的日子。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張玉梅從優秀到沉淪的歷程,折射出許多落馬官員的墮落史。
他們通過努力拼搏,改變了寒微命運,工作之初也積極向上,有的還取得過不俗成績。這時的他們,不失為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能人賢才。
但慢慢地,他們忘了初心,丟了本色,飄了、變了、迷失了,直至走向反面,成為別人對照檢查的“鏡子”。
這無疑是令人痛恨的,也是令人痛惜的。
希望這樣的“鏡子”少一些,再少一些。
(圖片及信息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