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是一個千年古縣,據《河北省志·建置志》記載置于秦王贏政十九年(前228年),同時還于此置巨鹿郡,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秦朝巨鹿郡與巨鹿縣
如果有人想探究巨鹿縣名字的來歷,很自然的都會想:會不會是在歷史上在這里發現了巨大的鹿,才起名為“巨鹿”。
然而,事實卻是和想象有著巨大距離的,“巨鹿”一名不僅不是來源于動物的“鹿”,而是來自于曾經的河北第一大湖——大陸澤。
或許有人疑惑了,雖然“巨鹿”和“大陸”中的“鹿”、“陸”兩字讀音相同,但是字卻不是同一字,為何要說巨鹿縣的名字來源于大陸澤呢?
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對此解釋:
巨,大也,古者鹿、陸相通,則巨鹿、大陸一也。
這句話是說,“巨”就是“大”的意思,而“鹿”和“陸”在古時候是相通的(東漢許慎認為的古,可以想象是何等的古了),因此“巨鹿”和“大陸”是相同的。
為何今天已經消失在大家視野中的大陸澤能成為巨鹿縣名字的來源呢?
清乾隆《順德府志》輿圖中的大陸澤
因為這個大陸澤在歷史上的名氣以及面積都很大。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儒家核心經典之一《尚書》中就對它有記載,在其中的《禹貢·導河》篇說大禹在疏導黃河時:“北過降水,至于大陸”。而在儒家的“十三經”之一、被譽為我國“辭書之祖”的《爾雅》的“釋地”篇也有記載:“晉有大陸”。
秦國相邦呂不韋主持編修的《呂氏春秋》中把大陸澤列入“九藪”之一,即當時人們眼中的九個最大的湖泊,其中就有面積巨大的,到今天還存在的太湖,以及已經消失的云夢澤,由此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大陸澤面積的巨大。
清乾隆《順德府志》中的任縣輿改善,可以看到”九水“匯入大陸澤
大陸澤是河北平原西部太行山河流和黃河故道形成的交界洼地,有漳水、滏水、洺水、湡水、?水、洚水、澧水、泜水、泲水等“九水”匯集在這里。據今人分析,在其面積最大的時候,跨今河北省邢臺市的隆堯、巨鹿、任澤區、平鄉、南和區、寧晉等區縣。
大陸澤在邢臺市的位置
唐朝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志》中描述了大陸澤在當時的大小:“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大約150平方公里左右的樣子。
到了宋朝,由于受到黃河頻繁向北泛濫、改道的影響,大陸澤湖床被黃河所攜泥沙灌淤,抬高了湖底,湖水逐漸循胡盧河(今滏陽河)向下游較低洼處的寧晉縣境移動。
明朝時滹沱河又多次南決,入寧晉縣,但由于黃河故道的存在,成為一道屏障,下泄不暢,遂潴為寧晉泊。寧晉泊與南面大陸澤在洪水季節會連成一片,合稱大陸澤。在枯水季節又分為兩湖,大陸澤稱南泊,寧晉泊稱北泊。
清朝的大陸澤與寧晉泊
由于各條匯入河水攜帶泥沙的逐漸淤積,再加上清朝雍正年間由怡親王胤祥開始推行的營田制度,鼓勵人們加強圍湖墾田,大陸澤面積慢慢縮小,在上個世紀初徹底干涸,成為了農田。至此,使巨鹿縣得名的大陸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
今天和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衛星圖上的大陸澤遺跡,可見已多了很多村莊
其實除了巨鹿澤、大陸澤之外,它還有廣阿澤一名,《淮南子》記載:“巨鹿、大陸、廣阿,咸一澤也”。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