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土地市場“失手”后的第三天,招商成功在合肥“補倉”。
2月29日,合肥龍年首場土拍正式開拍,3宗宅地成功出讓,攬金約32.28億元。其中,招商蛇口拔得頭籌,溢價超54%摘下濱科城BK202401號地塊(下稱“濱湖01號地塊”),刷新單價“地王”記錄,另外兩宗則“花落”偉星和越秀。
(制表:吳典)
中指研究院合肥分院總經理劉敏稱,春節后首場土拍“開門紅”,從樓板價上給市場和客戶都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但大部分房企參拍態度仍然謹慎、對土地素質要求高,對樓板價安全邊際控制也很高,濱湖作為熱點核心板塊、優質地塊仍深受追捧。
招商蛇口勇摘“地王”
根據公開信息,合肥2024年首批宅地供應原掛出四宗涉地,但濱科城BK202403號地塊因無人參拍而提前“退賽”,剩余三宗進入“決賽圈”,等待房企爭奪。
濱湖01號地塊熱度最高,其在正式開拍前就已經吸引了包括建發、龍湖、中海、保利、招商、綠城等15家房企報名,是報名人數最多的一宗地。
有媒體記錄了競拍時的場面。
開拍20分鐘后,濱湖01號地塊樓面價突破22000元/平方米,其中綠城多次舉牌加價,意向頗高;30分鐘后,單價喊至2340萬元/畝,房企們都在試探性舉牌,競拍速度緩慢;50分鐘后,單價繼續上抬至2560萬元/畝,并在75分鐘后抬至2877萬元/畝,刷新了去年11月安徽高速創下的2876萬元/畝的單價記錄。
最后,經90分鐘的爭奪戰后,濱湖01號地塊被招商收入囊中,成交單價達到3006萬元/畝,樓面價25050元/平方米,總價約12.99億元,溢價率54.15%,創造了新的單價“地王”記錄。
據悉,濱湖01號地塊位居省府西,面積43.2畝,在融創濱湖印東側,北邊是十五里河公園,往南是越秀濱湖07地塊,該宗地樓面價23050元/平方米,是前合肥樓面價“地王”。片區高端居住氛圍濃厚,其中濱湖印二手房高層單價超3萬,洋房超4萬,從濱湖01號地塊小于等于1.8的容積率來看,地塊大概率會規劃為洋房類高端產品。
濱科城BK202402號地塊是此次面積最大的一宗地,為59畝,吸引了6家房企報名,最后被越秀以14.14億元、溢價11.49%的價格競得。
包河區BH202401號地塊面積21.14畝,偉星在與另外11家房企的同臺競拍中勝出,以5.15億元的價格將該宗地拿下,溢價約31.7%,樓面價21494元/平方米。
此外,該宗地容積率不高于1.7,這也意味著其未來同樣會被打造為高端產品。有分析指出,地塊位于曾經搖號火熱的招商保利臻悅南側,西側是屯溪路小學教育集團西遞小學,南邊為近期大火的中海臻如府和徽創龍川匯,“整體配套醇熟,且距離政務區非常近,周邊項目賣得非常好,上市后應該比較好賣”。
合肥市場如何?
作為發展勢頭強勁的代表城市,合肥的房地產市場基本面要比其它城市好很多。
(吳典攝)
合富研究院曾在一則報告中指出,2023年以來,安徽全省持續落位多個重點基建項目,后續城鎮化發展提速,房地產開發仍具較大空間;且合肥人口基礎、開發規模等較為雄厚,發展潛力長期存在,將長期為全省房地產開發主力城市。
過去的2023年,合肥供應大規模收縮,但土地成交價不斷走高。有數據顯示,2023年合肥市九區土地供應規模約48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1%,成交規模約380萬平方米,同比下跌39%,但成交樓面價漲至11621元/平方米。
去年9月,合肥全面取消限購限售,以此提振市場信心,修復市場預期;后11月初,合肥又進行了取消限價后的首場土拍,5宗涉宅地吸金約76.7億,平均溢價率為30.1%。
2024年首場土拍的“開門紅”則進一步給市場注入“強心劑”。劉敏直言,自去年取消土拍限價規則后,合肥土地市場關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品質房企、好產品呼之欲出,但大部分房企參拍態度仍然謹慎、對土地素質要求高,對樓板價安全邊際控制也很高,平衡拿地與盈利的空間,“濱湖作為熱點核心板塊、優質地塊仍深受追捧”。
其指出,從目前新房市場供大于求的嚴峻態勢來看,前期拿地端安全墊越高,后期去化、現金流壓力越小,預判后期土拍市場仍將持續分化,核心區土拍熱度延續,非核心區供地需謹慎。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濱湖區域聚集了不少頭部開發商,已經形成聚集效應,項目扎堆,帶動周邊房價上漲,且招商蛇口近些年還在加速布局長三角,“現在的投資,下半年就可以賣了,會對今年的業績有很大幫助”。
3300億目標落空
但盧文曦也直言,超54%的溢價率確實“有點兇”。
值得一提的是,從流傳的報名情況來看,合肥此次競拍的三宗宅地,招商蛇口都有報名,共涉及競買保證金5.2億元;此外2月27日杭州土拍中的7宗地,招商蛇口也進行了“全包”,保證金合計達到18.74億元。
1月的上海土拍中,其更是以約52.5億元的價格競得上海松江泗涇鎮宅地,為該場土拍貢獻資金超8成,溢價率9.3%。彼時有消息稱,招商蛇口計劃將這宗地打造為上海第5座招商花園城。
若將時間線拉長可以看到,招商蛇口的壕氣不止體現在今年。
不同于民營房企“冬眠”,近幾年來,以招商蛇口為代表的頭部國央企在核心城市積極“補倉”,投資節奏頗為兇猛。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該集團2023年的權益拿地金額為612億元,2022年則為766億元。
2023年3月的業績會上,招商蛇口財務總監黃均隆直言,當下很多企業沒有能力去拿地,這時就要勇于獲取一些優質項目;同時為應對毛利率下滑、減值成倍的行業趨勢,招商蛇口會在操盤端及投資端共同發力,更加聚焦高能級城市。
合肥、上海等地一直是招商的戰略重鎮。2022年,其在上海摘地10宗、合肥5宗,董事長蔣鐵峰對這些項目十分看好,表示這之中有相當一部分會是紅盤,開盤可以秒光。
這些項目無疑助力了招商的業績,只是在市場下行趨勢的對沖下,招商蛇口的一些期待還是“落了空”。
按2022年業績會上所言,招商蛇口給自己制定的2023年銷售目標是3300億元,較2022年實現10%以上的增長。而根據公司此前披露數據,其2022年合共實現銷售額2936.35億元,與2022年基本持平。
回首來看,自2021年首次定下3300億元的銷售目標,招商蛇口已經在這條路上奔跑了三年。市場也好奇,其2024年是否還會延續夢想。
記者 吳典
編輯 孫婉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