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最早是由 19 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提出的。他說:“教育的目的其實就是讓孩子過得幸福快樂,那么在這個教育的過程中,也應該讓孩子感到快樂。”
然而,當快樂教育席卷中國時 , 不少人都把“快樂教育”誤解 成了“快樂就好”,這樣一來,教育的本質沒有了,只是虛有其表,從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變成了對孩子的所有要求都無條件滿足。因此,當快樂教育風靡中國的時候,出現了一大批被寵壞了的小孩, 甚至有人說“這是垮掉的一代”。
什么是快樂?有一種定義是這樣的:快樂是靈長類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是一種發自內心由內到外感受到的非常舒服的感覺。
快樂是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教育本身并不容易,甚至有些辛苦,但肯定不是痛苦。因為孩子都是愛學習的,他們從“三翻六坐八爬十二走”,到現在和父母侃侃而談、獨立思考,哪一樣不是學習來的?如果孩子不愿意學習,那一定是教育方法出現了問題,挫傷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孩子的快樂常常是在游戲、活動和玩耍中獲得的,這種快樂會帶來孩子內在的成就感、歸屬感、自主性。最重要的是,這種快樂像一粒種子一樣種在孩子們的心里。當他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可以幫助他們戰勝困難。父母的責任便是這樣,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有力量,有智慧。但是絕大多數父母都需要引導和幫助,如何創造一個新的環境,新的場域,新的體驗……讓孩子發自內心的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