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2月俄烏沖突至今,已歷時整整兩年。俄烏雙方都引入了新技術、新裝備、新戰法,曠日持久地打了一場大規模、高強度、高科技的“一戰式塹壕戰”,至今未見輸贏。
而俄烏戰場外,中美俄歐大國間的政治博弈也從未停止,表面風起云涌,背后暗流涌動。
盡管至今仍然看不到戰爭將要結束的任何跡象,但戰爭的主動權卻已經牢牢地掌握在了俄羅斯人的手上。
反思現代戰爭史,當年美國人入侵伊拉克暴捶薩達姆、入侵阿富汗狂揍塔利班,聲勢倒是弄得挺大,結果卻沒有達到任何的戰爭目的。
同樣的事情,當年美國人無法做到的,俄羅斯人卻做到了,不過是換了個戰場。
俄烏戰爭中,俄羅斯早就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結果。
姑且不提俄羅斯已經得手了整整十年的克里米亞半島,就連占烏克蘭總面積六分之一的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扎波羅熱州以及赫爾松州總計約為10.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盡數收入了俄羅斯囊中。
戰爭打到現在——
損失2000萬人口的是烏克蘭。
把女人和老人逼上戰場的也是烏克蘭。
一到冬季,全國大部分地區便停水停電的仍是烏克蘭。
從工業國被打回到農業國的還是烏克蘭。
而每天在互聯網上播發各種“勝利”視頻的,竟然仍是烏克蘭。
但是,俄羅斯人卻不顯山不露水的暗暗發力,當戰爭進入到2024年,當烏克蘭驀然回首,這才發覺——
烏克蘭的人口已經斷檔,因為18歲至35歲的年輕一代全被送上了戰場,2023年度烏克蘭的人口出生率僅為0.8%
也就是說,每100個適育年齡段的烏克蘭人,在整個2023年度里,合百人之力,竟只生出了0.8個烏克蘭嬰兒。
這是什么概念?
這意味著俄烏戰爭如果持續個十年八年,光從人口基數上講,烏克蘭就已經面臨亡國滅種之虞。
兩年的俄烏戰爭,姑且不論軍事上的得失,單從其他方面上來講,俄羅斯不僅打垮了烏克蘭的經濟,更從人口上斬斷了烏克蘭的血脈。
反觀俄羅斯,盡管西方一直在不斷制裁俄羅斯,大力援助烏克蘭,但2023年度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卻達到了3.5%,成為了歐洲的第一大經濟體。
現在的烏克蘭,除了拿著一大堆北約的裝備,用自己人的身體和尸體去填充戰壕外,真的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
但是,即便如此,俄烏戰爭還遠遠沒到結束的時候……
縱觀當今世界戰略布局,大國間的博弈是非常復雜的。
從美國方面來講,俄烏戰爭是一場代理人戰爭,既然不用美國人親自上場搏殺,那就可以利用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去給俄羅斯持續放血,直至血條用盡,重蹈前蘇聯的覆轍。
此舉,不僅能夠名正言順地通過戰爭手段,以及經濟制裁來消耗俄羅斯的國力,讓其從二流國家跌入三流甚至四流。
更為主要的是,正在經濟、軍事上全方位衰退的美國能夠以此為契機,以“正義”為化身,領導西方援烏勢力,借助歐盟的力量,重振全球“領袖”地位。
諷刺的是,美國一邊領頭制裁俄羅斯,一邊卻又加大了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
美國人低價買入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再高價賣給歐洲諸國。為了壟斷能源,美國甚至炸毀了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道。
隨即,歐洲大部分依賴能源才能夠生存的大型企業都跑到美國投資去了,歐洲就此被美國去了工業化。再隨著大批的美元、歐元從歐洲流向美利堅,歐洲諸國2023年度的失業率創下了50年來的歷史新高。
伴隨著能源問題,美元一再加息,歐元一再貶值。美國拿烏克蘭的人命削弱俄羅斯的國力,順帶收割歐洲經濟,抄底歐洲市場,導致歐洲出現社會動蕩,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所以,俄烏戰爭僵持的時間越久,對美國的好處也就越大。
而地球另一邊的東方大國,當然也不希望俄羅斯輸。
一旦俄羅斯輸了,衰退中的美國將再次變為一家獨大的“世界警察”。
一旦俄羅斯敗了,在今后的大國角力中,東方大國就只能獨自抗衡歐美,再加上亞太地區的日韓菲澳不斷添堵搗亂,東方大國接下來的處境,特別是在東海、南海、臺海問題上,將會變得難上加難。
俄烏戰爭的現狀,最為符合東方大國的利益。
目前,俄羅斯正處于西方的制裁之中,不僅海外資金被凍結,就連國內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出口都受到了極大限制。
因此,東方大國得以在這兩年里以極低的價格,并且以人民幣為結算單位,大量從俄羅斯購入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不斷擴大自身戰略儲備。
與此同時,東方大國與伊朗和中東產油國家就進口石油初步達成了以人民幣為結算單位的,多方參與的合作備忘錄,有力地打擊了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霸權地位。
并且,在當前歐盟因能源問題被美國暫時去掉工業化的時候,歐洲諸國工業產能嚴重不足的情形下,東方大國及時填補上了這一市場。
2023年度,歐盟向東方大國的進口貿易額為8563億歐元,創出了歷史新高。
所以,俄烏戰爭以雙方現在的不勝不敗,不談不和,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方式和節奏持續下去,對東方大國最為有利。
但是,俄烏戰爭打成如此局面,這就令歐盟的處境極為被動和尷尬了。別人都是受益者,就自己成了一個倒霉蛋。
2024年,歐盟最最迫切的愿望,就是盡快結束這場戰爭!
歐盟諸國清晰地認識到,在這場已經持續了兩年的俄烏戰爭中,到目前為止,美國和東方大國,甚至是俄羅斯,都成為了既得利益者,唯獨自己和烏克蘭成為了被美國利用的受害者。
歐盟諸國時常都在疑惑,這場俄烏戰爭是不是美國和俄羅斯聯手炮制的陰謀。
這場戰爭打到如今,損失最大的除了烏克蘭,就是歐洲諸國。
莫說烏克蘭根本打不贏俄羅斯,就算打贏了俄羅斯,又能怎么樣呢?
現在的烏克蘭,大部分精英都已經“合理合法”地逃離了自己的國家,而在前線浴血奮戰的烏克蘭士兵,都是烏克蘭這個國家里面最最底層的社會群體。
這些處于烏克蘭社會最最底層的男人,甚至是女人,在槍林彈雨中為了祖國與俄羅斯死拼時,他們可曾想到,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的,僅僅只是美國人的利益。
來自歐盟的軍援大都是無償的,而美國人的援助卻是附帶協議的。
美國人的錢可不是白給的,這些協議包括烏克蘭軍隊武器裝備的配置購買,以及工業和市政基礎設施的全面重建,都已經由美國華爾街上的那幫財閥們給計劃好了。
烏克蘭的悲催就在于此,就算在戰爭中贏得了最后的勝利,抑或在談判中以休戰告終,烏克蘭最終都會成為美國的附庸,其國家命脈從此將被美國掌控。
而對于歐盟來說,歐洲諸國從未奢望烏克蘭能夠戰勝俄羅斯。擁有5000余枚核彈的俄羅斯,它怎么可能被烏克蘭打敗呢?
歐盟諸國明知這一點,也深知在烏克蘭身上尋不到一絲一毫的好處,卻為何仍是義無反顧地支持烏克蘭呢?
歐盟之所以支持烏克蘭,是因為不能坐視烏克蘭成為俄羅斯的“一個聯邦”。真若成了那樣,后果將極為嚴重。
俄羅斯占了克里米亞,歐盟最初并不想管。
但接下來,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扎波羅熱州以及赫爾松州相繼并入了俄羅斯,歐盟就不得不管了。
如果再不干預,那么俄羅斯接下來還想要切爾尼戈夫、哈爾科夫、敖德薩,到那時歐盟該怎辦?
再往后,如果基輔、利沃夫都被俄羅斯兼并了,是不是就該輪到波蘭了?
那歐洲也就完蛋了!
所以,歐盟必須干預,但干預的強度是有限的,歐盟并不想與俄羅斯發生沖突。
但是,戰爭的泥潭豈是你既想涉足卻又不愿弄臟小白鞋的過家家?
而且歐盟還架不住自二戰之后,專業攪屎八十年的美國人煽風點火,只得被動地被美國人當槍使,被迫成為了拜登的馬前卒。
美國人的算盤打得精明,以烏克蘭人的生命與俄羅斯拼消耗,以歐洲人的鈔票為烏克蘭做后援,自己則隔岸觀火,看鶴蚌相爭,獲漁翁之利。
最終,美國達到了拖垮俄羅斯,肢解分化歐盟,打敗歐元,重樹美元及美國世界霸權的終極目的。
所以,歐洲諸國明知烏克蘭是個坑,現在也只得鼓足勇氣往下跳。
2024年2月1日,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27國領導人舉行的特別峰會上,歐盟27國領導人就未來4年向烏克蘭提供500億歐元援助達成了一致意見。
其目的,并不是奢望烏克蘭能夠戰勝俄羅斯,因為這根本不可能。
歐盟之所以在未來4年內加大對烏克蘭的軍援,只是想讓烏克蘭能在一定的條件下有資本,也有資格讓俄羅斯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最終達成停戰。
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歐盟盡早脫離困局,既不用擔心俄羅斯西進,也不用害怕被美國人肢解,最終在美國、中國之后,位列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以抱團取暖的方式為歐洲諸國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說穿了,一切都是為了利益,而不是西方自我標榜的“普世價值觀”。
但是,俄羅斯人也不傻,俄羅斯人深得170年前曾國藩的兵法精髓。曾國藩在與太平軍的歷次作戰中總結出來的制勝法寶——
結硬寨,打呆戰。
所謂“結硬寨,打呆戰”,就是選擇最有利于己方的地形扎營地,挖壕溝、扎花籬,把自己與敵軍隔離開來。
曾國藩自稱:“生平用兵,失之太呆,屯宿一處,師老人頑,呆兵也”。
曾國藩在鎮壓太平軍的13年里,經歷硬仗惡戰無數,憑的就是這樣的“結硬寨”先求自保,用螞蟻啃骨頭的方式“打呆仗”。
現在的俄羅斯軍隊已深諳這個道理:
戰爭勝負不在于攻城掠地,而在于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以俄烏兩軍的體量對比,俄羅斯篤定,只要把烏克蘭的血放干,那么最終的勝利者必將是俄羅斯。
既然如此,背靠后方,占著便捷的補給條件,舒舒服服的生吃烏軍,慢慢耗光烏克蘭的血條,就成為了目前俄羅斯軍隊的主要戰法。
普大帝是一位非常清楚戰爭法則的偉人,從來只講實際,甚至根本不去顧慮自己的面子。
戰爭之初,俄軍深入基輔被烏軍趕了出來。哈爾科夫城下,俄軍又被烏軍暴揍一頓,到了伊久姆仍被烏軍捶得丟盔棄甲,以至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人設碎了一地。
盡管如此,俄軍仍然主動進行赫爾松大撤退,讓出了赫爾松,從而與烏軍劃江而守。
但是,表面上丟了面子并不重要,俄軍接下來一口下去,死死咬定巴赫木特。
瓦格納在巴赫木特的7個月時間里,每天上班打卡,下班拿錢,就這么耗下來,烏軍的血已經被放得差不多了,其虛弱的國力靠著美英及歐盟的援助,這才勉強支撐下來。
相比于烏克蘭國內一片廢墟,俄羅斯國內卻馬照跑,舞照跳。盡管身處西方全面制裁之中,卻根本沒有影響到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
其2023年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還超過了3.5%,超越了法國、德國,一躍成為了歐洲的第一大經濟體。
更為關鍵的是,對于俄軍蹲在邊界上持續給烏軍放血這一招,無論是烏克蘭、美英,還是歐盟至今都沒有任何辦法破解此招。
如果繼續這樣持續下去,無論美英和歐盟再給烏克蘭多少援助,都將看不到任何實質上的回血效果,烏克蘭必將一點一點的被俄羅斯拖死在邊境線上。
現在的俄烏戰場,像極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我軍在西南邊境上的兩山輪戰。
我篤定可以弄死你,但我卻是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咬你,一點一點的放你的血,耗死你,拖死你,直到你認慫,直到你投降!
同時,也拖死在你背后向你不斷輸血的幫兇們。
而美英和歐盟,正是在烏克蘭背后為其輸血的幫手。
俄羅斯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采用了當下的這個戰略戰術。這與我軍當年在西南邊陲的十年邊境戰爭,如出一轍。
綜上所述,俄烏戰爭并不僅僅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這其間暗流涌動,牽涉著全球若干個大國之間的切身利益。
所以,作為一介小民,作為成天在互聯網上吃瓜的網友們,大家大可不必選邊站,根本沒有必要粉俄或是粉烏。
我們應該站在自己本國的立場上,去理性地看待這場戰爭。
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如果俄羅斯決心將這場戰爭無限期地打下去,以自己的石油、鋼鐵、糧食、人口作為硬實力支撐,是完全有能力可以把這場戰爭打成十年八年的持久戰。
果真如此的話,那么美國和歐盟制裁俄羅斯,禁止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出口的同時,我們將會以更低的價格從俄羅斯大量買到這些產品,并且加快與中東產油國家用人民幣結算石油產品的進程。
到那時,人民幣必將取代美元,成為國際市場上結算石油、天然氣的唯一貨幣。
如此一來,美元的崩潰只在頃刻之間。一旦結束美元在全球經濟上的霸權,美國也將隨之跌落神壇,把持世界八十余年的單邊霸權主義也就徹徹底底地灰飛煙滅了。
隨著美國國力的衰退,我們的一帶一路就將不受任何西方勢力的阻礙,得以提早達成。此消彼長,當我們的國力累積到一定的節點時,臺海、南海、東海、黃海還會成為問題嗎?
這就是國運,大國之運!
當今世界,我們應該清晰地看到,并深刻地領悟——
全球大國競爭,與狗屁的“普世價值”無關,更與所謂的“正義與非正義”無關,一切的出發點,只與自身的利益密切相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