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斯凱瑞的《忙忙碌碌鎮》,我陪孩子不知道讀了多少遍,我發現他這本書的特點就是,圖畫好看+好多的科普+有趣的或文或圖冷不丁的穿插其中,就這樣的書,深得孩子的喜歡。
孩子上一年級以后,老師讓給孩子適當的準備一些科普書,非常的巧,我居然選到了他喜歡的那種風格的書,《時節里的中國》。
《時節里的中國》,一共4本,分春、夏、秋、燈四個主題來講的。各主題圖文并茂,知識點講得特別多。我感覺自己那么多年的學算是白上了,好多都不知道。
比如三候虹始見說的是啥意思,你知道嗎?反正我之前是不知道的,看了書才知道,原來在中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體系中,每個節氣分為三候,共計七十二候。
清明節氣的第三候即為“虹始見”。這一時期,通常伴隨著降雨,雨水過后,天空可能會出現彩虹。虹是由于陽光在雨滴中反射、折射形成的,是一種光學現象。在晴朗的天空中,陽光穿過雨滴時,就會形成拱形的彩虹。這種現象的出現,預示著雨后天氣將轉為晴朗。
類似的科普還有很多,誰家的孩子要是能把這4本書中的內容記住一半以上,以后估計想成績差都難吧。
科普+幽默=開心讀書
高粱的根十分的苦,很多蟲子不敢吃,這個你知道嗎?不用問,沒看過這方面科普,十有八九你們也不知道,哈哈,我現在知道了,陪孩子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了這幾個字:呸!真苦!然后配個小蟲子在高粱根邊,哈哈,好形象,我一下就記住了。
還有一個有關山海經的典故,據說有一位叫燭陰的神,他睜開眼,世界就變成了白天,閉上眼,世界就到了夜晚,他一吹氣就是寒冬,他一呼氣就是炎夏。
這個估計讀一遍容易,若記住估計不易,但是你若看到旁邊的幽默配圖,你也許一下就記住了,配圖是這樣的:燭陰的嘴被小熊捂住,然后讓他千萬別吹氣!因為他還沒吃上西瓜呢!哈哈,可愛的小熊。
像這些有趣的科普內容,貫穿全書,小朋友眼尖,基本都能找到,反正你只要不時聽到他們的笑聲就知道了。
在書中,我還看到了很多諺語和古詩詞,當然它們都是跟時節相關的,有些在語文書中也有見到,感覺這套書讀起來很值。有種一不留意就學到一個知識點的感覺。
另外,看過這套書,視覺體驗很好,色彩飽滿,看介紹才知道,原來它們全部是手工繪畫的作品,不錯。還有書中的圖畫與文字關聯很強,可以很好的幫助讀者理解文字內容。
總的來講,這套書不僅值得給孩子現在看,也值得收藏,以后想到相關問題的時候,再拿出來看,多好。畢竟科普的知識,沒那么容易改變的,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