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立成
作者簡介:金立成是一位奮斗在一線的創業者,更是一名活躍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還是一個躬身紅塵的修行者(道家),金巴巴財策創始人,財經專欄作家,擁有18年專業投資經驗,著有雪球叢書《聰明投資課——一個獨立投資人的心路歷程》,專注于投資教育和家庭、家族財富頂層設計與咨詢。
(本文2200字左右,閱讀大概需要4分鐘,這是“立成說投資”第646篇原創文章)
以下內容為正文:
近期,臨近農歷年關,筆者線下活動較多,線上財經專欄文章更新頻率有所下降。近一周的市場走勢的確大超很多投資者的預期,“多殺多”的悲慘局面輪番上演,場內的杠桿資金爆破聲不絕于耳,不少投資風格十分激進的投資者終于“一夜回到了解放前”,還是沒有安全度過突如其來的超級單邊殺跌的大熊市。
這次倒在“黎明前”黑暗中的投資者,甚至包括一些擁有10幾年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可見,只要一個投資者的投資哲學經不起嚴酷、極端的市場考驗,總有一次危機是無法逃脫的。這也是筆者反復重申投資哲學的重要性,可惜的是,大多數人只關心證券代碼的短期漲跌,哪里還有心思關注這些“形而上”的東西呢。
截至今日收盤,上證指數下跌1.02%,深證成指下跌1.13%,創業板指逆勢上漲0.79%,北證50下跌3.83%;兩市個股跌多漲少,下跌超4800家,接近2000家個股跌幅逾8%以上,千股跌停的悲慘局面再現資本江湖;全天兩市成交額超8700億元,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超7億元。
目前來看,筆者之前提及的春節紅包行情基本夭折了,市場正在加速爆破“杠桿性”資金風險,短期空頭完勝多頭,盤中恐慌情緒極為高漲,今日大盤指數的最大跌幅逾3%,繼續創下了歷史新低。在國家隊救市資金的力挽狂瀾下,大盤指數觸底略有反彈,多空雙方交戰尤為激烈,成交量也有所放量。
大盤指數屬于臉面指數,近期大盤雖然出現了暴跌,但權重大藍籌卻在逆勢拉升,銀行、中特估板塊、三桶油等都在全力護盤,若非如此,扣除這些權重大藍籌給指數帶來的影響,上證大盤指數恐怕已經跌破了2400點。因此,目前的上證指數并不能完全代表個股的市場表現,里面存在較大的“水分”。
今日中小盤個股出現了十分嚴重的“踩踏”現象,處于跌停板數量的個股明顯增多。在單邊殺跌的大熊市行情里,持有小票的投資者就非常慘了。以2015年出現的大股災為例,當時連續多日出現千股跌停的局面,即使是割肉賣出,大量投資者也根本無法出逃,因為市場出現了嚴重的“流動性”危機,敢于逆勢接盤的場外資金實在是太少。
筆者依然清晰地記得當年那個風聲鶴唳的殘酷市場,國內期貨大佬“逍遙劉強”因股票爆倉而站上了天臺,而今相隔時間不足10年,又有不少人重蹈覆轍。當時筆者在2015年之所以能毫發無損還略有盈利離場,徹底躲過股災的侵擾,根源就在于當時持倉主要是大盤績優藍籌,尤其是銀行股持倉比重較大。
每一次大熊市都非常類似,極具考驗投資者的風控水平。風控水平才能真正代表一個投資者的水平,畢竟在牛市里幾乎人人都是股神,亂拳打死老師傅的現象遍地都是。但能安然活過熊市的投資者就很少了,在大熊市里能做到少虧錢、甚至是不虧錢就是極大的勝利者。目前場內的資金普遍被深度套牢,賬面虧損幅度基本在30-50%之間。
在單邊下跌的熊市里,要盡量避免過分重倉小盤股,只有投資經驗十分老到的投資者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要害。
實際上,近期這段時間的慘烈下跌,對筆者和一些線下VIP的持倉幾乎沒有什么影響,我們整體的持倉市值反而還出現了逆勢上揚,大幅度跑贏了指數。這里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投資標的選擇正確,另一方面是倉位管理做得比較到位。
那么一個投資者應該如何全面提升自己的風控水平呢?價值投資者喜歡用“安全邊際”來檢驗自己的持倉與估值水平,實際上,這輪市場超預期下跌,又有多少投資者的估值邏輯能經受住市場的殘酷考驗呢?大多數投資者的“安全邊際”恐怕都被無情擊穿了吧?但即使擊穿了,又有多少人敢于認錯、止損出局呢?
筆者曾經反復提及說,價值投資理論并不完美,大多數投資者眼里的“安全邊際”都是過分主觀的認知,完全忽視市場的定價邏輯。巴菲特的成功并不能完全歸因于“價值投資”,對于這一點,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呢?大多數人最容易犯“歸因錯誤”而不自知。
在筆者的投資系統里,風控策略主要包括三個維度:事前概率風控、事中倉位風控、事后止損風控。這套風控體系形成一個系統性的閉環,主要側重于事前和事中的風控,但市場徹底否定了事前與事中的風控時,就一定會及時啟動最后一個“止損”風控,讓投資損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而在價值投資體系里,基本上沒有“止損”的概念,投資者總是固執地認為只有當公司基本面變壞時才能啟動止損策略。在很多時候,企業的基本面往往是滯后的信息,而市場往往能提前反映基本面的預期,當公司發布基本面有關的壞消息時,這時候公司的股價基本上跌到了谷底,這時候才開始進行止損,豈不晚矣?
A股目前一共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能完全適合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模型的投資標的是極少的,筆者可以毫不夸張地說,A股里90%以上的上市公司都不適合巴式投資理論模型,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投資者一廂情愿在A股實踐價值投資被市場反復蹂躪的根源所在。
每一次大熊市,都是一堂極佳的風險教育課。當然了,能說服別人的,從來不是什么道理,而是“南墻”。投資是一門實戰性極強的學科,與戰爭類似,要以“勝利”為最終目標。
如果一個投資者學富五車,投資理論極為豐富,能把各種名家的投資語錄倒背如流,但最終的投資結局就是無法實現持續穩定盈利,這與熟讀兵書的“趙括”或“馬謖”有什么本質區別呢?
希望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重視投資哲學與風控系統,早日形成自己的一套個性化的投資系統,畢竟,單純靠模仿別人是無法獲得成功的,大多數人的成功也是無法簡單復制的,在投資領域更是如此。筆者在這里也只是隨緣布道而已,望有緣者取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