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漢族民間傳說中玉皇大帝的生日,正月初九恰是“一陽初始”是大自然開始“萬象回春”的時刻。
明王逵《蠡海集》記載:“神明降誕,以義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陽數(shù)始于一,而極于九,原始要終也。” 明黃道周的《月令明義》:“正月初一日,天神地祇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圣誕。” 清黃奭的《月令注解》也有類似記載。
這一天被稱為“天日”,也叫“玉皇誕”、“天公生”。這一天里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jīng)禮拜。家家戶戶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主要習(xí)俗有祭玉皇、道 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民間俗稱的“天公”即黃皇上帝,也是道教傳統(tǒng)上所尊稱的“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帝”,玉皇上帝在天庭統(tǒng)領(lǐng)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眾神,由于祂的地位至為尊貴,所以民間習(xí)俗在祭拜天公生時,也是非常慎重,民間俗諺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貴。
祭拜時最傳統(tǒng)的大禮是:打開大門,穿戴整齊,并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現(xiàn)代一般信眾則往往只有上香祝禱而已。當(dāng)祭拜完成后,先燒金紙,再將天公座一起燒化,之后再撤去供桌,保佑一家平安符。
?正月初九還是安放太歲的日子
正月初九也是安太歲儀式的時間,當(dāng)年沖犯太歲的人便可以到廟中,寫上自己的姓名、年歲,再添一點(diǎn)香油錢,委由廟方負(fù)責(zé)供奉即可。還有就是到六十甲子星君殿里,找到當(dāng)年的當(dāng)令星君,給他敬香,以求得太歲星君的特別護(hù)佑。常言道,太歲可敬不可沖。敬他一下,他會幫你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年。
?正月初九也是還愿日
在過去一年里,很多人為了自己或家人的事情許下大愿,這愿望實(shí)現(xiàn)啦,在這一天要進(jìn)行還愿。很多人許愿,忘記還愿。這樣你就欠下因果債,欠下的,總是要還的,不然對你的以后不好,所以很多人在這一天用祭奠的方式,還下這個因果債。記住,還愿是因人而異,因地而定的,根據(jù)你當(dāng)時許愿的環(huán)境,地點(diǎn),許愿的情況來還愿。比如,你在廟里許愿,就要到廟里還愿,有的是在家里許的愿,你可以在家里還愿。不過也有很多地方的風(fēng)俗,這一天在祭祀玉皇大帝的同時,就一同還愿了。傳說這天還愿是效果最好的一天。
?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
古代中國人民認(rèn)為九在數(shù)目中表示多數(shù),最多,最大,因此為上。又稱這天是“天日”,傳說是玉皇大帝的升大班,必須隆重慶祝。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準(zhǔn)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
舊時的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樹下(最好是桂花樹)唱歌,請玉皇大帝最寵愛的小女兒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須歡樂吉祥,讓七仙女高興,她一高興,父皇玉帝就會保佑人間一切順利。
恩施土家人還認(rèn)為上九日辦事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有“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的說法。“七不出”,是說初七不要出門做生意和辦事情,做不好,辦不成。“八不歸”,是說出門在外的人,不要在這天回家,“歸”有完成之意,“八”寓意“發(fā)”,應(yīng)該“發(fā)”的就不應(yīng)該有“完成”之意。“上九辦事一大堆”,是說上九日這天辦事,會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辦事不僅能辦成,還會辦得又多又利索。時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紀(jì)的人,還會將難辦的事情放到這天來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