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不正經的胡說扒道。
今天,就和大家扒一扒MLF、逆回購和LPR,試著用大白話和大家把這三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講清楚。
2024年2月18日,央行發布公告,1年期MLF和7天逆回購利率分別為2.5%和1.8%!與此前持平!
這兩者屬于政策性利率,都是由央行決定的。
2月20日,由央行委托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發布的1年期和5年期的LPR,分別為3.45%和3.95%。其中,1年期維持不變,5年期較上月降低25個基點。
MLF
MLF全稱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根據讀音縮寫,MLF在金融圈有個更接地氣的名字:麻辣粉!
實際上,所謂麻辣粉就是央行通過向商業銀行、政策銀行發放的貸款,從而達到釋放市場流動性的效果。
逆回購
和MLF相對的,央行逆回購的主體之一還是央行,另一個主體則是一級交易商。
我們常常聽到的“逆回購”,其實說白了就是央行通過購買有價證券,從而融出資金,向市場釋放流動性。
簡單一句話就是“放錢”。
與之相反,還有一個出現頻次較少的操作,叫做“正回購”,顧名思義,效果也與前者不同,一個詞來表示就是“收錢”。央行只有在認為市場水漫金山,要收緊市場流動性時才會進行這個操作。
總而言之,央行正回購是從市場融入錢,收回流動性。行逆回購是向市場融出錢,釋放流動性。
MLF與LPR的關系
金融圈都愛取外號,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麻辣粉,另外一位不時出現在我們視野的則是LPR,一般會被叫做“驢皮肉”,指的是貸款基礎利率。
兩者主要的差別在于對象的不同。
可以簡單理解為,MLF是央行向銀行提供借款的參考利率,而LPR是銀行向客戶提供貸款時所產生的利率。
那么LPR利率與MLF利率有什么關系呢?
新的LPR形成機制是在MLF利率基礎上加點形成的。共有18家銀行每月根據MLF等市場利率報出LPR,去掉最高值和最低之后形成的價格就是每月公布的LPR利率:
LPR=MLF+銀行平均加點。
所以,LPR利率總是大于MLF利率的,除非銀行虧本做買賣,當然,是在夢里。
畢竟,窮誰不能窮銀行呀。
比如,2月18日公布的1年期MLF和7天逆回購利率分別為2.5%和1.8%,隨后在2月20日公布的一年期的LPR則是3.45%,五年期的則是3.95%。
LPR報價出來后,各銀行再根據自身的資金成本、風險成本等因素,在LPR基礎上加點形成自己的貸款利率。
由此可見,MLF利率的上調或下調,一般都會傳導至LPR利率,并最終影響貸款利率。因而很多人預測,MLF利率下調后,LPR利率有可能在未來聯動下降。
而LPR的下調,尤其是5年期LPR的下調,也往往意味著房貸利率的下降,每個月還款的利息會相應減少,壓力自然就輕了。
不過,相比于巨額的房貸,這次的下調也僅僅只是杯水車薪,不足道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