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1日,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首發了三本彩色連環畫《猴王出世》《龍宮借寶》《黃風嶺》。
1956-1962年河北美術的一套26本《西游記》連環畫,匯集了南北諸多名家,一直是連壇的經典。河北西游早已形成了品牌效應,多年來河北社一直針對這套西游開發新形式、新方法,本次彩色西游項目就是其中的一枝。
讓我們來看一下首發的三本吧。
首發三本宣紙彩西游
本系列全部是32開宣紙書(非仿宣),封面是絹絲材質,全彩。封面、內頁畫面都是由知名彩色連環畫家劉雪強在原作母版基礎上重新勾線、敷色,造價不菲。
贈品硬卡
每一本的背面都會粘一張硬卡贈品。
內頁原稿
?《猴王出世》(底稿:張樹德)
《猴王出世》初版于1956年,張樹德繪畫。
張樹德(1926-1968),畢業于國立北平藝專美術系,還是徐悲鴻的得意弟子,當年河北社組織這套西游記,他擔任組長,他的畫典雅工整,老到純熟,藝術造詣很高。后來他受到了不公正的遭遇,晚景凄慘,才氣名氣被埋沒,一生苦命,令人唏噓。
《猴王出世》封面
宣紙本遵循右翻的裝幀,封面絹絲亮閃閃的質感不錯,拿在手里翻閱,手感稍稍有點硬。
每一本都有限量編號,蓋上回目的專屬圖章。
扉頁附上了舊版的封面彩繪。悟空先從道,后從佛,在這本書里他還是道家打扮,這是他的少年時代,機巧活潑。(全部是劉雪強根據原版作品臨繪,重新勾線,敷色,單論這兩幅效果很棒)
從前有座花果山,山頂暗育仙胞。
宣紙本的文字全部是豎排隸書,第一本主要是側重動物園,出鏡多為花果山猴子。
美猴王做了老大,每天尋歡作樂,好不自在,一日忽然落下淚來,他思考著:再歡愉的生命也會終結,受閻王轄制。(猴王有此情此憂,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呢?)
花果山的群猴全部露點,看樣子全是公猴。
猴王漂洋過海,學人穿衣走路,把一個無辜平民扒個精光。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仙洞。(山石可以上青綠色,但一眼過去感覺綠色面積過大)
這位仙童的眼神有點問題,太兇了,道心不堅。
悟空開始了瘋瘋癲癲的修煉生涯,插科打諢,調皮可愛。
菩提祖師密授他七十二般變化,躲避三災之法。(河北西游的猴子更像野獸,口鼻向外突出,祖師的唇色有點娘)
學成回山,正遇混世魔王,二人激斗。
這幅猴子的兩只眼珠的眼神光不一致,神氣渙散。
?《龍宮借寶》(底稿:張樹德)
第二冊依然是張樹德的作品,我感覺彩色效果比第一冊更好些。
《龍宮借寶》封面
同樣是列入了歷代的封面重繪,和原來的彩色封面有了不同的感受,說不上來。
老封面
花果山小猴開始操練,腦瓜子圓滾滾的非??蓯?。
先去傲來國轉轉,找找兵器。
悟空操練起來后,驚動七十二洞妖王,他們獻來寶物,都是稱王必備的東西。
入海尋寶,找老龍王。
老龍王給了大砍刀。(這頭捧刀的魚精色彩效果很棒,龍王的衣紋也是亮點)
看著如意金箍棒這樣送人,龍王心里非常懊悔。
雖然構圖參照是老畫家的,劉雪強的上色工作也不容易,比如這倆魚精在原作中沒有膚色,就是純白,要發揮想象力讓他們變得立體。
這張是拍照的死亡角度,顯得肚子大,誰拍都難看,但是悟空還挺帥。
得到了超級武器金箍棒,四海千山皆拱伏,地上的蛇精套著人類衣服也在參拜悟空,他們道行都低于五百年,沒法變作人身。
悟空和牛魔王等大妖結交,明明拜牛魔王為大哥,卻俯視老牛,老孫你飄了。
《龍宮借寶》封底
?《黃風嶺》(底稿:池振亞)
《黃風嶺》初版于1959年,繪畫者是池振亞。
池振亞(1921-1991)江蘇揚州人,他的畫面表現很有創作性,讀者對他褒貶不一,他為整套河北西游畫了5本,還有《計盜紫金鈴》《平頂山》等,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畫這本《黃風嶺》的時候,他的設想很有創意,但技法還不太嫻熟,后面情趣和筆意逐漸進步起來。
《黃風嶺》封面
這枚印章我很喜歡,古樸有味:悟空舉棒欲打,黃鼠狼乖乖伏在地上,靈吉菩薩出手制止。
師徒三人遇到好大一只老虎,唐僧嚇得跌下馬來。
八戒單挑老虎。
池振亞作畫很喜歡用弧線來加強動勢。
八戒丟了師傅,一屁股癱在地上,淚珠兒滾滾落下。
八戒奮起神威,一把下去了賬。
悟空殺死虎先鋒,將他直線丟到洞口。(虎先鋒表情安詳,宛如熟睡的嬰兒)
黃風怪出場,后面跟著一群原始人。
悟空的毫毛化身無往不利,但在狂風面前不堪一擊。
這一幅不知是否印刷原因,色彩特別淡雅,反而格外娛目。
悟空傷了眼睛,遇到菩薩治眼病,一覺醒來,已經是清晨。非常靜謐祥和的早晨,八戒睡得正歡。
? 小結
這三本新書總體來說還不錯,劉雪強的敷色能力在連壇原創界居于第一梯隊,此前他還為人美《楊家將》、天津《聊齋》、上美《紅樓》等作上色,都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我認為工筆重彩的功夫已經很嫻熟,技藝超群,但是人物面目刻畫上還是有待提高,特別是河北西游,本身老畫家塑造的形象就是有一股別樣的蠻勁,以至于閱讀時感覺主人公一會兒很帥一會兒變丑。
1月11日北京首發式現場
河北美術出版社連編室張永明主任編輯、設計這套書,張主任說,本項目緣起于他把對連環畫發展發展方向的思考,連環畫的發展更應該針對青少年,現在精神食糧豐富,孩子喜歡彩色繪本。河北《西游記》是先輩畫家嘔心力作的經典,當時各種條件(創作、印制成本高)不能滿足彩色連環畫的出版,它的終極應該是全彩宣紙,于是就下決心開發彩色版本的《西游記》。
經過一系列的對比論證,他認為劉雪強的工筆色彩足夠濃郁,能最好地適應宣紙印刷。其實河北社里對這些彩色畫稿審核非常嚴格,也是下足了本,希望能打造一部優質的彩色連環畫,讓更多的孩子喜歡。
關于本系列的后續,張主任透露,今年計劃出版11冊,工筆上色是個慢功夫,時間短,任務重,河北社也希望有更多優秀畫師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
對經典老連環畫進行重新勾線、上色,是近些年連壇的風尚。小歪對這種形式樂見其成,不過,這對于畫師很有挑戰性,既要還原大師原作線描的神韻,又能使其融入色彩,變得明艷動人,直觀吸睛,老少皆宜,一般的畫師真的勝任不了。
最終是化腐朽于神奇,還是化神奇于腐朽,留待大家評說吧。
希望未來還能看到更多精彩高品質的上色連環畫。
我是江戶小歪,請您多多點贊和轉發,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